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对话爆款制造机听花岛,短剧的“短”究竟是什么?
庞梦婕| 流媒体网| 2025-05-19
【流媒体网】摘要:听花岛以密度叙事和竖屏美学打造爆款短剧,探索免费模式新路径。

  编者按:

  在这个注意力以“秒”为计量单位的时代,微短剧正以颠覆者的姿态撕开内容产业的裂缝。流媒体网试图走进这场风暴的中心,推出微短剧系列专题“见微知著”,本系列稿件将分为数十篇推出,每篇文章都将对话一个微短剧行业的关键角色:制作方、平台、创作者、资本方、传统媒体等。我们将保留对话中的矛盾与争议,帮助大家在撕裂的观点中,触摸这个行业的真实温度。

  更多对话请点击:【专题】“见微知著”——对话微短剧行业的关键角色

  短剧的“短”究竟是什么?

  “是浓缩、脱水、倍速。”

  作为短剧行业的头部厂牌、行业公认的“爆款制造机”,听花岛团队用三个词完成了对短剧本质的解构。

  在与流媒体网的对话中,团队拆解了短剧的核心逻辑:“短剧不是因为短,才叫短剧。而是密度,信息密度、情节密度、情感密度。”

  从《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年代叙事创新,到《引她入室》的竖屏美学实验,再到《家里家外》的人文关怀探索,以及公益短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的破圈尝试,听花岛用爆款矩阵证明:当绝大多数长视频观众选择二倍速追剧时,唯有“高密度内容”才能对抗时代的倍速焦虑;而爆款短剧也并不是只有爽感,更可以兼具情感、美感和情怀。

  “创新和情怀是通往爆款的密码。创新和情怀是道,其他都是术,术是可以变的,但道不能变。”听花岛团队认为,在这一前提下,人类历史上所有故事模型,都可以用短剧的格式重新研发一遍。

  密度是王道

  短剧是为手机时代诞生的内容载体。

  听花岛在2021年就下了这一判断。这一年,团队关注到了两组数据:一是2020年优爱腾芒这类长视频平台已有70%的用户开二倍速追剧,二是抖音用户有40%的时长被影视解说占据。

  数据的背后,是观众观看习惯的深刻变迁,也是内容行业转折的预警信号。

  “我们那时候就发现观众对倍速的需求已经不可逆”,负责人说,“既然不可逆,为什么不做一点好的快的内容呢?我们认为短剧是符合当下以及未来观众观看习惯的影视内容。甚至我们有一个特别大胆的想法,我们觉得理想型的短剧就是巅峰时期的美剧,就是《越狱》,就是《绝命毒师》。”

  听花岛对“理想型短剧”的定位,源于其对短剧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不在于时长的压缩,而在于将美剧黄金时代的叙事密度与人性张力注入竖屏场景,让观众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一个完整的精彩故事。

VIP专享文章,请登录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码”上成为VIP会员
没有多余的门路、套路
只有简单的“值来值往”一路!

深度分析、政策解读、研究报告一应俱全
极致性价比,全年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更多福利,尽在VIP专享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