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剧能用短剧所有的商业渠道赚钱,相当于站在短剧的肩膀上发展,可以批量出内容,爆款狂赚。漫剧再加上AI技术的发展,2维和3D能够覆盖影视剧、动漫、VR的用户,是未来三年最强劲的增长风口。”
“漫剧现在一天消耗是400万,明年单天消耗2000万上下,年消耗几十亿没什么问题。”
“漫剧比真人短剧还卷还快,只剩下2年左右的窗口期。后期再想入场的话,就像现在做真人短剧一样,很难。”
在此刻的内容行业里,结合了AI技术短剧内容特征的漫剧,正成为从业者最多涌入的新行业。传统动态漫、表情包漫剧、3D漫剧等类型的内容作品雨后春笋般涌现。
短剧黑马观察到,现在做漫剧的公司,主要有两大类。一个是漫画转做的,基因是动漫。一个是短剧公司做的,基因更偏向于剧,技术是辅助。双方初步的竞争壁垒,是如何补全在内容和技术上的短板,核心的竞争一个是做好发行即变现;一个是跑通产业链的模式,学会大规模的暴赚。
在杭州、西安、郑州,有大批短剧版权方、制作方、投流、编剧从业者正在做漫剧。
8月3日,互动影视和友和合作的漫剧《破峰》单日消耗突破402万。
7月24日,短剧编剧酱油,发文要高薪招聘漫剧导演,称经验不限,邀人一同开创中国的漫剧时代。在此之前,酱油称自制漫剧《修仙大学,从忽悠老年人开始》全网充值破百万,分公司动漫团队人数超过300人,目标月产60-100部,做中国最大的AI漫剧公司。
九州文化正依托内容与AIGC 的能力,产出漫剧。据悉,九州正发起漫剧百万稿费的剧本共创计划,提供制作和宣传资源,希望可以和更多的创作者,一起打磨出更多的好作品。
是谁在做漫剧?漫剧的用户是谁?商业模式是什么?怎么用技术?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短剧黑马实地走访了多家漫剧公司,将按照如下逻辑,寻找答案。
01 谁在做漫剧?
2025年,伴随着女频短剧走向精品化、大众化的同时,短剧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审查更严格,用户的审判更多,门槛更高。
郑州的短剧制作方负责人化橘红和短剧黑马说道,“我做了三年短剧制作方,这三个月第一次亏本了。需要垫资的太多,一线男女主演一天片酬四五万,8天,演员成本50万左右。单剧成本100万起步。上线时床戏不能脱,血浆不能多,删减后戏都连不上了,太难干了。真搞点设定上的擦边,还会被一键全网下架,没改的机会。”
一个小说IP被翻拍七八遍是常事,内容逃不过男女主谈恋爱,让观众磕CP。短剧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与此同时,在免费短剧的侵蚀下,付费投流市场不断萎缩,大尺度男频无处可发行,男频编剧和投流手一起失业,亟须新的赚钱机会。
新阵地永远是行业的关注点。AI漫剧,正是行业的救命稻草,也是大家集体看好的新风口。
杜甫原本在西安的一家短剧公司做海外短剧负责人,今年3月起,他开始负责公司的漫剧业务。三个月过去,他们在抖音上线了公司的3部作品,最好的一部单日万播收入能到百元上下,做到行业充值的前十。
想约杜甫的时间并不容易,和他见面的时间是他中午吃饭的间隙,他直言最近太忙了,“ 都在抢时间,早入场,才能早建立壁垒。现在很多男频编剧,短剧版权方都在做漫剧。原本做漫画的,动态漫的,AI的,也都在入局。”
被问及转行做漫剧的原因时,他们的回答也很干脆利索,“这是风口啊!我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赚钱,当然是什么赚钱干什么了。”
实际上,屡有漫剧成为内容行业的赚钱标杆。7月29日,编剧酱油发文称《玄幻:女帝转生》充值战报,“记不清这是第几部充值百万的漫剧了,恭喜酱油漫剧,再次单部全网充值破百万。”
4月底,干饭文化制作的漫剧《我能回溯时间》抖音端原生充值突破500万元,投流日耗突破15万;冬漫社制作的漫剧《炼气练了三千年》全平台累计收益已经接近800万元。7月上旬,漫剧《九尾狐男妖爱上我》播放量过1.8亿,引发了业内外关注。
7月下旬某日的漫剧服务商爆款任务后台分账数据显示。当天最爆的漫剧单日分账万播收入达到了7000多,第二名到第三名的万播收入均在200左右。爆剧漫剧作品的虹吸效应非常明显,收入水位很高。
据悉,九州文化凭借其积累的剧本理解、内容制作、市场发行经验的沉淀,未来将会在文生图、图生视频的赛道不断深耕,提升AIGC的能力,为漫剧行业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更具体的转行原因,广州一位漫剧制片人麦麦则说得更加明确:“短剧现在成本低,审查松,能做的内容多,而且能用短剧验证过的渠道赚钱,回收成本,这事可以干。”
麦麦曾在南京的一家短剧投流公司做了5年投流的,从助理一步步升成了主管,现在正在广州带做漫剧的团队,“梭哈漫剧,能不能在35岁之前赚到钱,不上班,就靠这波风口了。”
2018年的时候,橘子在上海经营着一家漫画公司。她说,“当时的爆款漫画在腾讯动漫、快看等平台上发行时,一个月可以赚100多万。但是一旦出了爆款,画手、剧本师全部涨价,生产周期也非常漫长,很难留住用户,实现稳定的APP留存。漫剧市场的发展一直没有做大。我终于等到了AI,可以做漫剧了。”
02 平台扶持,用户以年轻男性为主
“做生意要跟着风口走。”这是麦麦的赚钱信条。
“现在真人短剧市场基本情况已经明晰了,女频精品越来越多,男频普遍质量不行,知名的制作方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对平台来说扶持短剧,只是多一部少一部的区别。很难再拉新,再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抖音为了增加用户的月活,一定会扶持新内容的。”麦麦说这些年自己做内容的核心,就是学会了要跟着互联网平台混饭吃,抢流量。
几个月前,麦麦刚参加了一场抖音举办的漫剧交流活动,“抖音的内部交流会,虽然没宣布具体的扶持政策,但是私下的支持力度很大。当抖音决定发展漫剧的时候,它就会给流量,漫剧就会破圈。”
从用户的角度看,像传统的动漫的赛道里,35-50岁的用户很多。现在限制动漫发展的原因是供给。《斗罗大陆》《牧神记》《遮天》这种男频小说已经诞生很多年了,读者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他们从看小说,到电影、电视剧,到当下的漫剧,一直有消费需求。他们愿意接受这个IP相关的内容,但是技术限制了内容的生产,一直没有好的内容匹配上来。
橘子对未来很有信心,“随着二维、3D动漫技术的发展,以后如果我们切到更大的赛道后,比如说小说、影视剧的赛道后,人群一下子就宽了。”
麦麦现身说法,提到了自己为何会成为漫剧的粉丝,“你看我30多岁了,还是喜欢动漫,喜欢打游戏。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是看日本的《海贼王》动漫长大的。我也会推荐给朋友。90后很喜欢看日漫,但是动漫在生产上是断层的。中国年轻人还是比较偏向于幼稚化的,他们更爱的还是虚拟世界。现在的动画多是低幼动画,讲成年人故事的,脑洞打开的那种很少,很少有适合我看的内容。”
如今从事漫剧工作,麦麦笑言也是实现儿时的理想了。
在漫剧的用户群上,杜甫称自己花了真金白银才找到群体,“我们一开始投流的时候选择的用户是看短剧的用户,觉得漫剧和短剧是双胞胎,看短剧的人也会看漫剧。但一投一个不吱声,血亏。”
在内容行业,创作者和用户是双向成就,更是双向选择、博弈的过程。创作者要想留住用户,比如给到用户更多、更好、更升级的内容。用户才愿意花时间花钱看。
“短剧能够发展好,绝不是影视剧的降维。而是对网文内容的升维。最开始短剧给予了网文用户的新鲜感,才开始打开市场慢慢发展的。”周教授在北京一所高校教广播电视制作方面的课程,当年的很多同学如今都是影视圈里的知名影视剧制作人。
对于同学们提到短剧时,觉得自己下场后一定能做好时,周教授也不好劝同学放弃,“做影视剧的老觉得自己可厉害了,短剧抢了他们的饭碗。实际上短剧和影视剧根本不是一个事情。”
与此类似,杜甫的投流也验证了漫剧的用户并不是短剧的用户,而是漫画的用户,“漫剧是对漫画的升维。你要给用户更多的内容,他们才会看你。”
酱油也指出,自己入局漫剧是因为漫画,“我是今年2月份进入漫剧行业,契机是当时有一部动态漫短剧端原生播放量特别高,这是风口。中国漫画市场是一个年消耗超三百亿的大型市场,只要做出了成绩,那利润肯定是可观的。”
03 抄袭还是原创?漫剧内容
具体到漫剧的剧本内容上,短剧黑马曾在群里发起了一个提问:现在的漫剧剧本,多是原创的,还是改IP?
群友的分别回答:原创、融梗、改IP。
麦麦直接说道:做原创早早就饿死了,漫剧肯定是洗稿+对标。现在漫剧的剧本,和海外短剧类似,多是从国内的爆款短剧中来。
对此,酱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漫剧的剧本,不能叫抄袭爆款和洗稿,是在网文上创作内容。网文积累了上百万个故事,剧情肯定是类似的,无法进行创新。所以,有人觉得漫剧是抄袭洗稿,新瓶装旧酒。如果说这种是抄袭,那我可以负责地说,任何网文短剧,影视剧,都在抄袭。”
从行业的角度看,漫剧从业者现在会借鉴日本、韩国的动漫,再加上玄幻、灵异、鬼怪的类型,麦麦指出,“番茄小说里还有大量的内容没有被改编,内容上空间很大。像中文在线、起点中文网,这些古早的网站上也有大量的网文内容没有被开发,是内容的宝库。”杜甫说。
“和女生喜欢看谈恋爱不同,男性对内容要的想象力和信息密度,漫剧刚好符合。漫剧现在很火的一个类型是沙雕短剧。制作方们先用男频开拓市场,大力发展 玄幻、仙侠、脑洞类型的内容。等市场起来了之后,女频的内容也会跟进,和真人短剧的发展在周期上类似。”
总体看,现在漫剧的剧本普遍比真人短剧便宜,普通的真人短剧需要3万上下,漫剧时长多是40多集,一两万就能买到剧本。
视听的表现形式上,现在漫剧以二维为主,其中的特效和大画面的场景会更多,台词也多,表演性的内容会少一些。
小紫从去年就开始看漫剧,他看漫剧主要是为了看新奇的脑洞向的内容,男美人鱼生孩子,人狗谈恋爱。很离谱,但是让人上头。
04 商业模式
在寻找采访对象时,短剧黑马最大的体会是,很多漫剧从业者都是曾经的短剧从业者。这也意味着,漫剧在变现上,可以拥有短剧同样的路径。
“漫剧天然地拥有短剧的优势,相当于站在短剧的肩膀上发展。比如说变现渠道多。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都能投放。国内外的市场都可以做。互联网的迭代很快,你熟悉了一个产品的流程后,就可以把这套流程复制到新的产品中。关键是要跑通全部,你要是只懂一个环节的,找新工作的事情也很容易碰壁的。”
最近,麦麦正在购买能做漫剧的账号,“从0开始做端原生账号越来越难了,之前的抖音账号很好涨粉,现在不行了。我们现在都是直接买号,买粉丝。能正常发出去就行。”说到这,麦麦给我看了一眼他们的账号后台,最好的点赞单集点赞是1.6万,播放量百万级别。
近日,由众创众阅IP改编的《谁说陈卓不能斩神》抖音首集收藏6.6万;表情包漫剧《规则怪谈:我的家人不正常》抖音首集收藏7.7万;番茄小说改编的表情包漫剧《邪神墨然》抖音首集收藏1.7万;磨铁IP改编改编的3d漫剧《金蚕往事》首集收藏达到了22万。数据和爆款短剧不相上下。
短剧黑马也在群里看到了买号的相关信息:抖音粉丝10万以上,画像男频,年龄23-40岁,标签为二次元。
“你看见没有?很多行业都是老的打法,但换了一层皮出来之后,就能有新收益。漫剧账号的触达率是很高的。”白夜是苏州一家漫剧的商业化负责人,上半年端原生发展下降,单部短剧只能发在一个端原生的政策出来后,白夜开始全权负责发展公司的漫剧业务。
白夜有在短剧公司做公众号等私域进行商业变现的经验,“真人短剧的打法是可以搬到动漫短剧上的。如果这个项目赚钱,马上招人。正常公司招人可能是一百两百的招聘,但短剧公司觉得赚钱后,会迅速扩招到千人规模。漫剧同样如此,期待漫剧大公司的诞生。”
麦麦透露,现在漫剧的规模多是10人一组,10天就能产出一部剧,“广州的一个漫剧制作团队是300多人,一个月上线100部,还在招人扩量。如果是短剧平台的话,一个月做上千部也是有可能的。这才是赚钱的正道。冲就完了。”
白夜称自己就想等一部爆款,在行业里打响知名度,“这样才能说服老板投入更多的钱做内容,内容量跟起来了,投流才能跑出来,公司才能飞速发展。现在还是要先把量冲上去,否则就是昙花一现,成为别人的燃烧。如果慢吞吞地做,等部门搭建起来了,人家早就把钱赚走了。”
多位投流手向短剧黑马反映,短剧现在的ROI基本被锁死了,很难超过1.1。但漫剧是能跑出来更高的ROI的。
具体到成本上,麦麦直言,“普通的漫剧单集成本5000万到2万之间。各方面都要好的话需要10万左右。需要从镜头、导演、编辑都全方位的好,才能是爆剧。”
麦麦指出,“漫剧天然地拥有短剧的优势,相当于站在短剧的肩膀上发展。比如说变现渠道多。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都能投放。国内外的市场都可以做。”
05 技术
麦麦说,自己现在最常用的产品是Vidu、即梦和巨日禄,“可灵效果还可以,但是算力太贵了。Vidu是最好用的,能直接图生视频,而且迭代很快,越来越好用了。AI现在能听懂人话了。画面生成动作后,你可以告诉AI,让人物动起来,比如说把手抬起来,打架的时候把头伸出来。AI工具能够完成这些画面,后面我们再把这些5秒的动作拼在一起。20个视频能拼成1-2分钟的视频,这就是一集了。”
白夜最近招聘了一位动漫导演,负责成片。片段出来后,导演觉得哪里满意,哪里差需要重做。修改的过程很快的,“不像之前找人拍真人短剧那种,重拍需要协调各种场地内容,非常麻烦。”
针对现在市面上经常出现的,能一键直接把真人短剧转成漫剧的工具,麦麦直言,“我没用,不靠谱。这样的内容基础还是短剧,用户看了短剧不会想看漫剧的,信息量更少了。”
在内容发展上,麦麦觉得主要看技术,他更倾向于漫剧会往真人的方向发展,“现在AR、VR没有发展好,核心还是内容供给不够。等AI技术发展好了后,技术+内容一定会带来用户更升级的体验,漫剧最终可以做出《头号玩家》《阿凡达》那样的大片。”
麦麦是一位25岁的男生,但和他聊微信时,他时常发过来一只白白净净的小兔子长草颜团子,可见他对这组表情包的喜欢,问到他想做的内容时,麦麦说他很想看到关于长草团子的动漫,“有些表情包的IP,有自己的粉丝群体,很有内容空间。只是之前的制作成本太高了。像我就特别喜欢长草团子的表情包,这要是有漫剧,我会追的。”
到了那个时候,漫剧有望和如今的动漫IP市场接轨,做周边内容的衍生。“像是泡泡玛特这种IP,非常赚钱。线上内容可以有线下的产品,就像迪士尼的米老鼠、唐老鸭一样。先出人物,再变成动画。粉丝群体的变现能力是很强的。”
“以后3D技术成熟了,动漫能很好地呈现出了真人质感后。当我们切到影视剧的赛道后,人群一下子就宽了。”
西安的一家短剧公司负责人玻璃向短剧黑马介绍道,“我们在探索用科幻短剧,对标的是《流浪地球》《环太平洋》这种影片。剧中有很多特效场面,导演想实现自己的科幻梦。”
他特地提到,这个项目去年想找合作方时还很难,今年随着漫剧的火爆,项目推进得更顺利了。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漫剧内容,多是内容简单的5秒左右短镜头,以二维为主,3D漫剧看起来还有塑料感,离真人还有一段时间的距离。
对此,杜甫笑着说道,“这样也挺好的,给真人短剧再留点空间。那群男女主演不是还天天喊着涨片酬吗?等漫剧能把3D真人剧做好后,好多短剧演员也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了。当制片人打造一个动漫人物一样能赚钱,还听话免费时,为什么还要用真人呢?”
06 未来在哪里?
在短剧红火发展的5年里,点众、麦芽、掌玩这些平台方曾经凭借着汇集了主编、编剧、制作、投流等全产业链资源的优势,产出了上千部短剧。但是在红果迅速发展的今年,短剧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头部平台的虹吸效应明显。版权方很难再发展成为平台,多数都是做短剧行业的内容提供方,商业空间的想象力有限。
真人短剧市场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郑州西安等地的一些制作方,凭借着拍摄上的优势,也曾经出了一些爆款。但是在精品化短剧不断发展的今天,没有剧本能力的制作方逐渐落伍,或者只能赚利润稀薄的承制费,很难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如果公司没有核心的内容方法论,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也会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
短剧的这些困境,也都给了漫剧发展上的新经验。
“经常有漫画、AI公司的人转行做漫剧后,开口就和我说,我们技术多好多好。技术真的特别好的话,你要不把产品卖给百度阿里吧,能赚不少钱,还弯腰干啥漫剧呢。漫剧的核心,是剧本,是内容,这才是公司的立身之本。”
在互联网内容产品方面,前期创业公司之间可以凭借产品,拉开差距。当大公司介入后,以重投入研究了工具出来后,技术再开源。创业公司在技术上积累的优势就会消失,内容上的优势逐渐明显。
“企业发展就是要看风险,找切入口。在行业开始的时候就入局。等到技术发展到那一步,你再切入进来,你肯定进不来。布局之外,还要有变现的闭环,算性价比。你现在再做真人短剧的话,成本太高,动辄百万起,很划不来。但是做漫剧,现在就是低成本的能进入,且可以变现的方式。”对于公司的未来的发展,白夜很清楚。
“漫剧也是,如果红果以后单开一个平台,这个行业又结束了。除非你有技术、内容,版权上的积累。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有方法论,有钱,现在就要入场。”
麦麦相信,当漫剧重构了短剧内容供给侧的成本结构,它能带来内容产量的大规模提升,会从内容的发展空间、用户群体、发行渠道、商业模式等方方面面改变内容行业的供给。
这其中最诱人的,则是企业有机会可以积累大量的版权,更好地做成内容平台。
“我们希望做漫剧的人能越来越多,这样市场才能更大,用户能更多,盘子才能起来。”杜甫说道。最近杜甫正在扩招团队,希望用AI工具做迭代,加上公司已有的短剧剧本,一个月做到50部的稳定产出。等到漫剧市场走上单日上千万的时候,也会是我们建立了行业壁垒的时候。”
从日耗百万的爆款案例到月产百部的产能野心,AI 漫剧正以 “短剧 + AI +漫画+ 二次元” 的多重基因,改写内容行业的竞争格局。
它既是短剧从业者应对成本与审查压力的转型出口,也是漫画行业突破产能瓶颈的升级路径,AI技术在内容生产中落地的试验场。尽管漫剧当下仍面临内容同质化、技术待成熟、商业模式待验证等挑战,但这个被寄予 “下一个千亿市场” 厚望的赛道,已迎来最激烈的抢滩期。
当技术迭代与内容创新形成合力,AI 漫剧或许不仅会重塑短剧的边界,更将为整个内容产业打开 “虚拟与现实交融” 的新想象空间 —— 而那些提前布局、跑通闭环的玩家,终将在浪潮退去前,凭着好内容,找准自己的行业卡位和价值。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哪吒2》首周OTT点播频次超7亿!点播周榜断层第一! 2025-08-13
- [常话短说] 【真相】广电维护员的一天! 2025-08-13
- [常话短说] 【警惕】某司被处罚,都要注意,不能侥幸! 2025-08-11
- 短剧榜单丨7月美团摘得双榜榜首,小米首部短剧问世 2025-08-08
- [常话短说] 【解局】入股香港宽频,背后何深意?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