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广电营业厅的故事》第一集上线
艾晟枫| 常话短说| 2025-09-22
【流媒体网】摘要:通过“电视大屏+手机小屏”联动,打造一个“社区团购+到家服务”的本地生活生态。

  从有线网络时代的“老面孔”到5G浪潮中焕新登场的“中国广电”,作为第四大通信运营商的广电在迈向新时代的征途中,曾一度面临着品牌认知度不高、市场定位模糊的破局痛点。如今,当传统运营商放下了“严肃面孔”,以接地气的短剧形式闯入大众视野时,这场看似“不务正业”的跨界尝试,实则是中国广电湖南公司在5G时代的又一次创新突围。

  短剧也疯狂:营业厅里的“连续剧”

  9 月 19 日,《广电营业厅的故事》第一集在中国广电湖南公司官方抖音号、视频号上线,并在中国广电APP、湖南经视、蜗牛 TV 大屏端等多平台同步播出。目前该剧已播出 3 集,每日 17 点更新。

  不同于传统运营商那种“单向推送业务”的刻板印象,这部短剧以营业厅为舞台,用轻喜剧的方式,将反诈科普、通信知识融入到了市民办理业务的日常互动中。

  比如,剧中有个情节,一位外国友人来办理5G套餐,由于语言沟通障碍产生的“乌鸡”笑话让人忍俊不禁,最后办好业务后,外国友人还用盖那笛奏响了整个营业厅,这段互动不仅关联着业务服务,也传递出跨国之间的友好情谊。

  更有趣的是,短剧里还穿插了不少方言对话和生活化表演,让人感觉就像是在看邻居家的故事,亲切感油然而生。比如,年轻人相亲时因为阴差阳错闹出的笑话,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种“笑中带学”的方式,比传统的“喊口号式”宣传可要受欢迎多了。

  宣传出圈:广电的“小心机”

  在短视频平台日均播放量超千亿次的当下,短剧成了品牌争夺用户注意力的新战场。但大多数品牌还在比拼谁更会“蹭热点”时,中国广电湖南公司已经悄悄布局,用一部短剧重构了品牌传播逻辑。

  他们深知,传统运营商的宣传模式已经陷入了“政策解读-业务推销”的怪圈,用户早就听腻了。而中国广电虽然手握5G低时延、700Mhz频段高穿透力等技术优势,但如果没有有效的载体将其转化为用户感知,那这些技术优势也只是空谈。

  于是,《广电营业厅的故事》应运而生。

  这部短剧不仅避免了硬广的生硬感,还通过生活化的叙事手法成功撬动了用户心智。更重要的是,它让中国广电湖南公司在众多的运营商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那个“最会讲故事”的广电。

  这种宣传方式的大胆之处在于,它没有直接推销套餐或业务,而是通过构建沉浸式场景,让用户在观剧过程中完成对广电服务的认知、认同乃至信赖。这可比单纯的广告投放要高明许多。

  印象转型:从“刻板管道工”到“场景服务商”

  中国广电湖南公司的这次短剧实验,可不仅仅是玩票性质。它背后折射出的是广电在5G时代下新的战略野心——从传统的“刻板管道工”转型为“场景服务商”。

  在运营商行业普遍陷入“价格战”泥潭的时候,广电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他们深知,如果只是比拼套餐资费或网络速度,那永远也跳不出这个怪圈。于是,他们开始尝试通过内容构建服务场景,将通信技术转化为解决用户痛点的“工具包”。

  比如,在短剧中融入的“银发族数字适老科普”“防范AI换脸诈骗”等情节,不仅是对政策导向的响应,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但恰恰是这些看似“非商业”的议题,实则是构建用户忠诚度的关键。因为在这个数字鸿沟日益加深的时代,能够解决用户痛点的服务才是最有价值的。

  此外,中国广电湖南公司还在积极探索“职人直播”等新型服务方式。通过“电视大屏+手机小屏”联动,他们试图打造一个“社区团购+到家服务”的本地生活生态。

  比如,在短剧中出现的营业员可以推荐周边商家的5G优惠活动,用户扫码即可参与。这种“内容-服务-交易”的闭环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为广电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社会价值:党媒国网的初心与使命

  作为党媒国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广电湖南公司的每一次创新都承载着不仅限于商业的社会责任。

  是的,在《广电营业厅的故事》中,反诈科普、适老化服务、乡村数字基建等情节的设计绝非偶然。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网民规模已超1.2亿,但遭受网络诈骗的比例高达17%。农村地区千兆宽带覆盖率仍不足40%。

  这些问题不仅关乎用户体验,更关乎社会公平和和谐。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广电湖南公司希望通过短剧传递的不仅是技术优势,更是一种“科技向善”的价值观。那些剧情的巧妙设计,既是对“银发族数字鸿沟”问题的回应,也彰显了广电作为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

  这种“商业与公益并重”的内容策略,恰是广电生态的又一核心竞争力。当行业普遍面临“增长乏力”困境时,广电凭借党媒国网的资源整合能力,似乎正在开辟一条“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结语:短剧只是起点,广电的“场景革命”才刚刚开始

  《广电营业厅的故事》虽然只是一部8集的短剧,但它折射出的是广电系统在5G时代积极创新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变化,也撕开了行业内卷环境下的一道新切口。

  通信服务的终极形态,或许不是连接多少设备、传输多少数据,而是能否让技术真正融入人间烟火,成为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隐形伙伴”。

  从700MHz频段低成本覆盖的“农村千兆宽带普及”,到电视大屏与手机小屏联动的“适老化服务”;从反诈科普的“社会责任溢价”,到直播电商与本地生活的“第二增长曲线”——中国广电湖南公司的每一步布局,都在不断回答一个时代命题:在数字鸿沟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让技术进步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当营业厅的灯光照亮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当短剧里的故事成为千万家庭的日常,广电早已不再是那个“只管修线路、卖套餐”的运营商——它正在用技术重构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数字世界的连接方式,不断践行作为这个时代最温暖的“数字基础设施建造者”的使命。

  而这,或许才是中国广电湖南公司在短剧赛道尝试“创新突围”的终极答案:不争一时的流量,但求成为数字社会里,那个永远“在场”、永远“有用”的存在。


责任编辑:赵莹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