关联阅读:
3 法律、伦理与未来秩序
3.1 引言:技术狂飙,规则何在?
当一名用户在Showrunner.ai上用AI生成了一部爆款剧集,这部剧的版权属于谁?是用户,是平台,还是AI本身?当迪士尼授权粉丝使用”漫威AI模型”进行二次创作,由此产生的收益该如何分配?当AI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任何演员的声音和形象,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创作者的人格权与经济利益?
这些不再是遥远的哲学思辨,而是摆在所有从业者、立法者和公众面前的现实问题。生成式内容和可玩电视的兴起,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百年间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传统的”作者”、“作品”、“侵权”等概念,在AI时代都亟待重新诠释。一个全新的、平衡创新激励与权益保护的全球性治理框架,正在激烈的博弈与探索中艰难成型。
3.2 IP归属与收益分配:一场全新的权利游戏
在AI参与创作的新模式下,传统的IP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几乎完全失效,界定模糊的权利真空地带亟待填补。
3.2.1 谁是”作者”?AI生成物的版权困境
这是所有问题的原点。现行世界主流的版权法,如美国的《版权法》,其核心是 “人类作者” 原则。法律保护的是源于人类智力创造的表达。
• 美国版权局(U.S. Copyright Office)的立场:经过数轮的意见征集和案例研究,美国版权局在2023年3月发布的指导意见和2025年1月发布的AI报告第二部分中,反复明确了其核心立场:纯粹由AI独立生成的作品(即人类仅提供了简单的提示词,而无进一步的创造性修改)不受版权保护。AI不能被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作者”。只有当人类在AI生成的基础上,付出了足够的、原创性的智力劳动(如对AI生成的图片进行精细的修改、对AI生成的文本进行深度的重写和编排),该作品中由人类贡献的部分才能获得版权保护。
这意味着,在Showrunner这类平台上,如果用户只是输入一个想法,然后完全由AI自动生成剧集,那么该用户很难主张自己对这部剧集拥有版权。而平台方作为工具提供者,同样不是作者。这种法律空白导致了一个尴尬的现状:AI生成内容很可能处于事实上的”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和改编,这无疑会严重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各国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例如,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界有声音建议,可以为AI生成物设立一种类似”邻接权”的权利,以保护投资者的投入,但目前尚未形成共识。
图-7 示意了AI生成内容的版权保护路径图。
图7 AI生成内容的版权保护路径图
3.2.2 授权模式的博弈:从”禁止二创”到”授权共创”
对于手握大量知名IP的传统影视巨头(如迪士尼、华纳等)而言,AI既是威胁,也是机遇。
• 威胁:未经授权的AI二创可能被滥用。Showrunner早期生成的《南方公园》风格剧集,就是对原IP权利方的直接挑战。如果任由粉丝用AI随意恶搞、歪曲经典角色,将严重损害IP的品牌价值。
• 机遇:Fable Studio的CEO Edward Saatchi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未来,迪士尼可以推出官方的 “星球大战GPT” 或 “皮克斯GPT” 。粉丝支付订阅费后,就可以在这个官方授权的、数据安全的”沙盒”里,尽情创作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故事。他断言:“AI时代的《玩具总动员》不只是一部更廉价的电影,它将是可玩的。周五你看完一部电影,到周日,就会有数百万粉丝创作的场景片段出现——所有这些都会让IP版权所有者变现。”
这种从”严防死守”到”开放共创”的转变,正在成为行业趋势。据报道,Showrunner已在与包括迪士尼在内的多家好莱坞大厂洽谈,合作推出定制化的授权AI模型。未来的IP授权,将不再是过去那种一次性的、封闭的改编权转让,而是演变为一种动态的、可管理的”众创生态”。在这种模式下,用户相当于获得了有限度的创作许可,其创作成果的版权仍归属于原IP方,但用户作为UGC创作者,则可能获得荣誉奖励甚至部分收益分成。
图-8 从封闭授权到开放共创:AI时代的IP生态演变
图8 从封闭授权到开放共创:AI时代的IP生态演变
3.2.3 署名权与人格权:保护”人”的价值
在AI与人类的协作中,如何认可并保护人类创作者的贡献与权益,是另一个核心议题。
• 编剧工会(WGA)的胜利:在2023年震撼好莱坞的大罢工中,美国编剧工会成功地将AI相关条款写入了新的集体谈判协议。核心内容包括:AI不能被列为编剧,也不能分享编剧的署名权和收益;制片公司不得强制编剧使用AI;由AI生成的剧本不能被视为”源材料”,必须经过人类编剧的重写,才能启动后续的制作和分配流程。这从法律上确保了人类编剧在创作链条中的核心地位。
• 演员的”数字肖像权”:同样,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也强烈反对未经许可和补偿,就扫描演员形象用于AI生成。为此,美国国会正在审议两党共同提出的 《无假冒伪造法案》(NO FAKES Act) ,旨在从联邦层面立法,保护每个人的声音和肖像(即”数字肖像权”)不被AI擅自复制用于商业目的。该法案主张,每个人都有权决定何时、如何允许AI合成自己的声音或形象,并对未经授权的商业性深度伪造行为追究法律责任。该法案若通过,将意味着未来任何使用AI模拟特定人物(无论在世或已故)的商业行为,都必须获得本人或其遗产管理方的明确授权并支付相应报酬。
想了解更多关于屏智未来的精彩内容?立即加入VIP,解锁全部章节!
VIP专享文章,请登录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码”上成为VIP会员
没有多余的门路、套路
只有简单的“值来值往”一路!
深度分析、政策解读、研究报告一应俱全
极致性价比,全年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更多福利,尽在VIP专享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重磅】广电人的重要时刻及拐点到来! 2025-09-03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五) 2025-09-02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四) 2025-09-02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三) 2025-09-02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二)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