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广电5G已死?!
观潮| 常话短说| 2025-10-28
【流媒体网】摘要:倡导持续深化全方位合作,拓展技术、业务、生态等多维度共赢格局。

  近期,关于广电5G被限速的消息满天飞,以《广电5G已死》为题的论坛帖子和文章甚至直接给广电5G判了“死刑”。

  这背后究竟只是对事实的夸张表达,还是心谋不轨的故意带节奏、黑公关。

  广电网络差遭限速?

  那篇“广电5G已死”的文章大谈特谈“限速问题”,指出两个事实:

  1、广电5G用户发现自己在晚上网速异常缓慢,拿起移动卡测速可达300Mbps,而同基站下广电仅有50Mbps左右。这种限速并非全天实行,而是分时段进行,普遍集中在晚21:30-24:00的高峰期。

  2、广电移网被移动花式限制资源,已经达到严重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江苏等地只是限速,现在吉林等地已经出现RB数限制了。

  这个声音其实从今年江苏有线开始强调高质量发展就一直没有断过。但是这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案例?

  按照与移动共建共享合作协议,5G网络是全量共享,尤其是700MHz黄金频段 (n28) 和2.6GHz频段 (n41),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广电信号覆盖和移动基本无差别。700MHz频段因其穿透力强、覆盖广的特性,在某些情况下信号甚至更好。所以也有不少用户在主动为广电打call。

  如果广电网络质量真的差,而且背后真的存在“限速”,那我们“喷”的矛头是不是该换换方向?只是我们广电人都是讲政治,没有动用“舆论”。

  共建共享名存实亡?

  而广电网络质量不好的原因,这篇文章直指:“广电与移动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

  根据双方签订的《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按1:1比例投资建设700MHz频段5G网络。然而,共享仅限于无线网络,承载网由广电租用移动现有资源,核心网则独立建设。

  抨击广电与中国移动合作模式“先天不平等”,实际上是对国家共建共享战略的公然反驳。

  要知道,中国移动的共建共享合作是“响应国家共建共享的号召”。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更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2020年5月20日,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宣布已签署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双方将保持各自品牌和运营独立,共同探索产品、运营的模式创新,开展内容、平台、渠道、客户服务的深入合作。2024年8月,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召开合作推进会,宣布共建共享合作进入 “企业高质量共赢发展2.0阶段”。

  双方已建成了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 700MHz精品网络,中国广电作为新晋基础电信运营商,从零起步,在红海中“杀”出4000万用户,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双方通力合作的结果。

  广电网络前途未卜?

  反驳“广电5G已死”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各省正在深入推进的合作。

  近期多省正在深化广电与移动的合作,直指“提升用户体验”“5G网络短板”“避免恶性竞争”。就在10月24日,中国广电四川公司与四川移动在成都召开2025年共建共享共赢总经理联席会。核心信息点:

  1、联席会上高度肯定了双方卓有成效的5G共建共享运行机制,一致认可持续推动共建共享共赢工作机制在市州和区县级公司高效运行。

  2、针对当前5G网络短板提出具体优化需求,着力提升用户体验。

  3、倡导持续深化全方位合作,拓展技术、业务、生态等多维度共赢格局。

  同一天,中国移动新疆公司与中国广电新疆公司在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正式签署《深化共建共享落实共赢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广电局和通信局领导都有出席,做出了强调。1、双方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共建共享共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理解把握共建共享的战略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全面落实好“战略合作协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中国移动新疆公司、中国广电新疆公司要筑牢网络基础,让各族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通信服务;规范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损害行业生态与用户权益。

  这些实实在在的省际合作推进,说明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正在深化双方合作。那些唱着“广电5G已死”的论调,不过是企图在舆论场上制造混乱的伎俩。

  后记

  广电5G作为行业新晋者,确实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挑战,网络优化也需要时间。

  当然,如果信号问题确实存在,并且信号质量已成为广电5G用户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那么我们就得高度重视。

  绝不能依靠用户投诉来解决根本问题。需要上层领导高度重视,与移动建立更顺畅的合作机制。

  无论是费用结算还是网络优化,都需要制度化、透明化的解决方案,让广电基层有信息去发展、去维护、去拓展。


  2025年10月30~31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天津论道暨第30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将以“视听破圈 智联无界"为主题集结产业链各方,共探融合路径,共创商业新机。

  10月30~31日,天津鹏邸·凯悦尚选酒店,邀您共赴这场关于融合与新生的行业之约。

责任编辑:赵莹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