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张志远谈微短剧:情绪价值与内容逻辑的内生变革
庞梦婕| 流媒体网| 2025-05-13
【流媒体网】摘要:微短剧靠情绪刺激发展,正经历变革,谁掌情绪谁握财富。

  编者按:

  在这个注意力以“秒”为计量单位的时代,微短剧正以颠覆者的姿态撕开内容产业的裂缝。流媒体网试图走进这场风暴的中心,推出微短剧系列专题“见微知著”,本系列稿件将分为数十篇推出,每篇文章都将对话一个微短剧行业的关键角色:制作方、平台、创作者、资本方、传统媒体等。我们将保留对话中的矛盾与争议,帮助大家在撕裂的观点中,触摸这个行业的真实温度。

  更多对话请点击:【专题】“见微知著”——对话微短剧行业的关键角色

  “如果说传统影视剧是一杯解渴的水,短剧就是让人上瘾的酒精或咖啡。”

  张志远用这个比喻,精准点破了微短剧的本质——它不靠内容深度,而靠情绪刺激收割用户。作为横跨流媒体、影视、音乐的老兵,张志远亲历了微短剧从网文投流模式变异为百亿产业的全过程。在他看来,微短剧正在从“草根狂欢”演变为“平台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底层逻辑,与传统影视的“作品思维”截然不同。

  在这场对话中,张志远撕开行业滤镜,还原了一个关于情绪经济的真实战场。

  一起拍电影创始人,原乐华影业CEO、资深影视制片人 张志远

  基因——短剧不是长剧变短

  “短剧不是长剧变短,它是短视频和网文杂交的新物种。”张志远告诉流媒体网,短剧的底层逻辑源于网文投流模式的变异。

  过去几年,类似番茄小说这类在社交平台投流引导用户观看小说,再通过广告或付费订阅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发展成熟。而这一模式被短剧以视频形式放大:用户在抖音、快手刷到“战神归来”“霸总追妻”的高潮片段后,被引导观看广告或花9.9元解锁全集的投流模式,成为了短剧最初的财富通路。而这种产品形态,被行业人称之为“小程序短剧”。

  “用户为短剧付费,不是为故事买单,而是为爽感充值。”张志远用一组对比刺痛传统影视人的神经:一部成本几十万的小程序短剧,通过精准投流可实现2亿元收入,远超传统影视的回报率。这种反差背后,是用户需求的根本性迁移。而用户之所以迁移,则源于“情绪付费”的底层逻辑。

  张志远将内容消费类比为“饮品经济学”:如果说传统影视是解渴的水,微短剧则是让人上瘾的酒精或咖啡。“短剧通过不断拉扯用户情绪,制造类似游戏的即时快感,让用户沉迷其中。”主角被欺压、逆袭打脸、豪门认亲……这些套路不符合故事逻辑,但符合多巴胺分泌逻辑。张志远说,“用户不是为了看故事,而是花钱买上头。‘爽、快、直给’是短剧的底层逻辑,这也使得短剧被称为‘电子鸦片’。”

  过去一两年里,“电子鸦片”长势惊人,《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统计,微短剧应用使用时长已追平即时通讯,截至2024年12月,用户规模达6.62亿人,使用率达59.7%。

  用户规模带来的巨量市场,催生了一场由流量倒逼的内生性变革——“情绪价值碾压内容逻辑”的生存法则已成为微短剧行业独有的内容生产范式。这也导致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出现:“专业”打不过“野路子”。

VIP专享文章,请登录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码”上成为VIP会员
没有多余的门路、套路
只有简单的“值来值往”一路!

深度分析、政策解读、研究报告一应俱全
极致性价比,全年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更多福利,尽在VIP专享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