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腾讯在线视频王娟:回归人心,重塑价值
| 腾讯视频Post| 2025-07-02
【流媒体网】摘要:长和短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构建起了一个优势各显、协同共生的新生态系统。

  7月2日,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盛大开幕。腾讯在线视频联席总裁兼首席内容官王娟出席高峰研讨,以《回归人心,重塑价值,创造网络视听的艺术星河》为题发表演讲,分享了网络视听行业的变革趋势,并展示了腾讯视频在核心品类上的创新实践。

  对于视听产业的变化,王娟给出了积极的判断。她认为,长和短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构建起了一个优势各显、协同共生的新生态系统。从长剧到短剧的发展,呈现的是一个增量市场。对于视听行业从业者来说,内容疆域依然辽阔可期。

  三大趋势彰显行业韧性与活力

  在技术迭代、用户行为变迁与内容生态重塑的多重作用下,视听行业面临显著挑战,但也催生了结构性变革的动力。王娟认为,在变局之中,内容行业展现出了穿越周期的韧性与创新活力,并清晰呈现出三大趋势:第一,内容价值从“流量”向“人心”回归;第二,一个包容多元、各美其美的内容生态已经成型;第三,技术为创意插上翅膀。

  近年来,行业逐渐意识到内容建设的核心是价值共鸣,而非流量与数量。王娟认为,“真正能留下、能产生深远影响的,唯有那些直抵人心的内容。”例如斩获第30届白玉兰奖的剧集《山花烂漫时》《西北岁月》《玫瑰的故事》、最佳综艺节目的《喜人奇妙夜》以及最佳动画片的《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等,这些能让用户产生共鸣与思考、提供情感归属的好内容,才是行业对抗浮躁、建立长久价值的根基。

  在回归人心的同时,市场需求的精细化催生了一个包容多元的内容生态。一方面,《繁花》《喜人奇妙夜》等引爆全民的现象级作品不断拉高行业天花板;另一方面,《九重紫》《令人心动的offer》等垂直精品满足着多元圈层喜好。王娟表示,正是这种“超级头部”和“垂类标杆”并存,“撑高”又“铺满”的多元生态,最生动地体现着行业的创新活力。

  AI等创新技术的爆发,正在扫清创作障碍,释放创意潜能。王娟认为,创新技术正深度融入创作核心流程,成为行业突破天花板的一股核心动力。在剧集和动漫领域,虚拟拍摄、预演技术让导演构想可视化,让大胆创意更有底气实现;在后期制作环节,AI也能显著提升效率和精度。在王娟看来,技术决策力将变成创作者自身能力的重要部分。

  创新实践驱动内容价值增长

  基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腾讯视频聚焦“艺术+科技”战略,并持续进行创新实践。一方面,着力提升内容力与审美力,不断精进作品的艺术水准与辨识度;另一方面,借助科技创新,探索艺术表达的全新边界。

  王娟表示,腾讯视频一直秉持专业精神,强化精品内容的“确定性”输出。面对观众耐心锐减,腾讯视频集中资源加码头部大剧,推动精品剧集占比显著提升。继去年8部剧热度值破3万,今年《大奉打更人》《雁回时》《折腰》的热度值也接连突破3万。同时,X剧场、板凳单元、萤火单元以鲜明风格激活创作多样性,凭借《棋士》等作品持续提供内容新鲜感。在短剧领域,腾讯视频坚持横竖都要做精品的思路,以《夺娶》《为你千千万万次》等好内容推动横屏与竖屏短剧的双线品质化。

  基于用户对“情绪价值”和“真实体验”的需求,腾讯视频在综艺布局上不再单一追逐爆款,转而专注打造能让观众开心、感动、有共鸣的创新内容。同时,以综N代长线开发与创新领域尝试,保持好内容、新作品的稳定输出。过去一年,《现在就出发》成为大众游戏类节目标杆,《喜人奇妙夜》成为年度喜综爆款。王娟表示,“从结果来看,我们保持了内容迭代的高质量和频率。”

  伴随着审美提升、技术演进及工业化能力全面进化,国漫迎来高光时刻。在动漫领域,腾讯视频以“艺术+科技”双轮驱动,推动行业蓬勃发展。2024年以来,《仙逆》《剑来》《诛仙2》等多部作品豆瓣开分均达到9分+,《斩神之凡尘神域》等大量风格化作品也强势崛起。得益于审美与品质的不断突破,腾讯视频追番人数破千万作品已达13部。同时,IP开发进入系统深化阶段,成为可持续运营的文化资产。

  在技术变革、内容形态多样的趋势下,精品内容的核心价值——“深度叙事、情感沉浸、艺术表达”未曾褪色,反而更彰显出稀缺性。王娟表示,“穿越行业周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精品内容的价值定律不会失效。” 行业的未来,蕴藏在回归人心、重塑价值的选择之中,腾讯视频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沉心静气、扎实耕耘,共同迎接网络视听新的春天。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