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剧集市场在稳健前行中暗流涌动。据艺恩数据最新发布相关报告显示,2025上半年新上线剧集141部,同比基本持平,网络剧占比首次突破72%,标志着播出格局发生了的深刻变革。
在口碑与播放量方面,剧集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豆瓣评分均值上涨0.2分,播放量指数逆势增长18.3%。市场呈现“量稳质升”的鲜明特征。题材方面,古装与刑侦题材成为双引擎。而赞助市场更以37.4%的品牌合作总量增长,昭示着内容商业价值的进阶重构。
头部虹吸效应空前强化:
TOP5播映剧集吸纳40%的品牌资源
2025上半年内容供给出现结构性的调整,剧集“减量提质”持续深化。在141部新上线剧集中,网络剧占比达72%,创历史新高,传统电视剧份额持续萎缩。
优质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豆瓣评分均值上涨0.2分,播放量指数增长18.3%,印证了市场对精品内容的强烈需求。
题材分布呈现“双核驱动”特征:古装剧中《藏海传》《雁回时》《国色芳华》为代表的“权谋复仇”“女性励志”题材持续领跑;刑侦剧则成为重要增长品类,《棋士》《沙尘暴》《黄雀》等聚焦小人物、实力派演员主演的悬疑作品也获得观众与品牌方双重认可。
四大平台招商方面,优酷则在招商能力上表现突出,优酷的《藏海传》堪称现象级案例:开播前即斩获2025年优酷播前招商金额、客户数量双冠王,合作品牌超60家,创2022年以来全网剧集招商品牌数最高纪录。
整体上赞助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演变趋势,头部虹吸效应空前强化。合作品牌总数同比增长37.4%,但资源高度集中——播映指数TOP5剧集吸纳了40%的品牌资源。《藏海传》《锦绣芳华》均突破65个合作品牌,其中《藏海传》更成为全网近三年招商品牌数TOP1。
在品牌类型上,行业投放偏好显露出新动向:互联网行业以68个合作品牌数居首,狠下血本抢占流量入口;饮料行业里,凭蒙牛特仑苏18.8万秒露出时长领跑曝光榜;药品行业反超酒类行业,成为品牌第三大类。
营销创新:
场景融入、技术赋能、用户参与、品效合一
品牌合作长剧不断升级玩法,植入形态从硬广到沉浸式共创进阶,剧集赞助“综艺化”成为头部内容标配。如《长安的荔枝》与每日鲜语合作,巧妙设计“荔枝运输剧情线”实现产品自然融合,带动全链路营销转化。《藏海传》则为乐事定制角色小剧场,播出期间直接带动销量转化。
题材与品牌的精准适配创造了倍增效应。《藏海传》作为男频向作品,成功吸引外星人电解质水、东鹏补水啦、脉动等多款功能饮料及荣耀等手机品牌集中投放,形成“硬核题材+科技品类”的深度绑定。相比之下,《国色芳华》聚焦女频赛道,吸引特仑苏、飞鹤、东阿阿胶等品牌,构建女性消费场景的价值传递。
技术赋能品效合一,AIGC技术正在重塑广告体验边界。优酷率先构建AIGC创新矩阵,在在剧集中生成“角色衍生小剧场”,将产品功能无缝融入剧情。腾讯视频则推出“移花接木”技术,实现明星口播素材的动态替换,大幅提升广告投放灵活性。
互动技术显著提升用户参与感。AR扫码触发剧集隐藏剧情、实时投票决定故事走向等玩法普及,品牌通过冠名这些互动环节,直接绑定用户决策过程。
打造全域营销链路闭环,“长-短-直”三端联动模式成为头部品牌标配。蒙牛特仑苏在《国色芳华》营销中,整合长视频正片植入、短视频切片分发与直播间即时转化,构建“观看-种草-购买”闭环。
私域流量沉淀成为长效运营关键。品牌通过剧集IP引导观众至小程序及社群,特仑苏借助会员专享福利实现用户留存,将公域流量转化为品牌资产。
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共生,
赞助市场在变革中寻找确定性
当前的赞助市场已暴露出多重矛盾。
一是,招商两极分化趋势正在加剧。尽管《藏海传》等头部剧集风光无限,但全市场招商品牌总数同比下降26%,中腰部内容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据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播出剧集的全集有广率仅为32%,大量作品面临“裸播”困境。
二是,效果衡量标准缺失。虽然AI技术已能优化植入点位识别,但跨平台数据孤岛阻碍ROI统一评估,品牌方要求“品效销”全链路验证的呼声日益高涨。
三是,政策与成本双重压力。如监管对医美、金融类广告限制趋严,同时头部剧集赞助门槛持续攀升,预算理性化倒逼行业降本增效。同时,各平台重磅剧集同档期对垒,高密度排播压缩了黄金招商周期。
但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机遇。
一是,技术驱动效率革命。AIGC将覆盖从创意生成(脚本/二创素材)到投放优化(植入点位AI预测)全流程,平台“一站式营销SaaS工具”有望显著降低品牌参与门槛。如优酷已布局AIGC2.0小剧场技术,通过动态生成剧情降低定制成本。
二是,ESG价值绑定升级。绿色制作、公益元素植入成为品牌评估合作的重要维度。《国色芳华》的唐文化传承与国货美妆品牌理念深度契合,开辟了文化营销新路径。消费者对内容承载的社会价值期待提升,促使品牌将ESG理念融入赞助策略。
三是,微短剧商业化爆发带来的基于。投资小、周期短、流量集中的微短剧正成为增量新蓝海。微短剧作品凭借强情节、高情绪浓度特性,为电商、本地生活等追求即时转化的品类提供场景化植入新阵地。
结语
市场正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共生。当《藏海传》以60余家品牌的生态级合作刷新纪录,当AIGC小剧场让品牌自然融入《难哄》剧情,当特仑苏借《国色芳华》实现品效销三端联动——一个内容即品牌、观看即参与、曝光即转化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未来属于那些能化身“内容基因编辑者”的品牌:以技术敏感度活用数据工具,以价值观共鸣传递ESG理念,以长期主义绑定优质IP。唯有如此,才能在剧集商业价值的重构浪潮中,锚定穿越周期的确定性。
责任编辑:李楠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短剧榜单丨7月美团摘得双榜榜首,小米首部短剧问世 2025-08-08
- [常话短说] 【解局】入股香港宽频,背后何深意? 2025-08-08
- [常话短说] 【拆解】一个广电站:8个人,1000万,咋做的?! 2025-08-07
- 剧集|《朝雪录》38.2亿正片播放量!霸榜独播网剧TOP1 2025-08-06
- [常话短说] 【解局】第五大运营商,出道即巅峰! 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