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热血到江湖侠义,从惩恶扬善到重义轻利,《赴山海》用刀光剑影的江湖传奇,书写侠义精神的价值传承,也有效唤醒观众心中更深沉的传统文化力量。
穿书、科幻、系统,温瑞安的《神州奇侠》经过现代重塑,成为全新的《赴山海》。
近日,新概念武侠《赴山海》在腾讯视频与爱奇艺双平台播出。作为经典IP的“数字重塑”,《赴山海》讲述少年偶入沉浸式科技写作系统“魔典”,在历经暗算、背叛、决裂之后成长为一代大侠,最终成功守护天下的故事。
在影视工业的加持下,《赴山海》打开通往传统武侠世界的新大门。超现实的奇观化表达、古典文化的现代性重塑、视觉奇观的想象力需求,宣告了武侠新纪元的来临——
在类型融合基础上,它以尊重原著为基点,通过叙事策略与人物塑造技法的革新,去完成武侠叙事范式的现代转型。同时,它追寻中华侠义精神的文化传统,在义利之辨上开掘出“因义而聚”的时代新意。
“赴”摇直上,《赴山海》播出后热力全开,揽下全网热搜1000+,并登顶抖音影视、云合数据等多个榜单,众多网友在社交平台给出好评:“从一个对武侠世界懵懂的少年到扛起江湖大义的大侠,这种不‘金手指大开’的成长历程让角色变得更加真实可感。”
▍为友之“义”,少年热血成长的类型革新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第一次出现的“侠”,成为贯穿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重要文化符号,代表着人们对世道不公而有人替天行道的朴素的期许,是正义与善良的化身。由此派生而出的“行侠仗义”,自带义气、胆气、豪气,沉淀为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英雄梦。
流媒体时代的到来,侠文化的表达形式则面临着新的挑战。脱胎自经典武侠IP的《赴山海》并非纯粹的老派武侠剧,而是通过典型的后现代类型杂糅手法,突破武侠类型边界,以非常规叙事节奏和结构,让温瑞安的传世之作焕发新貌。
以类型范畴来看,《赴山海》是新世代审美对传统武侠的一次彻底改造。穿书、科幻、系统等元素的加入,当代语言风格与年轻态表达,幽默与悬念风格的并存,让《赴山海》呈现出与新世代观众审美相匹配的新武侠特征。
酷爱武侠小说的少年肖明明,因意外进入到沉浸式科技写作系统“魔典”之中,一键穿书成了小说《神州奇侠》的主角萧秋水。在穿书设定之下,肖明明若想顺利“通关”,必须按照“魔典”所设定的剧情主线向前推演。他会因“透露关键剧情”遭到“系统”的沸血茧警告惩罚,也因穿书身份而拥有部分“预知”未来的能力,这种游戏化叙事的元素加入,让《赴山海》有RPG角色扮演的质感。
年轻态表达,则是《赴山海》兼顾年轻一代观众审美取向,主动向市场靠拢的尝试。从诞生时代来看,温瑞安的《神州奇侠》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之初就已完成,对Z世代观众来说,添加大量网感元素、流行话语、幽默桥段,让《赴山海》更符合年轻观众对新概念武侠的期待。如萧秋水与正派少年们的“神州结义”,满怀对江湖的憧憬,既有中二的热血,也有携手共进退的豪情,自带价值感召。
以故事主线来看,以萧秋水为代表的少年英侠,不是金手指全开的爽剧主角,他需要在逆境中与“神州结义”并肩作战,以血肉之躯突破自我。从武学上的艰难进阶到情感与责任的全面蜕变,完整描摹出少年热血的成长史。
这是属于萧秋水的破茧成蝶之路。当现代打工人乱入书中武侠世界,仗剑江湖从成年童话变成了现实生活,他要在一次次打斗中唤醒身体对武学的肌肉记忆,慢慢从“武学菜鸡”进行进阶逆袭。从“被追杀”到“能自保”再到“护他人”,萧秋水的成长链条层次分明、细腻可感,观众也能在拔节生长的进程中,与主角一起怀揣对正义与美好的信念勇敢前行。
信、勇、济、气,是中国的侠客形象和侠文化的传统底色,也是《赴山海》“因‘义’而聚”,打造武侠“正义联盟”的精神旗帜。在青春、友情、理想的热血共鸣中,为友之“义”的第一层内涵被充分书写。
▍为家之“义”,书写侠义精神的文化传承
武侠小说的特征之一,是“冷兵器时代拯危济溺的尚武精神”,这一精神意指自带对权威的对抗以及维护个人尊严和价值的鲜明取向。在《赴山海》中,“义”的个人主义特色削弱,集体主义色彩加强——它是为群体、为正义的利他奉献,也是自发在权威之外的民间互助。
这是对侠义精神的第二层开掘,以主角萧秋水为代表的侠者,不仅是见人间不平而张扬正义,同时也具备为他人、为家庭、为群体利益而非单纯为己的献身精神。这种侠义精神的讲述,带有自我价值实现的现代意义。
萧秋水的成长是为家之“义”的写照。从任务到复仇,从恩怨到守护,《赴山海》的剧情结构由浅入深,既有风云变幻的江湖,也有复杂多样的人心聚散,在强情节串联中勾勒出人物弧光。从意外穿书完成任务到深陷江湖恩怨,再到勇敢恣意成长,萧秋水从被动承受门派庇护,成长为主动守护门派荣誉与存续的支柱,使命和责任更加明确。
如前文所说,穿书、系统、科幻元素的加入,让《赴山海》在现代生活与古装武侠间构建了某种联结,从而让传统的英雄神话在当代生活的根基上生根发芽。萧秋水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具有现代意识,面临着成长路径、身份认同、价值归属之困的当代青年;同时也身在江湖之中,为《神州奇侠》中江湖大乱、群雄并起、纷争不断的价值观所约束、所引导。
正是在大争之世里,肖明明慢慢“成为”萧秋水。一开始,肖明明只想完成“魔典”任务,早日回归现实生活。但随着卷入江湖风波,他逐渐发现江湖远非以一敌十的爽文世界,他亲眼目睹好友唐柔离世,见权力帮不择手段滥杀无辜,又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大哥萧易人所误解、被伪君子剑王屈寒山所诬陷。
经脉尽断、武功全废之时,萧秋水无力阻拦剑庐被内部攻破,再次受到全家灭门的重击。彻底打落人生谷底之时,肖明明已经与萧秋水融为一体,他开始与《神州奇侠》的江湖血肉相连,并勇敢承担起应有的家族责任,成长为一代大侠。
从个体主义转向集体主义的叙事风向,是《赴山海》对原教旨侠义精神的复归。在影视现代化转型中,传统武侠的宏大叙事被过度消解,家国使命让位于个体命运。在此背景下,《赴山海》要对集体主义的侠义精神进行再重构,它试图通过对集体价值的唤醒,来完成武侠之“义”的利他属性。
剑王屈寒山与萧秋水在“壹公林”石碑前对峙,屈寒山反诬后者勾结北荒,可见在江湖儿女心中,即便不同门派各有利益,但对外时始终并肩进退、同仇敌忾,具有强大的集体主义精神意指。可以说,对集体价值的确认,弥合了勾心斗角的江湖纷争,让观众感受到侠义的精神感召和道德选择。
▍为义之“义”,从武力到仁义的价值升华
如官方“吐槽”,《赴山海》本质上是“朴实的男主成长型虐文”,它“以武行侠、以义相聚”,挥毫写一篇属于自己的江湖英雄录。
不过,对《赴山海》来说,侠义精神的塑造不是单纯的武力衡量,而是凸显已诺必成、舍生取义的大义。在这里,仗剑江湖、特立独行的逍遥洒脱,让位于毁家纾难、守境安民的宏大情怀。
它不遗余力探讨“义利之辨”。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核心议题之一,《赴山海》以新概念武侠之姿,去追问道义和功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对武侠精神的本真探讨,所谓义利,并不是儒家早期的政治哲学关切,而是非常现实的个人道德抉择。《赴山海》想告诉观众的,是在大利与小利之间、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出正确抉择。
萧秋水与柳随风的“义利”赌约,就是侠义与利益的二元交锋。江湖到底是以义为先,还是“天下熙攘皆为利往”,这种回归到侠义精神本真的讨论,折射出《赴山海》的价值取向。
被仇恨遮蔽双眼的柳随风,认为江湖本质上是达尔文式的弱肉强食,因此陷入偏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萧秋水则坚持“重利轻义”,尤其是唐柔之死对其冲击甚大,唤醒内心对正义和道义的认同。正是在互为对照组的价值观交锋中,观众对“以义相聚,才是江湖底色”才有更深认知,萧秋水的“正义联盟”也更加生动。
它热情讴歌“侠义重于生死”的崇高理想。如果说“江湖不是刀光剑影快意恩仇,总有人不在乎恐惧,为不平事发声,为羸弱者仗剑”是一种无私的利他奉献,那么“萤火也能燎原,胸怀天下之人总会走到一起”则是演绎侠义精神的又一注脚。“江湖如水,深浅莫测,唯有以剑为桨,聚侠义为舟,方可前行”是《赴山海》的剧眼,这是对中国传统武侠文化“重义轻利”的深度挖掘,赋予经典题材新的时代解读。
在权力帮全力围攻剑庐,浣花剑派生死攸关之时,其他江湖正派同仇敌忾,主动伸以援手,誓与剑庐共存亡;远在剑庐之外的碧山剑派等门派在收到信号后,也立刻动身前往少林武当求援。这种为群体、为正义的利他奉献,凝聚起了江湖共识,维护了公正道义,使武林摒弃了精致利己,不至于陷入个人主义泛滥的泥淖中。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加快“钱生钱”!? 2025-09-25
- [常话短说] 【解局】某广电董事长总经理到位! 2025-09-24
- [勾正科技] IPTV月报|2025年8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9-23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四) 2025-09-23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五)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