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鱼》终于来到了甜蜜剧情的人间篇,司马焦廖停雁刚重逢就火速定了名分,「轻甜二次元感」扑面而来。
《献鱼》是由温德光执导,陈飞宇、王影璐领衔主演,优酷、银河酷娱、奔兔影业出品,银河酷娱承制,优酷独播,并同步登陆奈飞。开播14天,豆瓣剧集专组人数超过6000+,讨论数超过6000+,高于同期几部同类作品;连续10天登顶猫眼网络剧有效播放榜首位,司马焦也成为了陈飞宇第二个V榜破9角色。
改编自扶华小说《向师祖献上咸鱼》,《献鱼》以Z世代的职场与爱情为切口,融入二次元轻喜风,将“职场内耗”融进修真世界,当仙人聊双休制、合同签署、PUA话术......这些具备极高情景代入的热梗,戳中打工人笑点,被观众封为“电子榨菜”。
主创在采访中透露,团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剧作的差异化定位,锚定「轻甜二次元感」风格。这种反仙侠套路的设定精准击中了核心受众。
银河酷娱制片人张恒利表示,自己在2023年8月21号筹备第一张美术和造型图开始就明确了项目定位。从接手到最后上线,整个团队经历了2年多时间的努力,最终打磨出了青春奇幻仙侠剧《献鱼》。
内容到制作,我们仍然期待长剧市场还能有一些新鲜东西,而这就需要创作者对创新与挑战的勇于尝试,纵观市场,银河酷娱用《献鱼》,交出了一份结构清晰的优秀答卷。
解构仙偶,赢在差异与共鸣
“要用最来形容的话,我觉得这是最有意思,最想魂穿女主的一个项目”。小编无比赞同礼仪老师的感叹。哪个当代打工人不想做咸鱼?
女主咸鱼一般登场,面对修仙世界大佬,第一反应是——签劳动合同了吗?一周工作五天,最想要的“福利”是——双休。《献鱼》就是靠这份核心人物逻辑与故事底层世界观逻辑的差异碰撞,一上线就抓住了观众的视线。
《献鱼》用仙偶背景,但不用仙偶逻辑,在仙侠这一大品类几乎进入倦怠期的阶段,做出了一种乱拳打死老套路的拆解。而这种没有参考的探索性创新,意味着,团队需要对剧本与市场有深刻的理解,才能锚定剧本核心开发方向。
2023年进入筹备,团队对原著世界观与重点剧情做了反复细致梳理和不断调整。最后决定让《献鱼》保留了传统仙侠剧的宏大叙事框架,同时将笔墨让渡给了微观视角的小咸鱼——用一心求生与摆烂又不悲观的微观个体日常平衡宏大叙事。
基于轻甜二次元感风格的平衡,剧作又用美强惨的男主人设压住故事的主要轴线。司马焦被关三圣山500年,他的悲情又与廖停雁的“咸鱼却乐观”形成了奇妙互补。
当司马焦在廖停雁的帮助下,成功突破了三圣山的封印,本质就是打破已经压在司马焦身上数百年的规则与束缚。要打破这种束缚并不容易,主演陈飞宇也曾在采访提到,对于司马焦而言离开三圣山“情绪是复杂的”,被压制了数百年,他对这份“规则”,有厌恶,有仇恨,但也有一些莫名的不舍。
而这种复杂,就是“咸鱼”之外的另一重情绪共鸣,它重叠了故事核心的反叛精神,让司马焦成为了另一个立体而饱满的角色——强者也有他的脆弱与矛盾。
市场有无数案例证明,短剧、视觉碎片化时代,真正能够抓住观众的,底层依然是共鸣。
对于想轻松追剧的观众来说,题材创新还是内核的差异化,《献鱼》是对味的。根据平台用户画像,二三线城市的年轻女性对《献鱼》表现出了很高的认可。这就是作为出品承制方的银河酷娱在《献鱼》这个追求的仙偶next level——依靠差异化细分,拿下核心市场。
从人物设定反仙侠常俗,到宏大世界观架构之下的轻量化改造,再到内核表达的解读深化,每一步都体现着银河酷娱对“仙偶剧” 类型的重新思考。
极致写意,推动仙偶类型颠覆升级
如果说内容本身是观众留存的关键核心,那么视觉美术就是第一重吸引观众的基石。
《献鱼》避开了审美疲劳的仙偶审美误区,在针对角色精细化分析之后,用极致写意,为差异化创新提供了精品化的实践范本。
早在项目上线之前,路透里的服道化与美术,就吸引了不少观众热议。上线之后更是凭借卷出“仙偶服道化新高度” 的口碑持续出圈。
造型指导韩广仁在采访中曾透露,为了让角色形象与世界观设定高度契合,团队在服装设计上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很直观,修仙界得飘逸仙气,但不能千篇一律,要在视觉上为角色身份性格作出差异化呈现。
以司马焦为例,“一般仙界男主会采用白色”,但基于身世悲情所在,司马焦人物服饰整体以深色系为主,面料上选用哑光锦缎与暗纹刺绣,体现五百年束缚的压抑。同时,为了符合仙府师祖身份,搭配了金属质感的配饰,彰显贵重。
与之相反,廖停雁,性格乐观随遇而安,因此人物整体形象轻盈,服装多采用纱质面料,色彩明亮柔和,裙摆与袖口的细节设计来强化人设的灵动俏皮。
据造型指导介绍,团队前前后后共打造了3000 余套造型,其中新衣服就将近 700 套,每一套都经过反复调整,小到配饰的纹样、大到服装的剪裁,都力求精准传达角色特质。
服道化是内容建筑的砖,那么美术设计就是框架。美术指导刘承益表示,以“憧憬感”为美学创作基底,针对三界氛围做了显著区分。
观众能看到,《献鱼》里,仙府的亭台楼阁笼罩在淡淡的云雾中,雕梁画栋间点缀着发光的藤蔓,营造出“仙气缭绕” 的意境;魔域则以深紫与玄黑为主色调,岩石与枯木的造型扭曲奇特,搭配微弱的鬼火,尽显阴森神秘;人间场景则充满烟火气息,青石板路、木质房屋、街边的小摊贩,古代市井烟火气立现。
银河酷娱制作团队在采访中表示,为了呈现这些极致的视觉效果,剧组在场景搭建上耗费了大量心血。广受好评的仙府主殿场景,便耗时三个月搭建,从建筑比例到内饰陈设,都参考了传统古建筑的特点,同时融入奇幻元素。特效方面,创新打造了黑蛇、水獭等数字生物,呈现效果也得到了不少好评。
从剧作世界观、内容、人物到场景、美术、服装道具......可以说,银河酷娱推动《献鱼》在内容上实现了仙偶剧实类型颠覆升级的同时,也在仙偶陷入整体市场疲倦的时期,用美学风格与故事内核深度融合,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
结语:肯钻研,才有好内容
事实上,《献鱼》的突围并非易事。行至2025年暑假,《献鱼》要面对的不仅是数量上的爆发,还有波动的市场、激烈的竞争、观众不断迭代的审美和行业对于精品内容日益提升的差异化需求。
从结果看,银河酷娱用极致打磨,打开了内容差异化开发、制作精品化策略的有效思路,颇富成效——拿捏了观众对于情绪共鸣、轻松观看以及美学进阶的观剧诉求,用《献鱼》再度实现了古装仙侠题材类型的升级。
这种突围背后,也是银河酷娱在内容产业深耕多年的布局和规划指向所在——从综艺IP开发探索到影视自制、IP孵化等等。在内容产业业态探索的过程中,创作者尊重内容本身,有与市场保持链接的耐心与恒心,更多还有虚心平视观众的创作态度,才能始终保持竞争力与创新力。
而内容产业的玄妙之处就在于此,《献鱼》或许不算十全十美,但在2025年这个暑期,它精准地击中了部分观众的心,为市场带来了无数轻盈的瞬间。银河酷娱团队表示,“对创作者而言,复盘的时候都有遗憾,客观条件和时间限制我们竭尽全力。也感谢观众的支持,团队会用心积累更多经验,未来为大家带来更多好的作品”。
责任编辑:凌美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利好】广电设施安装纳入住宅验收环节! 2025-09-01
- IPTV月报|2025年7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9-01
- [常话短说] 【解局】IPTV上市/见顶?何去何从?! 2025-08-29
- 《生万物》暑期招商剧王!首播累计播放37.9亿 2025-08-28
- [常话短说] 【解局】这家广电网络凭什么“双增长”?!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