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发布《管理提示(动画微短剧管理)》,直指动画微短剧的无序传播问题。
而此前一周,从抖音播放量累计破11亿的沙雕漫剧大号“三国虾”一夜掉粉160万,到部分沙雕漫剧账号陆续被禁止关注,沙雕漫剧圈已因头部账号遭受处罚而震动。
不难感受到,漫剧监管力度加强的信号愈发明显。
沙雕漫剧大号一夜掉粉160万
我们先从此次沙雕漫剧账号处罚事件说起,看看这个圈子正在经历什么。
9月4日,“三国虾”的抖音账号遭遇重创,原本稳定在166万的粉丝量一夜之间被清退160万,粉丝数直接骤降至6万,主页还新增“该用户禁止被关注”标识,账号基本陷入停摆状态。
作为业内沙雕漫剧的代表性账号,“三国虾”的困境来得突然。
早在9月2日,“三国虾”的抖音账号就被收到抖音的“禁言”处罚通知,随后的情况更是急转直下,粉丝流失,限制关注,内容也被大规模清理。
截止发稿前,“三国虾”的抖音账号受影响最为明显,其两大内容合集里,自2024年开始更新至近200集的《布衣》仅剩余93个作品,《反清复明》合集被清空。
(相关截图)
“三国虾”的快手账号也受到了处罚,同样显示“禁止关注”。但与抖音不同的是,《布衣》合集内容并未受到清理。同时,其在在B站、视频号两个平台的账号仍可正常关注,作品也正常留存。
(相关截图)
一时间,关于“三国虾”被处罚的原因众说纷纭。
9月5日,同属于“虾仁宇宙”矩阵号之一的“虾仁饭”在抖音发布一则视频《<一品布衣>下架声明!》,表示并非版权问题:
我们有合法的纸质授权,同时与中文在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请大家不要胡乱猜测,以讹传讹,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烦恼。至于具体原因,官方未给出明确回复,我们也在尽力查核中,有消息会通知大家。
这份回应并没有减少沙雕漫剧圈的不安。据悉,有部分同类型账号因此连夜自查过往发布的内容,甚至主动删除数据较好的爆款内容。
经过短剧自习室对部分沙雕漫剧账号情况的核实:
同期受到处罚的有“虾仁小宝”“嘻嘻动画”两个账号,前者的抖音账号(22.3万粉丝)被禁止关注,后者的抖音账号(23.5万粉丝)和快手账号(13.4万粉丝)均被禁止关注;“迪恩”的快手账号(51.1万粉丝)为私密账号。
综合来看,此次账号处罚事件并非冲着沙雕漫剧来的,而应当是针对部分违规内容,但这也为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昨天新的《管理提示(动画微短剧管理)》发布,沙雕漫剧乃至整个漫剧内容形态,部分红线的所在更加明确,也为内容方的创作、平台方的监管指出了一些方向。
但截止发稿前,抖音快手也还没有为此次账号处罚给出明确的缘由说明,不同平台的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别,或许意味着红线仍存在不清晰的地方,监管正在逐步试行。
广电把漫剧的部分红线划出来了
简单来说,这份管理提示就是把之前短剧的规则,有针对性地套到漫剧上。
管理提示的核心其实就3件事:
1、分类分层审核,先审后播
以前漫剧在审核时总不知道归哪类,现在明确了:动画微短剧就是动画形式的微短剧,要跟现行的短剧管理规定对齐。
根据广电总局2024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微短剧需按投资额、题材敏感性等维度划分为“重点”“普通”“其他”三类,实施差异化审核。
自此,漫剧也同样按照该标准划分,投资超100万的得总局备案。同时,根据“广电视界”解读,AI生成的需纳入“其他微短剧”范畴,由平台履行初审职责,并定期向省级广电部门备案。
2、考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尺度更加严格
由于漫剧很容易被未成年人当成动画片看,传递不良价值观的隐蔽性高于真人短剧,所以管理提示强调,漫剧的内容审核不仅要符合真人微短剧的标准,还得额外考虑会不会影响未成年,把关应该更加谨慎。
比如,部分漫剧如果有夸张的暴力镜头、暗戳戳传递不良价值观的情节,都得过滤掉,这就要求审核机制从“形式审查”转向“实质影响评估”。同时,有条件的平台还可以用AI进行筛查,算法推荐时尽量不让未成年刷到这些内容。
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网信中国”就曾经通报过一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典型案例,其中就点名了恶意炮制发布“沙雕动画”短视频。
官方报道称:短视频平台部分账号集纳“沙雕动画”,包含大量血腥、惊悚等负面内容;恶意改编经典动画,发布“暴力海绵宝宝”“惊悚米奇”等内容;借动画形式,模拟校园欺凌情节,美化自杀自残行为——网信部门对相关平台予以行政处罚,关闭一批集纳发布“沙雕动画”的违规账号。
而今年7月,不少官媒先后发文,强调“警惕充斥色情、霸凌等内容的不良动画短剧侵蚀未成年人”,再次引发外界对漫剧质量的关注。
由此来看,管理提示的发布早有铺垫。
3、平台和地方要加强监管
之前有些内容为了躲避审核,伪装成“儿童向作品”,或利用平台间备案信息不互通的漏洞跨平台传播,这次也在管理提示要求监管的范围内——广电总局要求平台将动画微短剧纳入“总编辑负责制”框架,建立“先审后播”机制,并通过“白名单”制度限制违规内容传播,不得传播未经事前审核的内容。
同时,各省广电也得加强日常巡查、重点抽查,利用AI舆情监测系统,实时抓取动画微短剧的传播热点与争议点,做到审查记录可追溯,每个月给总局网络视听司汇报情况。
如此,从地方到平台,形成一个漫剧监管的防护圈。
从这份管理提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监管的收紧。
但从行业的角度看,漫剧的红线清晰了,内容方要避雷也有了方向:
• 对标分类审核要求,做好漫剧备案;
• 创作中考虑未成年人保护,避免触碰暴力、拜金等敏感内容;
• 参考真人短剧标准,提前做好内部审核工作。
结语
说到底,这阵子沙雕漫剧圈的兵荒马乱,其实是“行业跑太快,规则没跟上”。
如今广电的管理提示划下了明确的红线,把“模糊的禁区”变成了清晰的边界,平台审核标准相对统一,甚至对观众而言,以后刷到的动画微短剧,内容也会更靠谱。
可以说,规则的透明化,反而能减少此前“盲盒式”审核的不确定性,更能放心做内容。接下来就看大家怎么在规则里,做出更有意思的内容了。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人,请注意抬头看路! 2025-09-11
- [常话短说] 【重磅】某广电“投资”超聚变公司,啥意图?! 2025-09-10
- [常话短说] 【解局】各广电网账上有多少“余粮”? 2025-09-09
- [常话短说] 【快讯】系统性变革,多省70后一把手! 2025-09-08
- 短剧榜单|美团继续领跑8月短剧榜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