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发展中的暗礁——家庭影院成“监管飞地”?
小乙| 流媒体网| 2025-08-19
【流媒体网】摘要:超高清影音设备存内容乱象,亟需加强监管与版权保护。

  2025年作为超高清发展年,家庭是超高清战略落地的核心场景,而家庭高端影音设备更是超高清视听体验的代表性硬件。然而近日,一位业内人士的爆料直指此类设备存在监管盲区与内容乱象(相关阅读:投稿|“高端”家庭影音成了大屏监管法外之地?,经调查核实,其反映的问题确非个例。在超高清产业加速推进的关键期,及时堵住这些漏洞,对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报告推荐|《2025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专辑》(更新版)

  家庭智能影音:监管不可缺位的“必守之地”

  根据爆料线索,我们对亿格瑞A9三代等型号设备进行实测,发现其确实预装了“影牛牛”和“蓝光影牛牛”两款APP。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亿格瑞设备的主页,还是这两款APP的界面,均未显示播控方信息、备案号等合规标识——这显然与视听服务的监管要求相悖。

  内容层面的问题更触目惊心。除了爆料中提及的《欧洲攻略》《无间道2》,实测还发现多款涉及劣迹艺人的影片可正常播放,甚至涉事艺人赫然出现在演员表和海报中,例如《无间道2》的黄秋生、杜汶泽。这些本应被限制传播的内容,借助家庭影音设备悄然流通,暴露出内容审核的严重缺位。

  更值得警惕的是硬件商与APP方形成的违规链条。在亿格瑞京东旗舰店,主流产品的详情页以醒目篇幅宣传“影牛牛”片源优势:“电影大片看不停”“片源丰富更新快”“高清片源超震撼”,并强调这是亿格瑞的“专享”服务及“深度优化”成果。这种将违规内容作为核心卖点的推广模式,不仅破坏了合规经营的市场秩序,长远来看更会侵蚀产业发展的根基。

  此类现象并非亿格瑞独有。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一些销量靠前的家庭影音品牌,也在产品页面重点推广“影牛牛”APP,例如海缔力客服推荐影牛牛并称其效果好过主流视频平台。

  当多个主流品牌集体将违规内容作为竞争筹码,行业“破窗效应”的风险已不容忽视。

  版权红线与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双重约束

  家庭影音设备的内容乱象,更触及版权保护的核心红线。针对爆料中提到的“好莱坞电影国内4K授权”问题,我们咨询了美国电影协会(MPA)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他明确回应:“美国电影协会作为成员公司的版权方代表致力于维护各公司的合法权益,会严格依据国际及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推动正版内容的有序流通。”而根据他掌握的情况“美国电影协会成员公司并没有向蓝光影牛牛APP提供过蓝光4K版本的影片授权。”

  冯伟进一步透露,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此前收到的举报信息,蓝光影牛牛APP为用户提供蓝光4K好莱坞影片下载服务数量约有700多部,“针对影牛牛APP的侵权行为,美国电影协会将依法维权。”

  事实上,法律层面早已为这类行为划下底线。2025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等行为的认定标准,以及著作权犯罪的入罪门槛。其中第十三条规定: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作品、录音录像制品或者表演,数量合计在五百件(部)以上的,或者下载数量达到一万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满足其一即达到“追诉标准”。

  这意味着,不仅提供侵权内容的APP方需承担责任,与之深度合作的硬件厂商也可能因参与违规链条成为连带责任方。2024年家庭卡拉OK市场的版权风暴已敲响警钟——当时不少K歌机、影K机厂商和方案商因涉侵权被卷入刑事案件。而影视版权案值更大、影响更广,相关企业更需警惕法律风险。

  乱象不止伤产业:消费者与超高清战略皆受波及

  家庭高端影音设备的内容合规漏洞与版权侵权问题,并非孤立存在的行业风险,其负面影响已渗透至消费端与产业深层,对超高清战略的落地形成阻滞。

  对消费者而言,家庭影音乱象暗藏多重陷阱。以“影牛牛”为例,其在线会员年费498元、蓝光下载会员598元、联合会员798元的定价,远超主流视频平台的服务费用。但消费者支付高价后,获得的可能是未经授权的盗版内容,随时面临片源下架、服务中断的风险。更隐蔽的是“真假4K”的混淆:普通用户难以通过肉眼鉴别片源真伪,部分平台以“伪4K”冒充高清服务,既让消费者为虚假体验买单,更会逐步消解高净值人群对超高清技术的信任,削弱市场需求的根基。

  从行业发展视角看,这些乱象正在阻碍超高清战略落地。同一家庭场景中,电视端受严格监管,而影音设备却能自由传播违规内容,这种监管失衡会直接削弱政策公信力;儿童接触不良内容、消费者遭遇虚假服务等纠纷频发,则会拉低用户对超高清体验的整体认可度;更严重的是,合规企业因需承担版权采购、内容审核等成本,在价格竞争中被边缘化,长此以往将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挤压正规市场的生存空间。

  家庭智能影音设备作为超高清战略的重要载体,既不能成为监管的“法外之地”,也不应沦为版权侵权的“温床”。唯有补齐监管短板、压实企业责任,才能让超高清技术真正实现“技术惠民”的初心。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