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AA到混合变现,解构红果短剧的商业法则
简图| 流媒体网| 2025-08-27
【流媒体网】摘要:红果短剧MAU破2.1亿,通过IAA+IAP混合变现模式单月分账超5亿。

  2025年6月,红果MAU突破2.1亿,单月分账金额超过5亿。回头看,红果APP在微短剧IAP(付费)模式大行其道的2023年上线,凭借字节系的流量助力以及IAA(免费)模式的低门槛,走出一条陡峭的MAU增长曲线。

  上线短短2年,红果已将IAP、IAA以及IAP+IAA的模式都蹚过一遍,本文尝试复盘其路径以及当下、未来面临的挑战。(关联阅读:《红果上线2年:数据说MAU暴涨656倍的底层逻辑》《红果上线2年:体验说用户黏性是怎样练成的?》

  混合变现是终极路径

  虽然短剧先跑通的是IAP模式,但“免费”的冲击力没有人可以阻挡——比如即便是内容付费最为成熟的美国依然兴起以广告支撑的FAST。跑通IAP模式对短剧行业最重要的贡献是提振信心,让这个处于鄙视链末端的“作品”形式得到持续性的资金、人才流入从而爆发出勃勃生机。

  所以IAA模式是必然,甚至长视频是先走IAA模式再逐渐加入IAP模式的,免费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积累用户的不二法门。

  红果的商业模式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23年8月APP正式上线前后短暂的试水了IAP模式;2023年下半年发力IAA模式并以此脱颖而出,年底时MAU已从32万涨到2000万;2024年在IAA模式中站稳脚跟之后又开始试水会员付费、电商等走混合变现之路。只是进行的比较温和,没有特意压缩免费用户权益,再配合“看剧赚金币”等激励机制,保持了很高的用户黏性。

  当然,路径正确不代表一定能长成“嫡长果”(用户对红果的爱称)。比如最容易被放在一起对标的快手喜番,2023年12月上线,也是IAA模式,但如今和红果已不在一个量级。QuestMobile的2025年6月MAU监测数据显示,红果2.1亿,喜番500万,大约相当于排名第二的河马剧场(4528万)的零头。

  细扒一下单月5亿分账流向

  红果的分账体系大概面向三类对象,一类是版权方/承制方,一类是编剧,还有一类是8月新增了演员分账,不过目前演员分账尚在内测阶段。不管哪类对象,基本方式都是保底+分成。

  以版权方/承制方为例,剧集上线后,广告实际收益≥保底金额时将触发分成,约“20 %起跳”,头部项目可谈至30%,红果首创“72小时高热+18个月长尾”模型,首月分账前72小时占60%权重,之后最长18个月持续结算。2025年3月红果单月总分账首次突破5亿元,10+家版权方单月分账≥1000万元,80+部作品单月分账≥100万元。

  相比其它平台,红果更特殊的分账操作是针对编剧和演员,例如编剧的保底是S/A 级剧本 5–12 万元一次性买断拍摄权,上线后广告收益的20%永久归编剧,平台按“全生命周期”每月结算;红果将负责演员的底薪与分账,分账比例不低于10%。此外,8月红果还对大型编剧工作室开放了拉新、成长和分账激励政策。2025年4月,红果短剧单月剧本分账总额突破4000万元,有超过100部短剧的编剧分账破10万元。

  平台的激励无疑助力源头活水来,不过,也要清醒认知,短剧分账的头部效应明显。公开报道显示,红果合作的版权方/承制方/联合出品方等超过600家,每月上新短剧1000部左右,10+家版权方单月分账≥1000万元,80+作品单月分账≥100万元,这数量仍是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

VIP专享文章,请登录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码”上成为VIP会员
没有多余的门路、套路
只有简单的“值来值往”一路!

深度分析、政策解读、研究报告一应俱全
极致性价比,全年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更多福利,尽在VIP专享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