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视频”到“投应用”,跨屏如何“不止于看”?
云中| 流媒体网| 2025-08-04
【流媒体网】摘要:解码跨屏时代的大屏新可能。

  前文回顾:

  跨屏·观势:用数据揭示跨屏行为的规模、路径与发展大趋势

  跨屏·案例:剖析技术融合、场景创新与行业格局的演进方向

  跨屏·对话|喻亮星:跨屏营销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题

  随着不同屏幕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跨屏体验已成为提升用户交互便捷性和丰富性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欢网科技首席创新官侯光敏看来,跨屏很可能成为大屏行业未来最具影响力的变革因素之一。

  基于这一趋势,欢网科技依托快应用技术,打造了“投应用”这一创新的跨屏场景解决方案。不同于简单的内容传输,快应用通过应用间的深度协同,让大小屏之间的连接呈现出更多可能。

  尤其是,快应用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创新,更在于它为用户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跨屏体验,并为各类应用接入大屏生态开辟了全新路径。

  跨屏交互的轻量化利器

  大屏快应用,可以理解为“电视里的小程序”,它具备小程序特有的优势——体积小、升级无感、即点即看。

  这是欢网科技打造的行业解决方案,它基于统一技术底座,支持多向兼容与超级融合,具有零学习成本特点,可节省至少70%的开发工作量,且能一次性对接认证、支付、数据、运营等工作。

  侯光敏介绍,快应用作为跨屏的一个子集,可以在手机端快速拉起电视端对应的App,实现APP之间的相互通信,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投屏的体验。

  之所以说不同于传统投屏,是因为基于DLNA、Miracast、AirPlay等协议的传统投屏,更多是一种单向的投屏,比如手机上的视频投到电视上以后,往往只能通过电视遥控器进行一些如播放、暂停、快进/快退等简单操作。

  若要进行清晰度切换、选集、倍速、弹幕等复杂操作,还是需要通过手机,甚至需要在电视端下载安装对应的TV版应用才能实现,体验颇为繁琐,也较为割裂。

  而快应用可以实现的,是App在不同设备间的双向互动——既可以用手机控制电视端的快应用,也能通过电视遥控器对快应用进行全面操作,比如切换清晰度、选集、倍速、弹幕等复杂功能,不再是只能依赖手机操作。

  而且,在已经预装了快应用底座的电视品牌终端上,用户无需下载安装TV版应用,因为当手机端发起跨屏指令时,电视端对应的快应用即可被直接唤醒,并自动同步手机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实现“投屏即登录”的无缝体验。这不仅省去了繁琐的扫码登录环节,更大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从这个角度看,在跨屏场景的互动性上,快应用是远超传统投屏的,因为其本质上是App与App之间的跨设备协同,而非简单的内容单向传输。

  不止于看,解锁跨屏多元场景

  目前,虽然“爱优腾芒”等头部视听平台已在其自有生态内实现了App间的跨设备协同——前提往往是用户需要同时在大小屏安装其应用,但除了这些头部视听平台,行业中其实还有大量尚未涉足大屏端,但大屏又能为其带来新的场景体验和价值增量的应用,比如教育、游戏、工具、生活、健身等。

  而且,与“爱优腾芒”等视频平台不同,这些垂类应用不仅需要内容展示,更强调交互操作。

  然而,这类应用在大屏端的落地却往往面临难题,因为如果让他们都单独开发TV版原生应用,无疑将面临巨大的研发和运营成本压力。

  侯光敏表示,这时候,快应用就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它既能满足大屏端的交互需求,又能以轻量化的方式快速落地,无需投入过多开发资源,是连接移动生态与大屏场景的高效桥梁。

  他以健身场景举例:传统的家庭健身方案普遍存在局限,手机屏幕过小影响跟练体验,电视又普遍缺乏摄像头和AI处理能力,传统投屏只能实现简单的视频跟练,无法支持骨骼识别、AI纠错、教练指导等深度交互功能。

  基于快应用的跨屏,则能有效解决这些痛点,比如用户可将手机作为电视的外置摄像头使用,这样既保留了大屏的观看优势,又实现了专业级的健身功能。

  再比如外卖场景,用户可以通过语音等方式,迅速拉起大屏端外卖快应用的发券界面,电视会展示附近的店铺,选择店铺后就能扫码领券。

VIP专享文章,请登录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码”上成为VIP会员
没有多余的门路、套路
只有简单的“值来值往”一路!

深度分析、政策解读、研究报告一应俱全
极致性价比,全年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更多福利,尽在VIP专享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