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快手推出了最新的漫剧活动的消息。仔细一看,其实是快手与自家的产品可灵一起,推出的灵感·新纪元AIGC创投计划活动(详情见文末)。
快手说,要以联合出品和联合运营两种身份,助力AI精品短剧产出,以及AI精品IP账号的商业化落地变现,探索AIGC内容新纪元。
相较于8月15日,抖音在杭州举办的「漫剧星河智绘芯穹」线下活动抖音最新漫剧政策:给IP、签框架协议、给90%的分成,抖音直接说要给保底金额扶持大家做漫剧,快手这次活动的重点,是要推出AI短剧,并非漫剧。从快手给到的扶持政策上也能看出来,快手更想推的产品是可灵。
在漫剧爆火的当下,“百亿风口、月产千部、只剩2年,漫剧正复制男频短剧的爆赚路径”|万字调查行业真相。截止发稿,快手发出该文章有10个小时,阅读量仅1226,转发人数67。短剧黑马私信了多位漫剧从业者,询问是否有打算和快手合作时,他们的回复多是:没合作,可灵产品不错,但是快手的短剧业务不行,漫剧大盘一般,暂时不考虑因为这个政策和快手合作。
或者,AI从业者,会对快手的这个政策更感兴趣,从AI出发出内容探索。而不是短剧出发做面向C端盈利的内容。所以,漫剧从业者不感兴趣也正常。
01 快手的政策是啥?
快手推AI短剧的消息,是由名叫“快手短剧内容研究中心”的公众号,发的第一条内容,可见快手是下决定,要好好做AI短剧的。该公众号的简介写到:“快手短剧内容研究中心”是快手短剧内容生态建设的重要阵地,通过深入研究短剧内容创作的规律与趋势,产出精准的内容理解策略。
据此推测,这个公众号要研究短剧内容未来的趋势,更多的是追风口,作为未来业务的探索,重点并非是和大家一起赚钱。从该活动的政策上也能看出来,快手AI短剧的活动,更多的是在推广可灵。
快手称说,要以联合出品和联合运营两种身份,助力AI精品短剧产出,以及AI精品IP账号的商业化落地变现,看探索AIGC内容新纪元。
快手给到的东西有三个:1、可灵Al算力成本覆盖精品项目的现金出资;
2、投放政策扶持、自然流加权、官号矩阵宣发
3、全网发行,按投资比例分账,最高分账90%
漫剧,现在通常指,用了AI技术,生产的短剧内容。漫剧现在主要成本一个是人,一个是算力。在购买了剧本的基础上,导演加上一个漫剧分镜师,甚至能完成剧的制作。
现在算力也成为了重要的成本之一,也许正是基于此,快手才将可灵算力的扶持,当作扶持成本。
在合作的内容要求上,快手指出:1、主要针对商业化短剧类AIGC项目
2、短剧单集1-2分钟,内容形式不限,漫剧类项目优先
3、项目未进入制作阶段,需在剧本阶段启动合作,剧本版权清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需要合作方提供的资料:公司介绍:公司信息、制作团队配置等
过往作品:视频链接/网盘、播出效果(播放量/热度值/上榜情况/投放后台数据等)
剧本/项目书:故事梗概/大纲、人设、剧本亮点、
项目成本占比、前十集/免费集剧本。这其中,合作方有剧本和制作能力是最重要的。
02 快手的真正目的是可灵
从快手列出给到合作的东西里可以看出来,快手在此次活动中最重要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希望漫剧从业者,可以多用可灵。产出爆款作品,相当于是种树结果,是个需要慢慢熬,看运气的辛苦活,但是卖水的是能一直赚钱的。快手给到的可灵算力,既推广了自己的产品,也造福了创业者。毕竟现在买算力,还是挺贵的。
杭州的漫剧制片人西瓜和短剧黑马说道,“我看可灵的活动后挺心动的,自己平时用vidu和可灵都挺多的,现在算力挺贵的,也没那么多的预算做本地化部署,和可灵合作,相当于省了一大笔预算。”
但更多的漫剧从业者,则表示暂时没有关注。他们更在乎的不是成本,而是剧做出来之后的发行,快手提供了看似很多的流量扶持,但问题是快手本身的流量不行。漫剧发行负责人周凯说,“在漫剧投流方面,现在抖音一天的漫剧大盘在1000万上下,快手只有300万左右。而且抖音端原生短剧之前做得好,现在虽然和红果合并后不如从前,但也有流量在。快手短剧的业务一直没有做好,现在几乎没有自然流。”
如果快手站内没有漫剧的流量,那快手给到的流量扶持,基本上意义不大。
快手给到的最后一个扶持条件,是版权共享。但是快手对制作方的要求,是对方提供剧本,有制作能力。当一家漫剧公司可以自己做剧本,自己能制作的时候,产品的核心心血本就是自己的,共享版权收益,自然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总体来说,快手的AI短剧活动,更偏向于推广可灵的诉求,并非是为了给漫剧从业者更多的赚钱机会。但是对于起步中的漫剧创业者来说,这也是一个低成本创作的机会,毕竟快手非常的看重可灵,就算是为了可灵的发展,想必也会努力扶持出几步爆款漫剧作为行业标杆的。
快手此次力推AI短剧,表面是探索AI短剧内容新纪元,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核心目的仍是推广其AI产品“可灵”。从扶持政策到资源倾斜,快手试图以“算力支持+流量承诺+分账”吸引内容方入场,但漫剧从业者却普遍反应冷淡。原因很现实:快手短剧生态基础薄弱、自然流量匮乏、商业化能力存疑,即便有可灵的算力加持,也难以弥补平台本身的短板。
可灵是快手的“卖水人”,而漫剧创作者却是“挖矿人”。快手想借内容风口卖工具,但内容方却更关心挖矿的土壤是否肥沃——显然,目前快手的土壤仍显贫瘠。即便有少数初创团队愿意尝试低成本试错,但若无真实流量与变现路径支撑,这场“联合出品”或许终将沦为快手可灵的一场内部练兵。
短期看,快手或许能靠可灵的技术故事吸引部分AI原生创作者;但长期而言,若不能真正构建起健康的内容生态与流量循环,即便手握算力利器,也难逃“平台冷、创作者更冷”的结局。不过也没事,快手的嫡长子可灵一直很争气,产出的内容很不错。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勾正科技] IPTV月报|2025年8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9-23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四) 2025-09-23
- [金博士] 屏智未来|生成式内容与可玩电视(五) 2025-09-23
- [常话短说] 【突发】广电人警惕! 2025-09-23
- [常话短说] 短剧《广电营业厅的故事》第一集上线 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