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论|微短剧登陆大屏的脚步,越来越快了
云中| 流媒体网| 2024-10-15
【流媒体网】摘要:大屏+微短剧,等于“新风口”?

  报告推荐|《2024微短剧市场趋势洞察汇编》

      【论道专享】流媒体网携手乐播投屏,参会福利大放送!

  谁能想到,曾经一度不被人看好的微短剧,如今已然开始越来越多地登陆大屏了。

  从湖南卫视、东方卫视、重庆卫视、浙江卫视等今年以来纷纷上星播出微短剧,到首次在总局为微短剧举办研讨会——首部IPTV首播自制微短剧《欢喜一家人》研讨会,都表明着“大屏+微短剧”的火热趋势。

  微短剧登陆大屏,意味着微短剧内容质量的实质性提升,以及进一步被主流叙事和更广泛受众的认可;而大屏播出微短剧,也意味着大屏有了更新、更加丰富的内容供给,并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大屏+微短剧”,似乎正在成为一个新风口。

  当“大屏微短剧”成为一道必答题

  据勾正科技发布的《2024H1中国家庭智能大屏行业发展白皮书》,截止8月,2024年共有11部微短剧上星播出,且这些微短剧作品的播出时间均是黄金时段或次黄时段。

  在推动微短剧上大屏的广电玩家中,湖南卫视动作颇大,不仅是首个推动微短剧上星的省级卫视,今年早些时候,还在晚间时段首次开辟微短剧剧场“大芒剧场”。

  8月,湖南卫视与芒果TV更是联合宣布,将打造全国首个黄金档微短剧剧场。

  《2024H1中国家庭智能大屏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首选次黄时段试水播出微短剧后,2024年湖南卫视次黄时段平均日活突破200万,同比去年同时段增长了14%。

  9月,上海广播电视台也宣布将在东方卫视电视端主频道,创设推出全国首个日播微短剧展播带——“品质东方微剧场”,展播一批优质微短剧。

  这些动作不仅体现着广电媒体对微短剧这一新兴内容形式的重视与认可,也反映着电视大屏在内容创新与受众多元化探索上的突破。

  除此之外,从央视到卫视,如前面提到的浙江卫视、重庆卫视等,近两年都在积极布局微短剧,在此之中,一些广电企业甚至已经对微短剧展开了产业化探索。

  以海看股份为例,今年就携手青岛西海岸新区和融创集团共同打造了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基地如今已经打造出“平台+基地+精品+AI+出海”的短剧模式,为短剧的产业化探索提供了一份不错的样板。

  随着广电的加速进场,微短剧进一步登陆大屏的趋势,或也有望进一步加深。

  政策助力、产业加码,助推微短剧上大屏

  微短剧越来越多地登陆大屏,离不开政策持续的扶持和引导,以及微短剧的精品化趋势。

  政策方面,以今年为例,从“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等创作计划,到6月开始实施的“分类分层审核”新规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创作提升,一直在推动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

  3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就曾提到,网络微短剧发展迅猛,要统筹繁荣发展与规范管理,坚持提正与减负并重,推动微短剧创作向主流化、高品质、多元化发展。

  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了《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其中强调,要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

  这一文件的发布,被不少人认为是推动微短剧“上星”的又一积极信号。

  至于各地的微短剧扶持和鼓励政策,更是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对“微短剧之城”“微短剧之都”这样名号的争抢。

  内容方面,今年以来,尤其是随着各大视频平台,以及一些知名导演、编剧、演员或大牌制作团队的入局,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微短剧的市场影响力,也提升着微短剧的艺术价值。

  以入局微短剧较晚的爱奇艺为例——爱奇艺今年9月正式进军微短剧,在此之前,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等均已大规模入局——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明确提到,爱奇艺的短剧不等于切短的低成本网剧,微剧不等于低质的收费微短剧。

  此外,爱奇艺还给出了微短剧“会员可免费观看,70%以上的收入归内容出品方”的商业模式设计。

  相较于不断提高投流预算的模式,这种分成模式无疑更有利于制作方将重点聚焦于微短剧质量本身。

  另外,从“微短剧+文旅”“微短剧+教育”“微短剧+电商”等“微短剧+”赛道的火热也能看出,作为视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微短剧还在发挥着赋能千行百业的作用。

  种种背景下,都为微短剧登陆大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大屏需要微短剧,微短剧也需要大屏

  微短剧风口之下,电视大屏其实很难再避开这一赛道。

  如果说短视频受限于交互等问题,在大屏端的确有一定的天然限制,那么时长相对更长,且更具连续性的精品微短剧,无疑与电视大屏有着更强的契合度。

  其实,哪怕仅从用户规模上看,作为视听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短剧如今似乎也有更强的必要登陆大屏。

  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2.4%。

  而随着微短剧在大屏端的不断试水,加之其本身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特点也与当下人们的观看习惯相匹配,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为电视大屏重新吸引更多观众乃至广告商,提供一些助力。

  《2024H1中国家庭智能大屏行业发展白皮书》也提到,“短平快”的微短剧为视频媒体增加内容供给的同时,也为广告主开辟了新的内容营销路径。

  当然,大屏需要重视微短剧,微短剧或许同样离不开大屏。

  尤其是随着微短剧行业的愈发成熟,在向着精品化方向不断迈进,甚至赋能千行百业的过程中,登陆大屏,某种程度上也是必然要经历的升维路径。

  或者说,若微短剧能够成功在大屏上继续吸引观众视线,其内在价值与潜力也将更加引人瞩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屏+微短剧”的趋势进展颇快,但也要冷静地看待微短剧的发展。

  无论在大屏还是小屏,微短剧都只是视听内容的一个补位。虽然微短剧在移动端的价值已经得到验证,但其接下来在大屏上能多大程度上吸引用户,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毕竟,哪怕同样的剧情节奏或广告植入,当从小屏转移到大屏上时,观众的容忍度可能并不一定相同。这也意味着,在制作水平乃至商业模式上,大屏微短剧都要面临新的评判标准。

  所以,对于微短剧登陆大屏,我们固然可以充满期待,但更要审慎乐观。


  一路狂奔的微短剧,如何健康良性发展?10月31日~11月1日举办的「南宁论道」也将重点探讨,还将特设由海直播传媒(海南)有限公司、海看网络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与流媒体网联合举办,北京神话起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见微知著—微短剧商业洞察创新论坛”。

  论坛将邀请监管部门、新媒体平台、内容制作公司、发行平台、微短剧基地、影视制作机构、第三方数据机构、相关专家等产业链上下游,探寻微短剧市场的创新发展与商业机遇,推动微短剧行业的向新、向好多元发展。

  会议期间,流媒体网还将联合海直播传媒和海看股份,举行“微短剧出海联盟平台启动仪式”,共建共赢短剧生态。

责任编辑:房家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