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大短剧平台的主页还在主推清一色的真人短剧时,动漫短剧正在悄悄蓄力。
从真人短剧到动漫短剧,最主要的变化是AI带来的。更快捷、低成本的制作方式,让短剧制作方、AI公司和互联网平台看到了机会。
在这其中,网文平台及网文创作者作为重要的内容资源,也在逐步转型。对于网文平台来说,和视频平台、AI公司合作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对网文创作者来说,AI漫剧也不失为一个“转机”。
曾经的“百强大神”酱油,从去年注意到这个“风口”至今,已经做出了不少爆款漫剧。他的态度是:“今天会转型动漫短剧,明天可能会转型别的行业,就是跟着市场走。”
“百强大神”转战漫剧,月产15部
“对于网文从业者来说,转行短剧、动态漫,以及未来其他行业,其实都是大势所趋。”
酱油告诉短剧自习室,“这种趋势主要是因为看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了。随着短视频时代到来,传统的网文也开始走下坡路。就好比如电子阅读时代来临时,第一个死的行业就是纸媒行业。”
酱油原是一名资深网文作家,他在网文圈待了十年,写过上百本小说,是网文界的“百强大神”。2023年5月,他开始转战短剧行业。
2023年被称为短剧元年。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是同期电影市场规模的将近70%。
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得益于网文行业20多年来积累的大量IP,2023年几乎90%的微短剧都改编自网络文学。同时,85%以上的微短剧人才储备来自于网络文学作者、编辑。
霸总、快穿、古风、大女主、逆袭、玄幻……网文和短剧有着相似的受众口味,在网文圈“混”了十年的酱油,对做爆款有“手拿把掐”的信心。
去年,酱油团队注意到,几部动漫类的短剧播放量过亿,“顿时就觉得这是一个风口”,下定了进军动漫短剧的决心。目前,酱油工作室的动漫团队每月产出15部精品动漫,全部由公司独家发行和运营。
“我认为的精品,就是高播放量、高收益,才是精品,而不是说画质怎么样、质量怎么样。在我看来,观众喜欢的东西就是精品。”最近,酱油工作室所出品的动漫短剧《玩具店卖机甲我震惊了全世界》《跨界祖师爷》等收到了不错的反响,前者累计播放量超过了3000万。
酱油觉得,动漫短剧的市场还不像真人短剧那么“卷”,“参与(制作动漫短剧)的(短剧公司)多,做出成绩的少”,大概只占两成。
以前他写网文写的是男频,现在漫剧做的也是男频。在剧本写作上,动漫短剧和真人短剧没有太大区别——可以这么理解,一个是按剧本拍,另一个则是直接把剧本上的描述输入到AI去合成。
“在网文行业待久了,我们脑子里储存了上千乃至上万个新颖题材。这些题材放在真人短剧上面,很难成功。因为用户群体不一样,看真人(短剧)的普遍年龄在三十岁以上,他们很难接受离奇、抽象的设定。但是在漫画(短剧)这块,基本上就没有这个烦恼。因为看漫画的人群都在十八岁左右,他们反而喜欢看新颖的东西。”
从他的经验来看,动漫短剧比真人短剧相对要更好做,“因为一部短剧要爆,需要的因素太多了,从内容打磨到精品制作,再到宣发,每一步都极其重要。相反,动漫短剧就没有那么苛刻,基本上只要你用心做好了一个内容,有一定的审美,就能做出一部不错的动漫短剧。”
酱油工作室的动漫团队目前有200多人。他预计,在10月份左右规模会扩展到500多人,如果行业前景乐观,明年可能还会增加到1000多人。
番茄、中文在线:从网文到漫剧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群体数量已经攀升至5.03亿人。瞄准动漫短剧的,不止酱油一个人。
据DataEye短剧观察,2021年起,抖音和快手的小程序中就出现了动漫形式的短剧,但当时并没有获得大量关注。直到近两年AI的发展,动漫短剧相较真人短剧的优势才变得明显起来——制作更简单,成本更低廉,题材更开放。
DataEye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网上线的动态漫短剧作品数量已经超过1000部。最近,巨日禄AI数据显示,全AI制作的漫剧《狱界锁妖局》帮助花生书城累计消费金额突破110万元,也印证了AI漫剧的市场潜力。
动漫短剧的吸引力,让网文、AI、互联网公司开始了转型和布局。
1、网文平台+视频平台/AI公司
《隐世魔尊,女帝带娃上门求负责》是作者屋上懒猫2024年在番茄小说创作的传统玄幻小说,是一本男频爽文:绝世魔尊宁夜辰一统魔界后隐居人间,某天夜里一位仙界女帝洛如缨中毒来到他的房间,十年后再见面时,身边还带着他的女儿。
这本小说在番茄小说平台上有12.1万读者,评分9.0。4月底,由该小说改编的87集动漫短剧《隐士魔尊,开局天降女帝》在抖音的“饭余剧场”上线,两天内播放量就达到了400多万。制作方拌饭科技透露,这部剧95%以上的画面是由AI生成的。
网文平台在资源上有天然的优势,加之AI技术的转化和视频平台的助推,生产效率和作品反响都更能得到保障,称得上是一种“三方共赢”的模式。
网文平台+AI公司的合作模式变得常见。头部网文公司番茄小说,就与聚力维度等AI公司达成了合作。据中国证券报,2024年数字出版集团中文在线也推出了近百部AI漫剧,总播放量突破30亿次。
酱油工作室在最初注意到动漫短剧时,也是瞄准了AI动漫,“而非动态漫”。酱油坦言,该公司目前的动漫短剧AI参与比例也已经达到了100%。
目前的AI漫剧虽然制作上不及传统动漫连贯流畅,但审美和剧情已经基本能让观众满意,有时甚至还让人觉得有点“惊喜”。
作为其中的从业者之一,酱油认为,动漫短剧作为一个比较新的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I技术的提升以及观众对AI的认可。在他看来,动漫短剧目前唯一的缺点,就是收益不及真人短剧——只有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一。
2、AI转绘打开短剧新世界的大门
短剧是讲效率的领域、AI也是。两相结合,正在为影视行业开发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4月,一种更“省事”的创作路径出现了——AI转绘。此前,真人短剧《乔秘书又辞职了》经过一比一转绘做成了动漫短剧《心动的信号》,并在红果平台上线。
在这两部剧中,人物造型、背景、剧情几乎都是同步的。不过,从画面上不难看出,AI创造的人物眼神和表情不似真人丰富。提供此类服务的灵境AI公司称,AI转绘的单部成本在5万元到10万元之间,“三个人一个月就能做出一部”。
《心动的信号》打开了短剧新世界的大门。一些热门短剧IP,有了直接二次创作的可能。一个剧本,可以同时满足真人短剧和动漫短剧的受众需求。
今年年初,另一部短剧《办公室生存指南》曾经尝试将其转绘成Q版职场番。上线后,该剧18-25岁观众的比例从12%涨到了58%,还带动了衍生周边的销售。
3、漫剧兴起,B站机会来了
大厂也嗅到了动漫短剧的机会。在一众互联网公司中,哔哩哔哩是国内最具二次元内容创作优势的平台。
B站内部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24年B站内部监测到一些基于网文小说、漫画内容衍生的动画短剧增长迅猛,年度总播放量超过千亿次。基于此,B站做出了对动画短剧进行深度开发的决策。
今年以来,光是在B站,就有数千部授权网文被改编成动画短剧。目前,哔哩哔哩也已经与刺猬猫、菠萝轻小说等网文平台签署了版权合作。为了提高动画短剧的产量,扩大行业合作,B站最近还推出了动画短剧扶持政策“觉醒计划”,面向UP主、MCN和动画短剧相关公司,提供30%至100%的成本覆盖,最高分成80%。
其他互联网平台也在力争布局动漫短剧业务。5月1日,百度短剧宣布全面支持动漫短剧发布经营,对动态漫剧、动画漫剧、游戏漫剧、AI写实漫剧进行扶持。
动漫短剧出海
从网文,到电视剧,到AI商业漫画,再到短剧,出海几乎都是如今不可避免的趋势。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0.7亿元,出海作品数量80.844万部,海外用户规模达3.52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及地区。
海外网文市场和短剧市场的繁荣,是AI漫剧出海的底气。今年上半年,全球超4.7亿人次下载了中国的短剧,,海外市场相关APP的收入达到10.9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中文在线推出的AI动漫短剧《愤怒的吸血鬼》在Sereal+平台面向北美用户发行。这是中国AI漫剧在海外的一次“试水”——美漫画风结合吸血鬼元素,吸引了大量观众。
(相关截图)
从网文、电视剧、短剧的发展路径来看,走向海外也将是动漫短剧的必然趋势。酱油工作室表示,该公司也有发展海外动漫短剧业务的计划,“我们希望的是在国内囤积大量版权后,再去出海”。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盘点】全国付费频道活得咋样?! 2025-07-10
- IPTV月报|2025年5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6-24
- OTT月报|2025年5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6-19
- OTT节目榜单|2025年5月OTT点播节目排名发布! 2025-06-18
- OTT月报|2025年4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