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广电还是好!
观潮| 常话短说| 2025-09-19
【流媒体网】摘要:广电作为通信行业的新入局者,以更透明、更简洁、更诚信的服务改变行业生态。

  最近看到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一位不识字的老人,在两年内被扣了近9000元话费。家属投诉后,运营商承认“有2600元扣错了”,答应退款却迟迟未全部到账。这样的故事还在不同家庭重复上演着。

  在广东,一位老人每月话费高达四五百元,不知不觉中被开通了多项增值服务,各种费用叠加超过7000元;在湖北,王先生的父亲使用98元套餐,但从2023年开始,每月都要额外支付100-200元的流量费用;在江西,一位70岁老人连QQ是啥都不知道,却开通了手机QQ超级会员随心玩。

  小编以“运营商+老年人”为关键词在黑猫投诉进行搜索,结果很惊人。

  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多少老年人不知所措的困惑,是多少子女发现真相后的愤慨。当我们忙于工作、生活时,父母的通讯费用正在成为某些人眼中的唐僧肉。

  藏在“优惠”外衣下的套路

  许多老年人的手机资费成了一笔“糊涂账”。当他们还以为自己用的是几十元的基础套餐时,话费已经悄悄翻了几倍。

  套路一:电话营销“忽悠”

  运营商外呼人员常以“回馈老用户”、“免费体验”为名,用专业术语和快速讲解让老人来不及反应就糊里糊涂地同意了“服务升级”。一句模糊的“嗯”可能就被认定为同意开通高价套餐。

  套路二:免费陷阱

  “首月免费”、“体验三个月”这些诱人的话术背后,往往藏着“到期自动续费”的条款。等到老人发现时,已连续扣费多月。

  套路三:字小条款深

  纸质合同或电子协议字体细小、内容晦涩,甚至直接由营业厅工作人员代老人操作“同意”,剥夺了老年人的知情权。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老人?

  因为他们对技术不熟悉、对“官方”信任度高、对资费明细查看困难。再加上不少老年人独居,无人帮忙核查话费账单,导致问题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才被发现。

  所以,每次回家,我们不妨多看一眼父母的手机话单。那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他们与这个世界连接的纽带。我们可以为父母定期检查话费账单,清理不明收费项目;设置消费上限,避免损失扩大;教会父母识别营销电话,不轻易同意任何“套餐升级”。

  老年人用广电吧

  回头看黑猫上面的投诉,小编仔细看了下。并不是话费问题,是销售问题。也提醒我们要对各大代理渠道进行严格把关。

  话说回来,老年人用广电有何好处呢?一位博主也提到了。

  小编非常认同!小编家里的老人都是广电卡,节省了很多话费,同时也再没有各类推销电话。

  广电的号卡我也来说几个:

  套餐内容清晰明确:无隐藏消费,无套路,老人用得明白;

  流量通话充足实用:大流量、通话时长足够满足老年人日常需求;

  服务真正适老化:简洁明了的产品设计,杜绝“边角料”收费;

  无骚扰营销:还老人一个清静的通信环境。

  广电作为通信行业的新入局者,就应该以更透明、更简洁、更诚信的服务改变行业生态,让老年人也能安心享受数字生活。

责任编辑:赵莹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