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禁城金銮殿的帝王缂丝龙袍,到香港庙街熠熠生辉的霓虹招牌,再到敦煌壁画历经千年的青金佛韵……色彩,不仅是中华文明赓续的文化基因,更是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
由腾讯视频出品、陈晓卿团队打造、稻来传媒制作的人文纪录片《寻色中国》近期在腾讯视频上线,英文字幕版同步登陆腾讯视频海外版Wetv,后续还计划发行至东南亚等地。节目以色彩为切入点,借助珍贵影像,串联传统文化、精湛技艺与高雅审美之间的深层对话,引领观众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色彩探寻之旅。
《寻色中国》上线当天即登顶蓝鹰融合影响力排行榜纪录片全网榜TOP1、微博综艺影响力榜TOP1,以及腾讯视频纪录片总榜、人文榜、国产榜TOP1,站内热度超12500。
六大主题色系
解码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密码
《寻色中国》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2025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是陈晓卿团队继美食纪录片创作之后,在纪录片领域展开的又一次创新尝试。该片以六大主题色系构建叙事框架,“煌煌国色”展现帝王专属色彩如何演变为民间纽带;“神颜莫测”揭示中国人通过色彩与天地沟通的智慧;“她的色号”打破刻板印象,探索女性与色彩的深层联结;“我见青山”呈现自然色彩的人文转化;“花花乡野”捕捉民间生活的鲜活色彩;“奇色何寻”探寻传统色谱中的另类存在。
作为总导演,陈晓卿类比美食与色彩的文化属性,认为二者皆是连接人与世界的感官桥梁。他表示,《寻色中国》期望借助影像的力量,唤起大众对传统美学的感知,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陈晓卿将团队定位为“故事讲述者”,希望通过节目,让观众真切感受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纪录片以沉浸式观看体验、戏剧化表达方式和严谨审美呈现,吸引观众,传递色彩文化内涵。”
该片制片人曲楠介绍,为做好策划工作,团队投入近半年时间,广泛收集资料、与专家深入交流,完成整体构想、框架搭建、拍摄规划制定及故事设想等基础工作。此后,分集工作又耗时近半年。曲楠称,团队在创作过程中高度重视民俗研究和历史文献参考,以多元视角审视主题,尤其强调运用人类学视角。“团队期望从人类学、科学、色彩心理学等多个层面,深入探讨传统色彩文化,借助色彩,助力大众更好地理解中国。”
突破色彩拍摄难题
记录传统色彩惊艳瞬间
《寻色中国》摄制组耗时一年,深入中国多个省市、港澳台地区,借助先进影像技术,记录众多传统色彩技艺,从而让观众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片中的色彩,既有具象的呈现,比如,传统手工艺品上斑斓的色彩、自然景观中绚丽的色调;也有抽象的寓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珍贵的历史记忆及人们的丰富情感,如敦煌壁画的丹砂朱红、故宫绸缎的香色暖黄。
执行总导演郭安表示,美食拍摄和色彩拍摄难点有所差异。拍摄美食,关键在于捕捉决定性瞬间。因为食物最美的状态往往转瞬即逝,氧化、未熟透或形态改变(如塌陷)等,都会让食物失去最佳呈现效果,水蒸气的质感也会随之改变。色彩拍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色彩置于恰当的环境中予以呈现,需要特别关注色彩与环境的关系处理。“颜色与光紧密相连,在不同的光线条件、固有色的冷暖配比中,颜色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例如,通过精心布置的暖光烘托青花瓷的古典美感,为传统色彩赋予更丰富的叙事内涵。”
在灯光处理上,肩部(亮部)的高光更是重点。像瓷器、大漆这类物品,具有强烈的反差特性,高光部分突出。郭安介绍,拍摄时需对高光进行针对性处理,在突出质感的同时,避免因高光突兀而破坏画面的整体协调性。此外,要做好趾部(暗部)处理,实现既凝重又不失细节的呈现效果。例如,巧妙运用加光、减光和借光等手段,根据配色控制冷暖光源的比例,既保证整体原始色调的一致性和美感,又在暗部处理上给予设备技术层面的支持。
色彩与人物交织
让传统色彩焕发生机
《寻色中国》整体延续陈晓卿自《风味人间》系列以来逐步形成的个人风格,影像质感细腻入微,叙事饱含温情。不过,相较美食题材,色彩主题在工艺和审美层面可能会给观众带来理解门槛。曲楠表示,“毕竟美食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色彩文化受众面相对较窄。”
为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创作团队从策划阶段就精心筹备,在解说词打磨上下足功夫,邀请陈晓卿担任配音旁白是重要举措之一。曲楠认为,陈晓卿配音更好地引入导演视角,他富有磁性的声音在过往节目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团队综合考量后,认定他是配音最佳人选。同时,解说词写作注重个人化视角,强调亲切感与故事性,让观众如与老友交谈般感受色彩文化魅力。此外,拍摄团队将视觉思维融入创作,创新运用动画、版式设计等方式,将古籍中的传统色名转化为动态影像,让传统色彩“活”起来。
在曲楠看来,色彩是《寻色中国》中当之无愧的主角与主线,但要将其与人物、故事紧密结合,才能展现色彩的独特魅力。全片设置24个故事,拍摄对象涵盖传统技艺传承人与普通劳动人民,构成丰富多元的人物群像,展现生活的多彩与真实。每集设置双重线索,一条是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他们在生活中坚守、传承、创新,展现人性光辉与生活温度;另一条是色彩演绎的精彩故事,色彩在不同场景、人物之间流转,“诉说”文化传承与变迁。“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共同构建影片丰富深刻的内涵,让观众既能感受人物情感,又能领略色彩文化底蕴。”
本片监制、腾讯视频黑曜石工作室负责人朱乐贤透露,《寻色中国》立项之初就规划为三季。团队希望通过独特叙事方式、画面语言和音乐设计,让更多人领略色彩文化魅力,推动其广泛传播与传承,“腾讯视频也将持续拓展多元内容赛道,以《寻色中国》为契机,推动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由流媒体网主办的「中原论道暨第29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将以“新局新视 智合聚变”为主题,再度携手产业各方,共启视听新局,共创智屏新篇。
5月22-23日,河南开封·大河希尔顿逸林酒店,「中原论道」邀您共聚。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重要】5G能否救广电?! 2025-05-13
- 见微知著|张志远谈微短剧:情绪价值与内容逻辑的内生变革 2025-05-13
- IPTV月报|2025年3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5-08
- 见微知著|海南自贸港2025封关,短剧出海新坐标? 2025-04-23
- 短剧榜单|3月美妆短剧竞逐女神节,电商品牌领跑短剧营销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