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四)
金博士| 流媒体网| 2025-09-02
【流媒体网】摘要:AI降低制作成本,推动互动内容,面临创意同质化挑战。

  关联阅读: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一)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二)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三)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五)

  2.3.2 跨文化比较:东西方观众的不同偏好

  2.3.2.1 欧美市场:从《潘达斯奈基》到 Z 世代的狂欢

  西方观众对互动内容的接受度相对更高,这得益于其深厚的电子游戏文化,以及 “选择你的冒险”(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式的故事传统。2018 年 12 月 28 日,Netflix 推出的互动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堪称一次里程碑式的成功实验。它在全球范围掀起观影与讨论热潮,许多观众沉迷于探索其复杂的剧情网络和五个主要结局,充分印证了互动形式的商业潜力。

  Netflix 后续的用户调研显示,94% 的观众会积极参与选择,且相当一部分人享受这种掌控剧情的感觉,认为互动剧 “更有趣、不枯燥”。这一点也得到了社会学研究的佐证: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T.L. Taylor 指出,互动流媒体正在模糊创作者与观众的边界;品牌传播专家 Jeff Gomez 也观察到,“对于 Z 世代而言,传统单线叙事节奏太慢、套路明显,他们渴望更有活力、能让观众参与推动的全新模式”。Z 世代成长于社交媒体和游戏时代,早已习惯个性化、高参与度的信息获取方式,对他们来说,被动地 “排排坐看电视” 已然过时,能够让他们深度参与、表达自我的内容才更具吸引力。

  2.3.2.2 中国市场:弹幕文化的启示与互动剧的潜力

  相较而言,中国市场对 “可玩化” 内容的认知起步稍晚,但蕴藏着巨大潜力。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2020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当时仅 37.9% 的中国网民对 “互动剧” 有了解,可见市场仍处于早期用户教育阶段。

  不过,中国特有的 “弹幕文化”互动直播的空前繁荣,已然揭示出本土观众强烈的内在互动需求。在 B 站等平台上,观众通过实时发送弹幕评论,实现了与视频内容及其他观众的 “共时性” 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度参与的体现。尽管这种 “评论式互动” 与能影响剧情走向的 “决策式互动” 存在差异,却足以证明中国年轻观众乐于在观看过程中扮演更主动的角色。

  近年来,爱奇艺的《他的微笑》、腾讯视频的互动悬疑短剧等本土化尝试,虽收获了核心圈层的认可,却尚未 “出圈” 成为大众潮流。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微短剧的爆发,其 “快节奏、强反馈” 的特点与互动机制形成了天然契合。2023 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 373.9 亿元,同比增长 267.65%,预计 2027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1000 亿元。有报告指出,高达 91.6% 的微短剧用户在追剧时存在强烈的互动需求—— 当他们能直接影响剧情发展时,会更愿意付费观看;反之,若不感兴趣则会立刻弃剧。这种即时反馈,也反过来推动内容创作者更敏捷地优化剧情。

  图-6 展示了全球主要市场对可玩化内容的用户偏好差异。

图6:全球主要市场对可玩化内容的用户偏好差异

  表格-3 详细罗列了全球主要市场对可玩化内容的用户偏好差异

  可以预见,结合了社交元素(如好友投票共同决定剧情)的、更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互动内容,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出海方面,2024年消费者观看中国出海微短剧的题材选择偏好中,40.23%消费者会选择言情,这类题材与互动机制的结合可能会产生新的火花。

想了解更多关于屏智未来的精彩内容?立即加入VIP,解锁全部章节!

VIP专享文章,请登录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码”上成为VIP会员
没有多余的门路、套路
只有简单的“值来值往”一路!

深度分析、政策解读、研究报告一应俱全
极致性价比,全年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更多福利,尽在VIP专享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