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最多的短剧演员?梓渝背后:资本做局?
| ataEye短剧观察| 2025-08-08
【流媒体网】摘要:短剧演员梓渝杂志销量破纪录,爆火背后疑有资本运作。

  近期,短剧演员梓渝首本单人封面刊《风度men’s uno》8月2号开售,开售15分钟即达4500万,一天内杂志销量突破5500万。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5500W杂志销量成绩,是目前中国娱乐圈艺人实体杂志销售额第一。

  粉丝在社交平台喊话:“梓渝别退圈,你还欠我们5000W!”

来源:网友整理

  而据数说聚合数据,检索“梓渝”相关的微博帖,其微博声量(即关键词关联的微博内容帖数量)达3396.82万,声量峰值主要集中在7月6日,7月20日和7月23-24日。

来源:数说聚合

  到底是何“魔力”让一位短剧演员在短短一个月内,横空出世?本期DataEye短剧观察就来和大家盘一盘短剧演员背后的“资本局”!

  一、梓渝到底有多火?

  梓渝,本名郑朋,曾两次参与选秀节目,均未成功出道。2023年与前公司北京花开半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花开半夏”)解约后,负债60万。而后,在服装店BASEMENT FG工作,同时出演了多部微短剧。

  今年7月,梓渝因出演海外剧集《逆爱》在网络爆火,频繁登上微博热搜,而后又因情感纠纷问题再次引发网络热议,这也是少见的,之后梓渝一直频繁登上微博热搜。从近期热搜合集来看,近30天,梓渝共登上热搜297次,其中有157个热搜词条闯入TOP10。近7天,热搜个数达52个。

  而据数说聚合数据,检索“梓渝”相关的微博帖,其微博声量(即关键词关联的微博内容帖数量)达3396.82万,净情感度达74.5%,声量峰值主要集中在7月6日,7月20日和7月23-24日。

  【净情感度,通过计算当前分析对象在网上正面与负面评价比例来分析网上口碑。NSR=(正面情感值-负面情感值)/(正面情感值+负面情感值)*100%。】

  7月6日主要是因为生日直播,且在剧的热播期,尚未受负面事件所影响。

  7月20日,梓渝亮相盐城银河左岸音乐节,是其首次线下大型音乐节演出。当周,其超话周热度达到218.2万,成为内娱首位单周突破200万热度的艺人,随后在7月28日进一步攀升至265.7万,创下历史新高。

  7月22日,超话单日签到人数峰值达71.2万,刷新年度纪录。

  7月23-24日 “劈腿塌房事件”爆发。在这之前,梓渝在微博的净情感度(NSR)90.09%,负面评价仅占1.94%。而事件发酵后1周内,其在微博的净情感度(NSR)从90.09%下降到44.82%,23-25日的正面评价更是下降到了22.48%,净情感度(NSR)仅18.31%,短短3天梓渝就迎来大面积的脱粉。

  8月2日,其微博声量再次攀升,主要是梓渝首本单人封面刊《风度men’s uno》预售,选择继续支持他的粉丝试图通过购买杂志冲销量来维护其商业价值。

  负面事件过后,梓渝团队和其后援会迅速调整舆论风向,在粉丝群中引导舆论,并指导粉丝在超话中为其签到,发帖,安利和反黑。

  在粉丝的控评下,其风评再次扭转,正面评价和NSR都迎来提升。虽然对比此前的74.5%有所减损,但仅减少了不超过10%,评价也以中性为主。

  二、微短剧演员背后,真有资本局?

  塌房,无非是“睡了”和“税了”这两大罪,已经让人见怪不怪了。在“塌房”事件中,最令人咂舌的并不是“渣男行为”,而是“塌了”依旧有人爱!这似乎与我们的常理认知是相悖,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粉丝”愿意无条件地相信和维护?

  是谁在万千短剧演员中选中了他?又是谁帮他在负面风波中扭转乾坤?

  回到整个事件中的另一个核心人物——经纪人。从爆料人的“小作文”中我们可以发现,梓渝在与前公司解约后并不是完全退圈,而是依旧与经纪人有所联系。而根据现任经纪人的辟谣发言可见,前任经纪人与现任经纪人目前也在在瑞鹤文化共事,说明两位经纪人并不是完全陌生的。

  同样,在“小作文”中可以看出,梓渝的事业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上半年。以梓渝的经纪公司瑞鹤文化为线索,我们发现了以下信息:

  2024年9月,瑞鹤文化成立,根据瑞鹤娱乐官微的第一条微博(2024年10月21日)就与梓渝有关。

  瑞鹤文化的持股人李莼,在2024年2月成立了武汉星你传媒有限公司,梓渝在6月26日持股了武汉星你传媒的5%股份。

  2024年6月28日《逆爱》开机,梓渝进组。可见24年6月前,梓渝就已经与李莼进行合作了。

  可以看出,梓渝的事业转折点关键在“李莼”这个新任经纪人。李莼是谁?又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耐?

  李莼曾与资深艺人经纪人于卓弘共同投资了扬州正在娱乐有限公司。而于卓弘的重庆飞宝阳艺文化中,上海飞宝文化占股70%。

  从企业关联关系来看,上海飞宝文化和阿里巴巴影业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海飞宝文化背后,章子怡持股2%,浙江东阳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持股5%。

  从关联来看,阿里巴巴影业与相关方存在一定联系——毕竟阿里在新浪微博有持股。而梓渝那份澄清内容恰由新浪娱乐独家呈现,这其间的微妙关联,或许也从侧面反映出,其热度的发酵背后,各方的影子作用也值得留意。

  因此,梓渝的爆火和风评逆转都并非偶然,背后或有“资本在做局”!

  三、从服装店到顶流:一夜爆火的“爽文剧本”

  这场闹剧,看似是“塌房现场”,实则只是资本局的“危机公关测试”。

  同时,这也折射出一个“短剧追星”的底层逻辑:短剧观众对于演员的包容度越来越高,他们要的并非是完美的偶像,而是“沉浸式追剧”的体验。

  将演员的人设从剧内延伸到剧外,即便是脱离了剧本身,观众依旧可以从演员身上找到故事情节的投射!

  从短剧F4到短剧四小花旦,再到每周一换的短剧一哥一姐。短剧演员的爆火,本质是短剧行业“工业化造星”的缩影,这一套“素人改造公式”甚至比选秀更高效。

  以梓渝为例,先是在个人的人设上,是负债打工的“落魄爱豆”,无奈“下海演短剧”而后凭借爆剧一夜逆袭成顶流,同时结合代表作中的“怜爱奶狗形象”,精准戳中下沉市场的情绪爽点,成功实现让观众从剧中人到现实人的移情。

  另一方面,资方在背后通过饭圈文化引导、营销推流来进一步巩固演员的话题热度和声量。更值得玩味的是,梓渝的“塌房反转”,恰好印证了短剧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短剧演员的粉丝更像“付费用户”——只要持续提供情绪价值,塌房可以是“剧情转折”,脱粉也能变成“虐粉固盘”。

  当短剧演员的造星逐渐向“堆热搜,控数据”等工业化造星看齐,通过“资本手段”让短剧观众从追剧变成追人,短剧的制作是否已经开始脱离“做高性价比内容”的初心了呢?“是红利还是泡沫?”是需要短剧人继续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