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主流媒体顶流账号涨粉秘籍,看懂少走3年弯路
| 坐北科技泽传媒| 2025-11-25
【流媒体网】摘要:主流媒体凭价值匹配与创新表达实现千万级粉丝增长。

  如果你以为主流媒体还是“严肃刻板、流量绝缘体”,那可就大错特错了!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上,一场聚焦“主流媒体如何持续吸粉”的论坛直接炸场。6家手握千万级粉丝的媒体大佬现场拆解实战心法,结合全网报道深挖背后逻辑,原来主流媒体的“吸粉密码”,竟然是所有内容创作者都能用的底层逻辑!

  千万粉丝大佬不卷算法,只抓核心

  别再迷信“算法玄学”了!这些顶流账号用实打实的成绩证明,涨粉的本质是“价值匹配”,每家都有自己的独家打法。

  首先是@北京时间(6000万粉丝),数据当导航,原创做引擎。人家可不是瞎跟风!先靠大数据扒透用户喜好,精准踩中需求痛点,再用差异化原创内容当核心燃料,硬生生跑出“激励→聚合→赋能→爆款”的正向循环,两年就做到微博、抖音双千万粉丝,这波“精准打击”谁看了不佩服?

  第二是 @吴薇(1064万粉丝),拒绝流量焦虑,做用户的“贴心翻译官”。不追热点、不玩套路,反而专注三件事,把复杂内容讲简单(理解力)、帮用户筛选有用信息(判断力)、让理性内容有温度(亲和力)。靠信任圈粉,留住的都是“死忠粉”,这才是长期主义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三是@海峡新干线(5771万粉丝),垂直领域“深耕王”,价值比涨粉重要。死死守住台海领域不放手,坚信“有价值的内容自然会吸引粉丝”。不盲目追流量风口,反而顺应媒介变化做内容升级,硬是把垂直赛道做成了“流量高地”,这格局绝了。

  第四是@南方都市报(9400万粉丝),情绪+差异+IP,三板斧破局同质化。他们深谙用户心理,先靠情绪共鸣拉近距离,再用差异化表达跳出内容内卷,最后打造爆款IP强化本地链接,一套组合拳下来,流量变粉丝的转化率直接拉满,不愧是千万级顶流。

  第五是@重庆瞭望(7100万用户),用“真诚”破局,评论也能圈粉千万。不玩虚的,坚守“真诚、真实、真知”,从用户立场出发做评论,靠“共情、共鸣、共识”穿透信息茧房,让评论内容直抵人心,原来评论区也能成为涨粉主战场。

  第六是 @云迹青年(两年增粉10万+),小切口见大时代,小众叙事也能出圈。他们不跟大媒体抢头条,反而聚焦“聚光灯外”的平凡故事,用小切口挖掘时代温度,既传递主流声音,又让用户感受到“被看见”的温暖,小众赛道也跑出了专属精彩!

  涨粉只是结果,价值才是底色

  看完这些大佬的操作,你会发现一个惊人共识,不管传播手段怎么变,核心价值永远是“定海神针”。

  首先,内容才是终极王牌!湖南日报社提出的“大精品”理念火遍全场——正向能量、信息含量、情感容量、文本质量、传播流量,缺一个都不行!就像新华社九三阅兵报道,靠满满的“情绪价值”火爆出圈,证明好内容永远有市场。

  其次,技术是工具,不是主角。大会上AI编辑部、数字人播报、智能采编助手看得人眼花缭乱,但这些技术可不是用来“炫技”的!新华社的智能工具、湖南日报的数字记者,本质都是为了提高内容效率,真正的核心还是记者的洞察和思考,这一点可别搞反了。

  更重要的是抓准两大关键人群——基层+青年。浙江广电的“川源蹲点工作室”说“新闻的生命力在基层”,扎根基层才能出好内容;还有“青春合伙人”项目,专门培养青年新媒体人才,用年轻语态连接受众,这波“双向奔赴”直接打通了涨粉“任督二脉”。

  “吸粉”到“共创”,主流媒体的下一站

  别以为主流媒体只盯着账号涨粉,人家早就布局更长远的未来了。

  现在的主流媒体,已经从“单一内容提供者”变成“综合服务者”:武汉江夏融媒体靠App搭建本地服务社群,南方都市报用IP强化本地链接,都是“媒体+服务”的新玩法;更有行业大佬倡议打造“主流价值语料库”,从单个账号涨粉变成行业集体“价值共创”,这格局直接拉满。

  说到底,主流媒体的涨粉秘籍,其实就是“守正+创新”。守住价值底色,用创新方法对接用户需求。不管是做新媒体还是内容创作,这套逻辑都通用。看懂这些,你也能少走很多弯路。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