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第三十二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2025)主题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发表演讲,介绍总台的全媒体超高清创新。
姜文波指出,1925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发明电视,实现将现场记录的视频或者音频通过电信号传输到一定距离之外进行呈现。根据此定义,无论是央视网还是央视新闻,以及抖音、咪咕、爱奇艺等网络新媒体、网络视频媒体都属于电视范畴。
他说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已经进入向全媒体超高清的快速发展阶段,并从四个层面介绍全媒体超高清创新。
第一,要加快推进电视向全媒体超高清升级换代,抢占媒体发展的制高点和新机遇。
去年,广电总局牵头,与工信部、文化部、中央广电总台、北京、上海、广东共同签署了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超高清是当代媒体发展的制高点和新机遇,推动视听媒体完成向全媒体超高清升级换代,也是广电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全媒体包括手机、电视机、车载视音频终端、系统、公共大屏以及电影院等媒介终端。
清晰度根据显示器的终端尺寸进行定义,通常手机和车载电视2k足够,家庭电视机使用4k超高清即可,8k主要适用公共大屏。环绕和三维声与动态虚拟声道是实现沉浸式视听的关键环节。
第二,加快构建权威超高清电视技术体系,开启世界电视发展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
IP化是电视直播网实现全媒体超高清音视频制作和播出的关键,促进电视和新媒体一体化制作。可提高设备通用性,降低系统复杂性,大幅降低系统成本。
今年总台将推出全媒体超高清制播系统,该系统支持超低延时传输、精准时间同步、便捷组网接入、灵活数据封装、多编码格式的一用选择和云化部署。
第三,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媒体应用,打造媒体领域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将重构媒体制播流程,为视频媒体生产传播带来革命性变化,这是媒体行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总台一直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媒体应用。2023年7月发布了央视听媒体大模型,今年2月2.0版本上线,目前已经对接豆包、星火等多个大模型。在策划、采集、编辑、审核、传播、存储和管理7大类梳理了35个应用场景。截止到7月15日,已经上线的智能体工具有82个,媒体智能体账号已经发放了1258个。
第四是创新电视传播模式,推进超高清电视大小屏融合传播。
我国双千兆发展顺利且迅速。截止2025年一季度,我国5g用户达到10.68亿,千兆用户达到2.18亿,全国家庭户均带宽已经超过500兆,远大于8k超高清电视所需的120兆载荷需求。完全可以依托双千兆网络创新,开展超高清电视搭载内容和传播。总台已经建设高码率的高清和超高清电子源,通过云网分发平台和双千兆网络,可以实现总台高清和超高清电视直达用户。
央视频电视投屏助手已经预先在海信、华为、创维和小米的电视机中植入,通过央视频或者央视新闻一键投屏,用户通过电视机就可以收看到高质量的电视,操作时间大约为5秒。央视新闻已启动超高清传播技术升级,将连接总台和央视频电视投屏助手,下个月便可实现超高清加三维声的精彩视频呈现及同步应用。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盘点】全国付费频道活得咋样?! 2025-07-10
- IPTV月报|2025年5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6-24
- OTT月报|2025年5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6-19
- OTT节目榜单|2025年5月OTT点播节目排名发布! 2025-06-18
- OTT月报|2025年4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