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正当红,动态漫又起。
但当大多数人还在为出海短剧的最后红利而激烈厮杀时,站在行业前端的一批从业者,已经准备不动声色地转向新赛道。
海外影视制作公司的创始人Sophia正是其中之一。AI动态漫,这个融合了AI技术、动画、漫画与电影语言的新内容形态,让她嗅到了一片新蓝海。
事实上,这股浪潮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升温涌动。全球网络漫画龙头 WEBTOON Entertainment于2025年8月18日宣布推出「Video Episodes」计划,将热门网漫剪辑成融合动作、音效与配音的动态短片;国内的灵境AI、优时映画也相继获得数千万元融资;而魔方集团的AI漫剧项目月度投入也早已突破千万。
资本与新创意的快速聚拢,好像确实正在形成一个风口,AI动态漫或许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但这真的是一片新蓝海吗?如果想在这浪潮中乘风破浪而不被裹挟,对于中国创作者来说,出海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又有哪些暗礁需要警惕?
通过与Sophia的对话,我们或许能提前窥见一些答案。
优势:「快」内容+「深」创作
你也许不会想到,制作AI动态漫,来自中国的创作者和团队,可能具有领先世界的优势。
和短剧相比,AI动态漫更像是一场「个人工业革命」。虽然短剧已经将传统影视压缩成镜头少、周期短、人员精简的创作流程,但一部作品的诞生,仍然需要导演、摄影、美术、演员、后期等多个部门的协作,一个剧本的改动、一个场景的搭建、一个镜头的拍摄,背后仍然离不开人力链条。
而在AI动态漫的制作中,一个小型创作团队,甚至是个人创作者,只须具备创意与工具,就能完成从剧本、分镜、建模、角色设定、场景生成、配音、动画合成,到剪辑、渲染、字幕、分发的全流程。借助AI,一条完整的创作生产链正在被磨平、压缩、整合。
恰巧近年来中国的AI技术和动画工具市场增长迅速,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布局AI生成动画/视频的功能。例如快手推出的「可灵AI」让用户通过文字提示就能生成短视频或动画内容;「海螺AI」可以将文字提示或静态图像转换为适用于TikTok、抖音、YouTube Shorts或 Instagram Reels的短视频,打造出极具电影感的短片。而目前市场上不少AI工具都支持的「图像到视频」「帧间插值」「动作合成」等功能,都是实现动态漫的重要要素。
在采访中,Sophia直言:「借助AI,我们几乎可以实现任何脑海中的画面。无论是未来城市、蒸汽朋克,还是超现实世界,都能实现。且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还可以降到传统拍摄的十分之一。」
由于工具正在帮助我们弱化想象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这就让中国创作者及团队首先抢占了「中国速度」。我们不但可以更快地输出作品、调试内容、试错市场,把「秒级反馈」变成成长驱动,还可以学习已经成熟的短剧创作节奏,将AI动态漫的内容升级,与海外市场上优秀的动漫作品争抢观众的注意力。
但要注意,AI动态漫的内容创作,并不是单纯的「短剧动漫化」。Sophia认为:「短剧的公式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前5秒钩子,建立视觉惊喜 + 情绪反转的节奏」,但在这之后,由于不受拍摄场景的技术限制,以及投放观众多为动漫爱好者,所以相比于短剧,AI动态漫的内容更有延展性。
由于AI动态漫不受传统拍摄的物理限制,无需实地搭景、不必受天气、演员、灯光等影响,创作者可以自由展开想象,创造未来城市、空中悬桥、蒸汽装置、浮岛、异能空间等多种「大世界观」场景,因此,AI动态漫的内容可以「更宏大」,而当一个故事的世界观可以铺得更宽、设定更大胆时,它就可以撑起一个「长线叙事架构」,所以相比于短剧必须靠「爽点」来支撑故事节奏,AI动态漫的内容或许更宽容,它允许角色在若干集里成长,可以铺陈角色情绪、世界规则、埋伏笔,起冲突。
Sophia提出了一个学习视角:「参照日美的漫画的成功案例。例如在内容创作上,学习日本《鬼灭之刃》中角色细腻的成长弧线;在视觉效果上可以学习美漫代表作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和阿凡达的漫画视觉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学习YouTube和独立动画平台上,那些结合了漫画叙事和电影剪辑的节奏的「AI漫画剧」(AI Motion Comic)。」
目前,中国的AI生态在类型、模型、工具与平台层面已相对完善。从文生图、图生视频、AI配音等等功能,几乎覆盖了AI动态漫创作的每个环节。创作者无需从零搭建技术链,就可以在现有的技术上整合工具、训练模型、搭建AI,迅速进入量产阶段。再加上已有「短剧出海」的内容创作经验加持,无论是爱情类、科幻类还是悬疑类等作品,中国创作者及团队都具备低成本、高频率迭代输出内容的能力,用「饱和式出击」覆盖海外各类细分市场。
这使中国创作者能够在全球动画产业「高成本、低产能」的格局中,通过规模化生产与差异化叙事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让「快内容 + 深创作」不仅成为一种速度优势,还能在结构上领先产业体系。
优势之后,如何立足
或许对于AI动态漫出海来说,技术从不是难点。入口有了,我们能讲什么样的故事,如何让作品在海外「落地生根」,才是出海者们想要立足的关键元素。
Sophia观察到,「海外观众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情绪更直白、故事线更清晰。所以在选题与画风上,都需要针对不同市场进行设计。且目前的海外AI动画成功的案例多以未来主义的内容为主。」
正因如此,如果中国创作者能用东方视角去切入这些题材,找到自己的「世界观语言」,就可能产生差异化优势。例如「未来中国」「虚拟伦理」「AI 与人类的情感或社会议题」「种族与身份认同」等,这些不但可以让未来题材+东方叙事变成潜在爆款,并且都具备全球性议题的探讨,又有中国元素可切入的创作入口。
在B站仅一个平台就达到2.8亿播放量的国漫《凸变英雄X》,在知名欧美动画评分网站MyAnimeList上同样拿下了8.4的好成绩,该作品以不寻常的超级英雄设定,探讨了有关自我价值、阶级差异、社畜困境等从小人物出发的故事,且用精良的制作效果,俘获了全球动漫迷的心,成为了国漫出海的成功案例。虽然它并非AI动态漫作品,但也足够证明中国团队具备创作人物驱动、情感扎实作品的能力。
此外,Sophia还建议:「日本的团队早已让AI进入传统动画体系,并用AI辅助分镜和场景生成,而美国则是结合漫画叙事和电影剪辑的节奏,让其视觉感冲击更强,且鉴于海外观众对质感和风格统一度极其敏感,所以在画风层面,可以学习日漫的构图与灯光逻辑,让AI模型在生成时遵守一致的视觉规范。」
而对于AI动态漫的未来发展形态,Sophia还提出了几条趋势性的猜想:「真人+动画的混合形式,将会在未来越来越普遍」,这也可能让动画与实拍交错、AR沉浸式元素相结合;其次是「用AI实现跨语言发行」,借助AI工具实时翻译、语音合成、配音以及字幕的生成,让作品具备跨语种传播力;最后是「AI导演品牌化」,让创作者本身成为IP,使作品标签也不仅仅限于「动漫」「动画」,而成为创作者的独一份跨媒体艺术作品。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大多数AI动态漫项目还处于试水期。和早年短剧还未爆发时的阶段类似,动态漫要走向规模化成功,也需要一个能拉开格局的「爆款」作为标杆。Sophia预测,「2025—2027年将是AI动态漫业态逐步成熟的关键窗口期。」如果能够出现一个在海外取得播放、授权、衍生收入等全链路成功的作品,那么资本、团队、平台就会蜂拥而入。
尽管目前AI动态漫的出海发展还未迎来像短剧那样的高规模投入,但倘若核心制作流程被建立,且得以验证,那么堵塞的路会被彻底打通。届时,AI动态漫的个人创作者与团队创作之间的边界也许会被彻底打破,导演们无需再依赖庞大的制作团队,而编剧们也有机会直接塑造视觉世界。
也许那时的「出海」,不再单纯是「把作品送出国」,而是向世界输出一种新的创作形式,共享全新创作体系。
1号结语
AI动态漫的这条路,或许是当下最尊重创作者的路。
它让每个人都能以更低的门槛展现想象力,真正做到把「创作」还给创作者。哪怕是不具备专业动画背景的人,也可以通过AI工具参与影像创作,完整向观众表达出一个故事。
从短剧制作到AI动态漫的创作,对Sophia来说,最大的魅力在于「让人重新找回创作的自由。从剧本、人物、场景、服饰到成片调整,每个环节都能即时反馈、反复打磨,像是创造了一个从无到有的生命」。
AI动态漫,似乎更像是「创作者精神的复兴」,也推进着创意者与AI技术来到了全面共生的新阶段。
试想有一天,来自不同国家的创作者,都因为学习了中国团队的AI动态漫体系,而创作出各种语言与文化背景的故事,如果这种叙事形式能跨越国界,成为全球创作的新标准,那对于做内容出海的中国团队来说,何尝不是开创了一种先河呢?
2025年10月30~31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天津论道暨第30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将以“视听破圈 智联无界"为主题集结产业链各方,共探融合路径,共创商业新机。
10月30~31日,天津鹏邸·凯悦尚选酒店,邀您共赴这场关于融合与新生的行业之约。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冲刺】第三季度报出炉,冰火两重天! 2025-10-31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稳住! 2025-10-30
- [常话短说] 【解局】重要人事变动!广电与移动?! 2025-10-29
- [勾正科技] Q3短剧榜丨10大行业布局,电商平台强势领跑 2025-10-28
- [常话短说] 【反驳】广电5G已死?! 2025-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