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刘克军:以主流 向顶流 实现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的有机统一
| 收视中国| 2025-06-19
【流媒体网】摘要:河南台大象新闻以"移动优先+全媒业态"实现1.63亿下载量,通过时政创新与民生服务打造主流媒体融合标杆。

  在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北京)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中,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分发中心总监刘克军发表了题为《以主流 向顶流 实现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的有机统一》的演讲,分享了大象新闻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成果。

刘克军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分发中心总监

  2019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建设“四全媒体”的总要求。

  河南台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立即行动,集中全台优势力量、优质资源,于当年9月份上线了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可控的大象新闻客户端,并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思维转变、移动优先”“台就是端、端就是台”的融合发展战略。

  尤其是2023年1月份,河南台以大象新闻客户端为龙头,把包括大时政在内的电视新闻中心、广播新闻事业部,以及台、报、网、端等11个新闻业务单元整合在一起,成立了大象新闻中心,开启了大象新闻“全”“新”“强”“潮”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效果评价:以主流 向顶流,致力于新闻的破圈传播

  大象新闻始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以“融合传播、转型发展、有用有效”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改革,致力于让正能量赢得大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大家汇报交流一下大象的成长历程。

  1、效果评价

  经过6年的深度融合发展,大象客户端累计下载量突破1.63亿人次,平均日活450万+,在主流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中,稳居省级主流客户端头部方阵,多件作品入围“三好作品”和“我的代表作”。

  大象新闻的新媒体矩阵号,2024年增粉2300万+,影响力和活跃度稳居全国前列,在主流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中,大象新闻抖音号和微博也一直稳居省级主流媒体所办新媒体头部方阵。

  CSM媒介研究2023、2024年度媒体融合传播力榜单中,河南台和大象新闻新闻融合传播指数、短视频传播指数多项核心指标蝉联省级台头部。

  在2024年抖音MCN机构榜中,大象新闻MCN位居综合评价榜单第八,媒体类是第一。

  2、主题策划

  主流媒体强不强,要看主题报道强不强。两年来,大象新闻的作品被中宣部、广电总局、中记协多种表扬逾50次,其中《盛世修文》、《文脉华章》、《文明中国说》等系列报道,被全国千余家主流媒体93次集中转载。

  3、创新创优

  在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河南台有6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作品2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2件,都创了新的纪录。按前面几位专家提到的评价体系,中国新闻奖是对创作维度的充分肯定。

  系统变革:建平台 存留量,致力于正能量大流量统一

  大象新闻一直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以“主流全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为指挥棒和度量衡,不断塑造大象新闻的主流舆论传播格局。

  一是全台办端:台就是端,端就是台。

  全台办端。大象新闻建立之初,台领导就明确提出“台就是端、端就是台”,下决心把全台工作重心、核心资源向大象新闻倾斜,向移动互联转移。台里给了两个政策:一是全台优质内容首发大象新闻客户端,二是每年拿出一部分融合绩效,激励所有频率频道和记者在大象新闻客户端创作内容。所以,无论是《从延安到红旗旗》《缅北归来》这样的出彩报道,还是《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出圈的“中国节日”“中国节气”等出圈文艺作品,都是首发在大象新闻客户端,集中全台力量保障大象新闻客户端稳步前行。

  全媒业态。河南台以大象新闻客户端为龙头,贯穿台报网端,把全台所有的新闻单元整合成大象新闻中心。把大时政和新媒体整合运营,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河南台坚持这么做了,把电视广播的新闻中心、记者站全都整合到大象新闻,包括全省的县级融媒体中心都整合到了大象新闻。去年10月份,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统一试点部署,大象新闻在全国率先将河南18个地市的电视、广播直播信号也接入进了大象新闻客户端,初步搭建了1(大象端)+19(市级融媒)+104(县级融媒)的省市县三级贯通的融合传播矩阵,这种“连横”“合纵”的深融和系统变革模式,受到同行充分肯定。

  二是生态创新:连天接地,服务民生。

  媒体人都知道,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主流媒体的根基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干好主责主业,践行群众路线。

  主责主业方面,大象新闻坚持正能量前提下的大流量,公信力基础上的影响力。在大象新闻客户端上打通了广播和电视两个新闻联播,为全省副省级以上领导开设了报道合集,方便大家第一时间了解重大时政和政策解读,所以大象新闻客户端的公务员用户挺多。

  时政创新方面,正是因为我们敢于把大时政和新媒体打通运营,善于用新媒体思维来做大时政新闻,所以才推出了“玥读”“聊会”“豫头条”“时政观察”等一系列创新栏目,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主流时政报道直达掌心、抵达人心。也因为这种创新,河南台、大象新闻被省委、省政府集体记大功嘉奖,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连天接地方面,一方面鼓励大家站在天安门城楼想问题,让大象新闻记者入驻国新办、发改委、商务部等,居高声远,第一时间掌握并发布权威信息;另一方面走进田间地头做文章,让大象记者联动104个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这一站”新闻栏目,与县委书记、县长一起推介老家河南、厚重中原的县域山乡巨变。

  群众路线方面,媒体要对老百姓有用,没有用时不会有用户粘性的。大象新闻客户端整合全台帮办栏目,打造了一个“大象帮应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一键爆料、爆料可以一键直通全广电。六年来,尤其在郑州7.20暴雨、抗疫互助等一系列事件,我们和职能部门一起,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大象帮也是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作品。

  本地服务方面,我们强调“客户端不能太端着”,太端着的客户端是没有人看的,要真正的服务、方便用户。所以我们接入本地服务和本地生活,接入30+政务服务,700+政务号,引入400+垂而圈层,不断拓宽“新闻+政务+服务”的便民渠道,让平台更加有用有效。目前,大象新闻客户端日均评论互动点赞量4万条以上,用户粘性还是比较好的。

  三是思维转变:移动优先,双向驱动

  大象新闻客户端上线之初,就要求全员移动优先,双向驱动。

  “理念之变”。小伙伴要从广电的大屏向小屏转移,跳出过去传统的广电思维,树立起互联网思维。

  “语态之变”。强调要以时代化的选题视角增强共鸣,要以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贴近百姓,要年轻态的创意表达,拉近距离,有态度的正向发声,引领舆论。

  全国两会期间,除了常规报道,大象新闻客户端作品《六位顶级农业科学家在祖国的心脏合影》,被中记协新媒体选用并被点评为“抓住了活鱼”;聚焦南水北调十周年,我们创作的《江来--南水北上 共此青绿》融媒体作品,让网民在互动游戏中感受大江北去的魅力;春节期间,《梨园春》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我们创作的评论《河南的梨园春 世界的中国戏》,深受网民喜爱和好评。

  “传播之变”。很多朋友会问,我们的自有平台和外部平台怎么平衡?是不是自有平台给外部平台在打工?大象新闻坚持“造船出海、借船出圈、双向驱动”,构筑起了以大象新闻为引领的12个千万级新媒体账号为加持的河南广电全媒体集群。

  现在河南台有12个千万级账号,23个500万级账号,88个百万级账号和116个达人账号,总粉丝量超过3.5亿,这个矩阵是我们引导舆论、扩大声量的依仗。

  四是内容为王:质效协同,破圈传播

  有高度的时政外宣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有速度的原创热点是我们的流量仰仗。2024年以来,大象新闻创造了全国1000+全国热搜,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主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在澄清事实真相、回应公众关切、疏导社会情绪中检验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成效。

  有温度的视频直播是我们的广电血脉。2024年,大象新闻的直播点击量超过7亿次,CSM媒介研究2024年度直播上,大象新闻直播播放量省级台第一。我们有很多场热点直播的流量都很高,有时候能超过几百万、上千万,因为所有的用户在直播间时需要寻找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直播的价值就在于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有态度的评论访谈是我们的媒体品格。我们的评论做了很多产品,如《锋评》《青听》《主播说》等等,都在网民中有很大粉丝群。

  五是多元发展:放大优势,成为强势

  我们做了很多互联网尝试,比如我们用互联网思维办报,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代青少年对时事素养的需求,创办的《阳光少年报》目前发行量突破220万份,85%在河南省外通过互联网发行,被誉为“中国报业的一朵奇葩”。

  我们也在布局微剧竖视频报道,在郑州竖店我们自己也在拍摄大量的微剧,通过自制+采买,大象客户端现在已经有500部以上的微短剧,无广告、无卡顿,免费播报,给一部分下班之后的用户提供情绪价值。

  未来方向:让优势 成强势,打造主流媒体融合旗舰

  大象新闻客户端始终坚持原创,努力实现正能量、高质量和大流量的有机统一,打造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优质变现能力的主流媒体旗舰。

  一是做强平台。在喧嚣的内容生态中,主流客户端需要给用户一个冷静阅读和思考的平台,大象新闻客户端就是要做一个彰显主导能力、倡导主流价值的自媒平台。

  二是做精原创。在一切皆可AI的互联网时代,越是信息庞杂,越能凸显鲜活原创内容的引领能力,大象新闻就是要在及时性、专业性、贴近性上下功夫,围绕“三好”作品做努力,优质原创内容是大象新闻始终不变的初心。

  三是做优品牌。讲流量不唯流量,重流量更重质量。所以我们需要打造独家的原创IP,如《锋评》、《青听》等,把用户沉淀下来,流量沉淀下来。

  四是拥抱AI。主流客户端要坚守主流价值观,我们自行打造的“大象算法”和“大象热搜”,就是一套符合主流价值取向的算法工具。用数据驱动业务发展,用AI全链路赋能策、采、编、审、发,推进大象新闻客户端的智能化、特色化。当然,对一个省级客户端来说,要建大模型很难很难,但依托开源大模型来构建广电的小模型应用还是可以的,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

  在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大潮中,大象新闻始终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