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X文化室招编剧,新人拉人头、升级、5%的返点全部给个人编剧,快来!“
“上个阶段红果是在抢人抢市场,现在到了拉拢资源培养新人的阶段了。”
“我是个人编剧,现在需要挂靠剧本工作室吗?谁能给我加白?”
“新人想做短剧编剧的话,这可能是最好的时候。”
8月6日,红果推出了新的平台合作剧本政策后,在行业里引发了多方谈论。今年是新政发布的次日,短剧黑马观察到了行业里的多方动作。
短剧编剧工作室称遇到了极好的机会,要多招人,培养人,抓住风口;有作品的编剧在想要不要入职编剧工作室,入职了怎么退出;纯新人编剧顿感迎来了更好的机会;短剧制作方在想做啥剧能赚更多;版权方们在思考怎么才能干好平台内容CP方的活儿。
短剧编剧是行业中的核心资源,决定着短剧的产能和内容的方向,读懂了红果的剧本分账政策,也就读懂了短剧的下一阵风,往哪里吹。短剧黑马将详细解读新政背后的原因和风向。
01 红果更加重视优质剧本
与红果4月的短剧编剧合作政策相比,红果8月版的4项新版政策中,调整了剧本评级的相应内容,保底稿费从12万上升至20万,分成从20%升至40%。
剧本方面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剧本的最高保底从12万提到了20万,最高分成比例从20%,提到了40%。
2、剧本评级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四级评价体系”升级为“六级评价体系”。
红果给剧本分的保底,还有分成比例都比之前要高了,更加重视剧本了,有意拉拢更多的人才进入自己的内部供应体系。
其实早从今年开年,红果已成为编剧群体的首选签约平台,短剧行业的3万多编剧中,有过爆款作品的个人编剧、编剧工作室、制作方,几乎都在红果绑定了合作关系。有过多部爆款作品的编剧,大部分在红果有加白,可以直接给红果投稿。
此外,红果在剧本评级方面,从原先的4级升级到了6级。
剧本评价的细化,则意味着在内容供给上,红果将会提供全人群的内容供给,扩大用户群体。精品和下沉内容都做。
今年6月底,抖音上线了旗下第二款短剧APP木叶免费短剧。该产品只有安卓版本,推荐上更爱聚焦于“战神赘婿”、“打脸虐渣”等下沉男频题材,主要瞄准三、四线男性用户的消费需求。
7月16日,抖音旗下第三款短剧APP咸柠免费短剧上线,短剧题材覆盖古装仙侠、都市言情、打脸虐渣、大女主等多个类别。主要推送“甜宠”和“爽感”,主要瞄准三、四线下沉女性用户。
产品已经有了,红果现在正需要更多的内容。
02 红果鼓励编剧工作室多带新人
在编剧工作室方面,红果推出了详细的激励政策。
1、工作室每月引入的实名编剧超过10个人,且编剧完成了投稿和过稿后,工作室可以获得2万/人的奖励。
2、编剧工作室引入的实名编剧数量超过10人,且编剧实现等级提升后,则工作室可以获得3万-20万不等的奖励;
3、自然月里,编剧工作室旗下的编剧当月分账金额突破200万后,工作室可以获得额外发放的5%的分成激励;
今年一开年,红果每月都会公布爆款剧的分账成绩单,此举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红果合作。最初该分账单还会在红果的官方微博等公开渠道发布,后来则只会有红果相关商务、制片负责人的朋友圈。这两个月也不见红果再发新的分账单。推测是因为红果的宣传诉求已达成,多数短剧创作者已经和红果形成了合作关系,红果需要新的人才。
新的编剧人才需要培养,需要成熟编剧手把手地带。这是漫长的需要选人、沟通、培养的过程,红果在团队合作上主要走轻运营的模式,核心团队只有几十人的规模。技术、产品、宣传等部门由字节的其他部门支撑。
自由编剧投稿的时候往往缺乏审核,过稿率低,审核成本高。而且自由编剧还存在难以管理的特点。如自由编剧一旦抄袭,红果只能对个人进行处罚。但编剧工作室则承担了审核剧本的工作。
要想让工作室愿意带编剧,最好的方式是让双方成为利益共生者,编剧的成长可以给工作室带来收益。红果选编剧开始从原先的“掐尖”,转为“培养模式”,鼓励新人入局。
这样的运营方式,和直播时代个人主播和直播公会的合作类似。直播公会作为平台的合作方,承担着选拔和培养新的主播、监督运营主播的任务,从中牟利。
这意味着,短剧行业的编剧将会迎来更加正规化的管理,编剧工作室更愿意招聘新人,共同成长。
但是个人编剧应该选择哪些工作室,加入后如何退出等问题还未解决。
看得见的变化是,现在网上广泛流传着工作室已经成为红果的20家合作伙伴,在网上招募编剧的帖子,抢编剧。
骏乐影视的编辑先建在小红书发帖招募新编剧:“欢迎有兴趣挂靠的老师,要求1、欢迎跨界的老师来投靠,新人会由挂靠的工作室负责培养,出来的稿子由主编审核,匹配承制团队。”
今天,武汉的短剧平台咪呜发朋友圈称,“招募优质编剧,可以帮助加白。如有新人拉人头奖2w全返,加白新人升级奖金35w全返,加白额外5%工作室返点全返。”
咪呜不要奖金,而是抢编剧要的是更长远的发展。
03 红果鼓励创新的短剧内容
红果针对剧本拉新,提出了专项激励。即个人编剧向红果投稿成功后,可以获得1万块的基础激励金。
成片上线后,红果会根据拉新起量情况,分给编剧3万-15万的拉新升级激励金。
个人编剧的内容类型,主要是传奇逆袭、奇幻脑洞、现实情感、悬疑民俗4大品类。
从这四大内容的品类偏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红果接下来重点扶持的内容方向。
传奇逆袭方向,红果偏爱常见小人物翻身逆袭、高手碾压反击等情节。奇幻脑洞方向,内容偏好主要是依托天马行空的设定与突破常规的幻想元素。
这两种内容类型,和2021年男频短剧开始流行时类似,多是男频小人物翻身逆袭的过程。前段时间爆火的男频短剧《一品布衣》也是这个类型的内容。《一品布衣》100万赚千万的背后:IP漫剧加持、用户长情、红果扶持、自己争气
现实情感向的内容,则是聚焦现实痛点与情感纠葛、关系矛盾等,通过现实情感激烈的情绪冲突,传递反击、自强、惩恶扬善的快感。
悬疑民俗类型,则是营造神秘玄妙的氛围,通过持续制造悬念,保持紧张刺激,主线剧情需要保留碾压/反击等快感。
今年是红果女频短剧快速开疆拓土的一年,在甜宠爱情剧方面出现了诸多佳作,之后随着红果市场份额的扩大,势必需要不同的内容,以吸引全年龄层的用户。
接下来,红果会重点扶持男频短剧。但是创作者也应该注意,做得少的内容才是需要扶持的,红果扶持不代表用户喜欢,能不能赚钱,还需要重点考虑自己的能力边界。
04 短剧编剧依旧是有前景的岗位
整体来说,红果的剧本政策是提高了剧本的重要性,希望可以通过编剧工作室的模式,增加对编剧的管理,提高剧本的质量和产量。对于编剧而言,是更好的发展机会。
针对有些编剧在考虑的是否挂靠工作室的问题,其实主要是看个人现阶段的能力所需。如果自己已经有了爆款了,有了成熟的方法论,个人干,或者开工作室也可以。
如果能力还需要提升,挂靠则是更好的合作模式,能够和团队一起成长。工作的强绑定,也会是个人快速学习他人工作能力的方式。
但是从收入上看,虽然挂靠工作室的编剧,也可以从红果后台直接分账,但是一般来说,只要是个打工人,很难不被公司剥削。
杭州的某编剧工作室负责人对短剧黑马说过自己的经历,“我是主编,带了个10人的团队。入职时说的是给分净利润的10%,我想着这还不少。年中算账的时候我发现需要我承担公司的场地、人事等管理成本,算下来一个月收入十几万左右。这远低于我给公司赚的钱,但也是打工人的天花板了吧。没办法,谁让在给人打工。”
此外,个人编剧找工作室时,要重点关注编剧工作室有没有加白权限。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短剧编剧久久在小红书上发帖说,“编剧们不要焦虑,不要杞人忧天。在短剧行业没爆款确实是啥也不是,有爆款稍微好点,但是不会营销也是啥也不是,我见过太多爆款没我多混得比我好的人了。”
短剧黑马也咨询了身边的多位有过爆款的编剧,他们多数表示没有特别关注,关键是自己要出好剧本。
值得关注的是,红果特意提出,新媒体爆款网文和短篇IP改编作品是加分项。
今年红果站内播放量过10亿的短剧爆款,90%以上都是改编自番茄小说的作品。一个知名IP被翻拍七八遍是常事,同质化严重。此次,红果将短剧内容的来源,扩充到了新媒体和短篇领域,产出此类的内容的平台,如黑岩小说、知乎盐选、中文在线、起点中文网等平台,有了更多的机会将网文转化成短剧。
最近,七猫提出了要开发10000+IP库,“提纲1.5万~10万元保底+10%~20%分成”;阅文推出2000部IP短剧共创计划,这也可以视为传统网文平台进军短剧行业的风向。但是这些网文平台再想成为短剧平台,从红果嘴里夺肉,将会非常困难,更大可能是给红果提供内容,当CP方。
红果今年的系列政策,都在加速短剧内容的迭代。
上半年红果通过短剧分账账单,吸引内容方合作;5月底红果和抖音端原生合并,成立版权中心,进一步归拢内部资源;近期传言的红果短剧演员新政策,是为了控制制作成本,锁定产能;8月的剧本新政,以及传言中的红果将会和20家制作方多合作,本质上是为了扩充产能,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分层化、专业化管理。
红果的剧本新政策,是短剧行业从 “跑量” 向 “提质”、从 “分散” 向 “整合” 转型的缩影。
对编剧而言,是选择单打独斗还是挂靠工作室,是深耕甜宠赛道还是试水男频新域,关键看自己能写啥。下一阵风已起,能否乘风而上,重点是要出好的内容。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内容广告+传统广告测量难统一? 2025-08-15
- [常话短说] 【重磅】这家广电网络,起飞! 2025-08-15
- 《哪吒2》首周OTT点播频次超7亿!点播周榜断层第一! 2025-08-13
- [常话短说] 【真相】广电维护员的一天! 2025-08-13
- [常话短说] 【警惕】某司被处罚,都要注意,不能侥幸!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