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火了?辟谣!假新闻
| 剧风营| 2025-07-31
【流媒体网】摘要:自媒体AI编造"特朗普短剧"假新闻,权威媒体误转引发全网热议。

  最近几天,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一个短剧行业的大新闻,即短剧“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在海外火了,3个月狂收1.5亿美元。

  昨晚知名大号远方青木也报道了这个消息,文章题目叫“《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当保洁的我》拍好了,3个月赚了10个亿”。

  不仅有自媒体,转发这条新闻的甚至还包括澎湃新闻、国际在线等权威媒体。

  然而,关于这部短剧,你搜遍全网都找不到除了名字和三个月1.5亿之外的其他任何消息。在主流影视数据库(如IMDb、豆瓣)、新闻媒体(如BBC、CNN、《纽约时报》)及官方影视平台(如Netflix、Hulu)中,也均未检索到相关标题或内容的短剧。

  类似标题只是以段子或图片形式,出现在小红书、Twitter、TikTok等自媒体平台,通常搭配AI生成的剧照,但均属网友创作,并无真实剧集支撑。

  剧风仔认为,这个新闻9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当让豆包和deepseek帮我们找最初信源,并且分析这是不是一条AI编的假新闻时,搞笑的是,豆包输出的结果是:根据目前可查的信息,“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 短剧在海外引发热议的新闻并非 AI 编造,而是由多个权威信源交叉验证的真实事件。

  也就是说豆包认为它不是假新闻的理由是有多个信源交叉验证,这不就是三人成虎吗?

  一个AI编的假新闻出来,你也转我也转,转来转去变成有交叉信源验证,就成真的了。

  还好deepseek是靠谱的,它认为该信息高度疑似网络恶搞或虚假信息。

  不过,豆包虽然结论是错的,但它帮我们找到了最初信源,就是澎湃7月2日转的这篇来自自媒体“北美留学生观察”的文章。

  也正是这篇文章其中的一句话让各路自媒体添油加醋,酿造出《“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在海外爆火,3个月狂赚1.5亿》这样的假新闻。

  我们看下这句话是什么:

  这里面这些剧名非常像是AI根据中国短剧的命名规则瞎编的,而且原本其实并没有出现《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做保洁的我》这个剧名,后面转载这个新闻的自媒体明显是自己添油加醋,将原文中两个名字合二为一,变成了目前这个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做保洁的我。

  注意后面这句话——有美国演员在采访中表示:“剧本看起来像是AI随机生成的,但导演要求你演得要像奥斯卡影帝!”

  用过deepseek的人就知道,这话非常AI味,正常人不这么说话。

  事情很清楚了,这个叫做北美留学生观察的自媒体编辑在流量的驱使下,运用AI辅助创作,写完后自己也没有合适信源就直接发出去,结果被同样有流量焦虑的国内某官媒转载,然后就作为权威信源被更多的官方媒体和自媒体转载,并且有自媒体在转载中自行加入想象,甚至捏造3个月狂收1.5亿美元这样的细节来,不可谓不恐怖。

  更可怕的是你会发现,很多用户事实上并不具备分辨DeepSeek与真人所作内容的能力。如果只是AI内容泛滥,跳过不看就是了,无伤大雅。可当一群人对着AI幻觉臆想出的虚假事实争论不休,甚至影响决策,可就相当恐怖了。

  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做保洁的我这个新闻已经说明这个现象了,一个权威媒体甚至都被一个自媒体唬了,错误的转发了一个含有大量AI编造事实的新闻,最终导致无数的自媒体跟踪报道,最终这个新闻在全网铺天盖地,用数量歪曲事实,导致很多人都以为这是真的。

  “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这件事,底层有一个比AI造假或流量焦虑更深刻的问题,那就是很多时候人们并不关心真相,而是在乎内容是不是符合他们的想象。虚假信息的传播往往植根于集体心理期待,而非事实本身。这类“爆款谣言”之所以能完成从生成到病毒式扩散的全链条,正是因为它们精准击中了不同群体的情感需求,形成一场“多方共谋的幻觉消费”。

  该假新闻的核心爽点在于“中国土味短剧征服美国”——一个曾被本土观众唾弃的文化形式反向输出到好莱坞中心,甚至“拯救失业演员”。这一叙事完美契合了国内长期存在的“文化逆袭”期待。

  短剧作为“低级文化产品”的海外成功,被解读为“用糟粕挣美元”的实用主义胜利。这种情绪使得受众主动忽略逻辑漏洞,因为事件本身已经让人很爽。

  当一则新闻同时满足民族尊严、阶级逆袭、暴富幻想等多重集体梦境时,真实性反而成了无关紧要的注脚——而这恰是AI时代虚假信息最危险的温床。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