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阅读:
2 产业重构与观众进化
2.1 引言:当创意不再昂贵
好莱坞流传着一句名言:“拍电影是用钱堆砌出的艺术。” 一直以来,高昂的制作成本与漫长的开发周期,如同影视行业难以跨越的天堑,将无数才华横溢的创作者拒之门外。而生成式 AI 的出现,恰似一把 “万能钥匙”,正尝试撬开这扇沉重的大门。当 AI 能够自动完成剧本撰写、角色生成、特效渲染等工作时,整个影视工业的成本结构与生产节奏,都将迎来颠覆性的重新定义。
与此同时,当内容的掌控权从少数精英导演手中,部分转移到亿万观众的指尖,“看电视” 这件事本身也发生了质的蜕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线性叙事到多线程探索,用户的沉浸感与满意度将驶向何方?这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学与心理学命题。下面,我们将从 “产业” 与 “用户” 两个维度,深入剖析这场由 AI 驱动的影视行业进化浪潮。
2.2 产业链的颠覆:成本与周期的双重压缩
生成式内容技术对传统影视产业链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其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制作周期的大幅缩短和创作门槛的显著降低。AI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重塑从前期开发到后期制作的每一个环节。
2.2.1 AI在影视制作各环节的渗透
2.2.1.1 前期开发(Pre-production)
· 剧本创作:在传统模式中,一个剧本的诞生往往要历经数月甚至数年的反复打磨,过程漫长且艰辛。而如今,依托大型语言模型(LLM)开发的 AI 工具,例如 ChatGPT、Claude 等,只需几分钟,就能根据一个核心创意生成多版故事大纲、人物小传和场景对话。这让编剧得以摆脱从零开始的困境,转而像 “指挥家” 一般,让 AI 提供丰富的 “乐谱”—— 也就是各种创意和初稿,自己则可以专注于更高层次的艺术加工与润色。更值得一提的是,AI 还能根据制片人的反馈,实时迭代出剧本的新版本。这一转变,将剧本的开发周期从以 “月” 为单位大幅缩短到以 “天” 计算,创意碰撞的效率也因此呈指数级提升。不过,目前完全由 AI 撰写的剧本,可能还欠缺人性的深度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所以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强大的辅助工具,而非能够完全替代人类编剧。
· 分镜与前期可视化(Pre-visualization):分镜是导演将文字剧本转化为视觉语言的首要步骤,传统的手绘或建模方式不仅耗时,还十分耗费精力。现在,AI 图像生成工具(如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能够根据剧本的描述,在短短几秒钟内生成风格多样的镜头草图或概念图。导演和制片人借此可以即时 “感受” 到剧情的画面效果,从而快速调整拍摄方案。更深入来看,将游戏引擎(如 Unreal Engine 5)与 AI 相结合,还能进行虚拟排练(Virtual Previs),在零成本的虚拟场景中反复调试机位、光影和演员走位,这无疑将筹备时间压缩了数周之多。
图-3 是示例了AI赋能的前期制作工作流。
图3:AI赋能的前期制作工作流,从创意到可视化的全面加速
2.2.1.2 中期制作(Production)
· 虚拟角色与数字替身:具备高拟真度的 “数字人”(Digital Human)以及由 AI 驱动的虚拟角色,正深刻地改变着演员行业的生态。借助 3D 扫描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制作方能够打造出与真人几无差别的数字演员,其表演和对话都可由 AI 合成。这一技术不仅能实现已故演员的 “数字复活”,更能生成数量庞大、且无需支付薪酬的 “数码群演”。以往一场需要上百名群众演员参与的宏大战争场面,如今只需一个 AI 群体行为模拟模型,就能逼真呈现。与此同时,演员自身也可以创建专属的 “数字替身”,用于完成高风险的特技动作,或是授权给游戏、广告等衍生领域使用,从而开辟新的收入渠道。
想了解更多关于屏智未来的精彩内容?立即加入VIP,解锁全部章节!
VIP专享文章,请登录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码”上成为VIP会员
没有多余的门路、套路
只有简单的“值来值往”一路!
深度分析、政策解读、研究报告一应俱全
极致性价比,全年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更多福利,尽在VIP专享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重磅】广电人的重要时刻及拐点到来! 2025-09-03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五) 2025-09-02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四) 2025-09-02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三) 2025-09-02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二)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