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23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中原论道暨第29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在河南开封隆重举行。
本届论道以“新局新视 智合聚变”为主题,共启视听新局,共创智屏新篇。在5月22日下午举行的“AI+新视听技术论坛”上,连偶(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杨建松做了主题为《“新媒体+XR”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连偶科技在“论道”上是一个新面孔,但我本人其实是行业的一个老兵了,2004年的时候,我在UT斯达康就参与了IPTV的建设,后来又在百视通工作了十年,再后来就开始了8年的创业,我们希望成为在XR领域最懂新媒体,在新媒体里最懂XR的玩家。此次主要和大家分享我们在XR领域创业的心得和经验。
大屏移动化——“AR眼镜+视听”新模式探索
在我创业初期,大概就是2016、2017年,我认为IPTV和OTT可能很快达到用户天花板,所以我希望能够为大屏视听去创造一个新的消费场景,所以那个时候就选择了AR眼镜方向。
其实这个业务我们2021年就完成了开发,而且在贵州电信完成了商业落地,名字叫“多彩云屏”。
“多彩云屏”项目是针对空间移动互联网开发的“5G+AR”创新应用,以中国电信贵州分公司的5G高清APP为运营平台,借助AR眼镜的空间呈现,为用户提供基于空间呈现的数字视听新体验。
“多彩云屏”是全球首个内嵌于电信系统的空间数字视听项目,也创造了全球最大的单一运营商网络终端数量规模——7.5万台AR眼镜的发展订单,并实现套餐捆绑(6元/月/户)。
当时我们想谋求的是一种视听场景创新,不再局限于家里的电视大屏,比如通勤,就是非常高频的一种场景,而且很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还有露营、自驾等各种娱乐场景。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个尝试。
这是一些AR眼镜(大屏视听)的产业现状:
主流设备均为BirdBath光学,光波导眼镜(一体式)单价在6千元以上;主流厂家硬件设计已趋于极致,同质化严重;主流硬件有三大硬伤——AR眼镜的硬件适配即DP协议在手机端的兼容性极差;视场角仍为45度左右,即使120寸的大屏体验仍有视窗感;兼具供电功能的数据线影响体验;AR眼镜的价格始终高居不下(BirdBath分体式1500元);缺少产业巨头的支持,难以上规模(10万量级);国内三强亦是全球三强。
同时,AR眼镜行业也有很多机遇与挑战:
BB光学为代表的AR眼镜在未来五年仍是“大屏视听移动化”性价比最佳的解决方案;行业巨头是否入场,将是“大屏移动化”产业规模化的关键;目前预售价1万美金的Meta Orion是产品层面的最佳解决方案;Ray-Ban Meta AI眼镜的成功将增强市场的信心和用户习惯的养成;“大屏移动化”是千万用户级,并以中短视频为主要消费内容的百亿市场。
文旅数字赋能——“MR数实融合”新领域拓展
我们也在MR数字文旅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和三星堆博物馆合作的混合性项目——“古蜀幻地”,这是国内第一个真正把一部三维数字电影植入到现实场景当中进行呈现的项目。
这个项目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比如工信部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案例”;文旅部2024年虚拟现实先锋推荐案例;多次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博物馆纪录片数字文旅代表作品;2022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并获文旅厅推荐;2022年腾讯“探元计划”优秀案例;2022年商汤科技数字文旅白皮书代表案例。
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MR内容也是我们公司开发的,现在在杭州亚运会博物馆里面仍然还在展出和供用户体验。
此外,我们也利用AIGC进行了一些内容创新。
比如我们联手洪崖洞运营方长嘉文旅,利用AIGC技术着力打造以洪崖洞为主题的重庆本土原创IP故事——《大禹与四大神兽治水传奇》,深挖《山海经》相关题材,将大众熟知的人物强IP、故事强IP带动重庆本土潜力IP人物和内容进行故事关联和渲染,强化洪崖洞的人文内涵,并进一步扩大洪崖洞的影响力。以“科技+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内容营销和用户体验模式。
我们到现在为止创作了20多集短片,都是取自于山海经的故事,我们发现AI对山海经的理解和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总结一下文旅数字赋能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数实融合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文化+科技”,博物馆行业大有可为;博物馆数字导览是刚需,眼镜服务需求稳定;景区不建议用眼镜,手机则最为适合;目前市面上数字服务项目内容质量不高,体验效果一般;以单个如导览服务的方式切入,进而扩展至IP开发,文创衍生品、AIGC生产和文化传播推广等方面。
线下大空间——“VR沉浸式电影”新市场来临
提到线下大空间,不得不提《胡夫地平线》,在国内有一个名字就是《消失的法老》。
《胡夫地平线》实现了现象级引领:创造了全新的可移动、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新业态,并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具有超强IP、讲好了故事但内容质量难言上乘;在上海引爆,在西安很火,在成都一般,在深圳则遇冷。
LBE概念自2023年被引爆后,2024年迅速被VR软硬件企业、博物馆、景区、互联网视频企业、文化企业和电视台等各类单位进行模式复制,纷纷推出自己的LBE产品。
截止到2024年年底,《风起洛阳》《唐宫夜宴》《三体-引力之外》《无面之神》《数字一大-初心之旅》《山海经》等项目已经超过200个,市场可谓龙蛇混杂,大部分产品质量堪忧。“VR眼镜+经典IP+本地Wi-Fi串流”成为主要模式。
2025年河南台大胆创新,连续推出《唐宫夜宴》和《隐秘的秦陵》,并拿到龙标电审虚字001/002号,震惊业界。
线下大空间也面临着很多产业机遇。
2025年3月,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虚拟现实电影纳入电影管理体系,虚拟现实电影时代启幕。
据分析,2026年LBE产业总体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元,成为新质生产力标志性的现象级产业。
《胡夫地平线》和《唐宫夜宴》均是不到1年即收回成本,具有较好的商业模式。2024年暑期档,借助商圈、景点等地的多个项目营收喜人。
VR电影一改“座位式观影”,而采取“游走式观影”,使观众真正“进入”到电影中,甚至可以影响电影的走向。
“穿戴式设备+数字化内容”的展现形式,为各地的传统文化走出去创造了较为便利的客观条件和全新的传播方式。
同时,也有不少挑战。
比如好的作品制作成本高昂,每分钟二十至三十万,加之商圈等运营场地成本,投资回报需要精算。
西安、北京、深圳和杭州等地开始试水兴建VR影院,但商业区成本偏高,复购率较低,文化关联景区设点成为另一选择。
在主机式背包转向Wi-Fi串流的技术方案中,终端数量和稳定性依然存在不确定性,行业需要尽快建立标准。
目前市场上劣质低成本的作品居多,需要更多大IP、高质量的优秀VR电影投入市场。
区别于“话剧-演员的艺术”(视角),“电影-导演的艺术(视角)”,LBE以观众视角为核心的表现形式还存在很大挑战。
关于连偶
连偶科技专注于空间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文化”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空间互联网时代创新思维,坚持以“中国IP”为内容创作核心,在AIGC、虚拟现实(VR/AR/MR)等前沿技术领域不断探索与突破,致力于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空间互联网的内容创作与商业应用。
公司拥有原创内容设计、产品策划和技术开发团队,不但具有AIGC原创内容的策划与制作能力,也具有深厚的空间场景呈现与交互技术实力,创造了多个业界领先的场景创新案例并成功实现可运营、可发展的商业模式。
目前,我们重点聚焦于西南包括古蜀文明、苗文化和藏彝文化等三股悠久的文明历史,重点锁定头部景区,汲取稀缺IP资源并进行元宇宙终端服务收费经营,在创造现金流的同时,为未来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沉淀精品。
欢迎产业链朋友和我们交流,谢谢大家!
查看更多演讲内容:【专题】中原论道|嘉宾演讲集萃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见微知著|对话爆款制造机听花岛,短剧的“短”究竟是什么? 2025-05-19
- [常话短说] 【重要】5G能否救广电?! 2025-05-13
- IPTV月报|2025年3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5-08
- 短剧榜单|3月美妆短剧竞逐女神节,电商品牌领跑短剧营销 2025-04-18
- [常话短说] 【破局】异业合作、跨界经营,广电自救新招式?!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