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超越TikTok,谁才是全球微短剧第一平台?
| 传媒1号| 2025-10-29
【流媒体网】摘要:YouTube以44%观看份额超越TikTok,成为微短剧主阵地。

  最新研究显示,YouTube已取代TikTok,成为全球微短剧观看量最高的社交平台。这一结果揭示了短剧消费正在从单一的社交娱乐转向更广泛的视频生态。随着亚太地区用户的高参与度和年轻群体的主导地位的增强,微短剧正成为全球内容竞争的新焦点。当YouTube与TikTok在竖屏内容上正面交锋时,谁又能引领未来的短剧时代?

  一则来自Ampere Analysis的最新数据颠覆了人们的普遍印象:在微短剧领域,YouTube的影响力已经超越TikTok,成为这一新兴内容形式的主阵地。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近一半(44%)的微短剧观众通过YouTube观看微短剧,而TikTok的份额为38%。这意味着,YouTube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推荐系统,正逐渐成为「竖屏剧情内容」的核心平台。

  尽管微短剧起源于「TikTok式」的竖屏内容逻辑,但其传播方式正从社交媒体的碎片化娱乐,转向更系统的视频消费体验。YouTube在短剧内容布局上的优势,既来自其全球流量覆盖,也得益于算法对系列化内容的支持。观众在平台上不仅可以「刷视频」,还能连续「追剧」,使得这种体验更接近传统影视作品的观看路径。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成为微短剧消费最活跃的市场。其中,中国作为领跑者,通过DramaBox、ReelShorts等平台持续向海外输出内容生态。而在互动数据方面,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观众参与度最高。值得注意的是,18至34岁人群的观看率接近一半,反映了Z世代们追求节奏快、情绪浓、易共鸣的叙事形式。微短剧的兴起,本质上回应了这一代人对即时情感消费的需求,也推动了平台对内容创作的节奏与形式的创新。

  YouTube建立微短剧市场的领先地位,并非偶然。凭借庞大的用户体量、成熟的算法机制和强大的内容生态,它成功将竖屏短剧从「社交娱乐」转化为「竖屏内容消费」的新形态。与主要依赖算法推送和热点的TikTok不同,YouTube Shorts通过与主站内容的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观看与创作循环:用户在同一平台上既能观看短剧,又能追踪幕后花絮、演员访谈与衍生内容。这种纵深式内容结构,让微短剧不只是「被刷到」,而是「被追看」。

  这一形态为中国短剧平台提供了转型范例。虽然国内的ReelShort等平台在内容产量与叙事模式上已走在前列,但普遍面临内容同质化、用户留存低、品牌传播局限等问题。相比之下,YouTube的成功经验在于——它不再把微短剧仅视为「现象爆款」,而是融入更完整的生态体系中,使内容具备延展性与生命力。

  中国微短剧平台的下一步,突破口在于「内容品牌化」与「生态延伸」。一方面,平台可以借鉴YouTube的分层策略,打造从短剧片段、衍生内容到主题频道的IP内容矩阵,提升用户粘性;另一方面,通过与国际平台合作,将国内成熟的制作体系和故事模式输出海外,让「中国故事」找到全球化表达的路径。

  如今,YouTube正在将微短剧转化为新一代影视IP的孵化场。这一模式若能被国内平台吸收,不仅有助于摆脱「快餐内容」的标签,还能在国际市场上构建出有持续影响力的内容品牌。未来,中国微短剧若能从「爆款驱动」走向「生态共生」,或许才能成为全球内容出海的领航者。


  2025年10月30~31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天津论道暨第30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将以“视听破圈 智联无界"为主题集结产业链各方,共探融合路径,共创商业新机。

  10月30~31日,天津鹏邸·凯悦尚选酒店,邀您共赴这场关于融合与新生的行业之约。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