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种草” 线下“开花”,文旅综艺持续激活地方经济
钟茜| 综艺报| 2025-09-12
【流媒体网】摘要:多档文旅综艺热播,有效带动取景地旅游增长与消费提升。

  “在古县城体验戏曲,在古村采集民歌,这种从源头找灵感的方式太独特了,爱了爱了!”一位观众在看完《国风超有戏·寻风季》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当寻风团漫步于太原古县城,当传承千年的雅乐古韵与当代审美相遇,国风音乐与地域文化碰撞出令人惊喜的新声——而这,正是当下文旅综艺深度融合、助力地方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综艺节目与地方文旅联动日益紧密,一批节目将镜头对准山河风物与百姓生活,通过沉浸式展示地方风貌与文化特色,持续激发观众“跟着综艺去旅行”的热情。暑期旅游旺季以来,《假期中的她们》《国风超有戏·寻风季》《听,谁在唱歌》《向山海出发》第三季等文旅综艺陆续播出,以多元题材与多维视角,呈现祖国壮美河山与深厚人文底蕴,不仅为观众打开一扇探索美丽中国的窗口,更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旅综艺上新

  今夏,一批文旅综艺陆续播出。

  一车、两三好友,邂逅沿途美景,随时驻足,感受每个地方不同的风土人情……自7月18日起,户外生活方式探索真人秀《向山海出发》第三季在浙江卫视播出。节目由郑恺、杜海涛、孟鹤堂、任豪、张颜齐、周震南组成“山海探路小队”,通过全程自驾游的方式,游历祖国各地山川湖海,带领观众开启自驾之旅。

  7月27日,由腾讯视频出品的全新综艺IP《地球超新鲜》开播。节目首创性地以“北纬40度”这一地理文化带为线索,孙红雷、李乃文、陈赫、刘宇宁、龚俊、陈星旭、王玉雯、欧阳娣娣组成的“地球团”,从北京长城出发,走进意大利的罗马、索伦托、那不勒斯等城市,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启跨越国界的城市探索之旅,推动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湖南卫视、芒果TV推出的旅行探访与文化交流节目《花儿与少年·同心季》于8月9日开播。那英、陈数、马思纯、李沁、张雅琪、龚俊、张晚意组成全新的七人姐弟团,通过25天游学之旅,探访马达加斯加、埃及、捷克、挪威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从“大基建”到“小而美”,在“看世界”的过程中带观众“看中国”。

  城市探访文旅真人秀《假期中的她们》于8月14日在芒果TV开播。结束了《乘风2025》录制的姐姐们,开启一段放松之旅。叶童、邓萃雯、陈德容、侯佩岑、王珞丹等嘉宾走进长沙、长治等城市,展开四段为期四天三夜的假期生活。她们需在城市站点中找到指定目的地并完成任务打卡,在体验热门景点、学习成长的同时,构建一份有趣的都市女性生活指南。

  国风音乐唱演节目《国风超有戏·寻风季》自8月15日起在CCTV-3综艺频道、CCTV-11戏曲频道播出。节目通过“实地采风+音乐共创+实景音乐会”的方式,带来原创国风音乐唱演。节目会聚戏曲名家、音乐制作人、文化学者、优秀国风音乐人,带领观众在山西四大梆子表演中体会戏曲精髓,在铿锵的太原锣鼓声中感受民间艺术精妙,在数百人齐奏杨家战鼓的震撼场面中,触摸古时戍边将士的豪情与力量……

  芒果TV推出的《姐姐妹妹抓娃娃》于8月19日上线。节目以“全女冒险+文化出海+真实成长”为核心理念,戚薇、李一桐、李雪琴、田曦薇、张艺凡组成“抓手团”,前往奇幻国度土耳其,开启一场融合极限挑战、文化探索与自我突破的冒险之旅。节目融合旅行、解谜与游戏三大元素,“抓手团”不仅要开启层层递进的“抓娃娃”挑战,还需通过完成各类妙趣横生的游戏任务,赢取食宿资源,破解神秘“乌阿娃”背后的重重谜团。

  在这颗星球上,总有些地方没有信号。也正是那些地方,让我们重新连上自己。于8月20日播出的《这里没信号》,是胡先煦首档自制旅行与谈话记录节目。胡先煦携好友王一通、陈睿博士,背上背包,远赴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与亚马孙雨林——在地图尽头的岛屿和热带雨林中,重新发现生活与自己。

  东方卫视推出的即兴共创音乐采风节目《听,谁在唱歌》于8月24日播出。 节目怀揣“听山河声音,唱人间烟火”的初心,由于适、胡海泉、莫西子诗等嘉宾组成“寻乐团”,深入中国大地的壮丽奇景与文化深处,共同开创“采风+即兴创作”的音综新模式。

  跟着综艺去旅行

  一档出圈的文旅综艺,既是观众舒缓压力、汲取快乐的源泉,也是助力地方文旅发展、激发城市活力的推手。从雪山草原到夜市烟火,从自然秘境到地方美味,节目用镜头记录的地方风物,正在转化为真实的游客流量与消费热潮。

  今年6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收官的《乐在旅途》第三季,由陆虎、胡夏、希林娜依·高、白举纲等青年音乐人组成“寻音乐队”,他们与各地音乐人合作,将古韵音律与流行音乐融合,创编演绎全新音乐作品。在泉州站,嘉宾在古老音律中感受南音之美,体验德化白瓷制作;在黄石站,嘉宾感受华新水泥厂工业遗址的钢铁轰鸣、毛铺滑翔伞基地的云海穿梭,与“土豆片乐队”在铁路旁即兴创作……

  这档节目激活了城市旅行新引擎。以泉州为例,今年清明假期,泉州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42.0%,节目中出现的西街人流量增长108.2%;湘西期播出后,非遗“土家族咚咚喹”搜索量周环比上升180%,节目录制地八面山民宿预订量激增;德阳成为“音乐+非遗”的热门打卡地;黄石期播出后,“五一”期间黄石市A级旅游景区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6.27%,取景地华新1907文化公园、华侨城恐龙奇域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乘风2025》打破传统演播厅的局限,将舞台融入壮丽山河与地域文化之中,实现“综艺+文旅”的深度互动。节目足迹走过海南陵水、云南石林和抚仙湖、雄安新区、新疆昆仑山、呼伦贝尔草原等地,成为撬动地方旅游的新支点。据不完全统计,《乘风 2025》第四场公演播出后,雄安“五一”假期游客量同比增长120%,白洋淀景区游船预订量创历史新高,连带着周边民宿价格都跟着水涨船高。

  《假期中的她们》播出期间,观众跟随嘉宾的脚步,在长沙体验美食美景,在山西长治感受神话故事蕴含的历史文化古韵

  综艺带火的,不仅是目的地,还有各地独特的气质与生活方式,让观众在轻松娱乐中种下说走就走的旅行种子。《听,谁在唱歌》的足迹遍布新疆的辽阔草原、内蒙古的苍茫大地、大凉山的民族村寨及重庆的市井街巷,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祖国多元的地理与文化。《假期中的她们》播出期间,观众跟随嘉宾的脚步,在长沙体验美食美景,在山西长治感受神话故事蕴含的历史文化古韵。

  《国风超有戏·寻风季》深入太原古县城、晋祠、山西博物院、晋商博物院、雁门关、古村落等地,“寻风团”在非遗市集体悟人间烟火,在民俗嘉年华巡游中感受太原锣鼓、铁棍的欢腾节奏。他们学习太原莲花落的“说唱交融”,向戏曲演员求教帽翅、水袖、髯口等绝技……节目通过国风音乐创作擦亮太原特色文化名片,成为展现地方文旅特色的重要窗口。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谈及综艺节目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卢蓉认为,文旅综艺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已从宣传片模式升级为生态共创。节目镜头不再只是展示风光,而是把地方风物、当地人的生活日常,编辑成可代入的故事,激起观众“我也要去体验”“我也要这样生活”的出行冲动,其独特优势是更多的生活感和体验感。

  卢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同时,文旅综艺也为乡村振兴打开新的想象空间。”卢蓉表示,当节目的镜头对准乡间,当地特色农产品、非遗工艺等元素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进而转化为“看完节目就下单”的消费行为,当地民宿、农家乐餐饮、文创零售等行业同步受益,形成乘数效应,延伸地方产业链。

  冷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新闻与传播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新闻与传播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冷凇看来,文旅综艺对地方经济的推动力,首先体现在刺激旅游增长与消费提升。“综艺节目能显著提升拍摄地的知名度,吸引大量观众‘跟着综艺去旅行’,带动旅游人潮与消费,提升地域品牌形象,激发产业联动效应。”例如,《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播出后,莆田市涵江区接待游客数量显著增长。同时,文旅综艺还通过展现地方文化底蕴,增强地域吸引力和认同感,促进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提升地方文化的经济附加值。

  其次,文旅综艺能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与产业升级。冷凇谈到,许多文旅综艺聚焦乡村,通过展现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带动“农业+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与发展。例如,《种地吧》的热播推动杭州西湖区三墩镇建设高新农业示范基地和特色非遗主题民宿。

  《种地吧》的热播推动杭州西湖区三墩镇建设高新农业示范基地和特色非遗主题民宿

  同时,文旅综艺还能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与就业增加。综艺“种草力”带来的流量,通过“文化共鸣—消费转化—长效运营”影响地方产业,促进餐饮、住宿、交通、广告传媒、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综艺+文旅”如何深度融合?

  从旅行打卡、美食寻味到非遗体验、城市故事,文旅综艺走出了一条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一些节目播出后,取景地往往会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但“网红”效应如何避免昙花一现,转化为地方文旅的“长红”发展?节目组与地方政府应如何协作,做好后续文章?

  冷凇表示,文旅综艺是引爆点的“放大器”,而真正的“长红”依赖于地方文化与产业的内功。节目组与地方政府应从策划初期就通力协作,着眼长远,通过文化深耕、体验优化、业态创新和持续营销,共同将流量红利转化为地方发展的持久能量。

  具体来看,首先是挖掘文化基因,打造差异化IP。冷凇认为,节目组需突破风光展示的表层叙事,将文化与城市地标深度绑定,既满足年轻群体打卡需求,又通过非遗采风、历史溯源增强文化厚度。地方政府则需提供文化顾问支持,使游客从打卡转向探秘。其次,考虑内容生产与在地资源的共生设计,节目组需根据地方特色定制节目形态,实现“内容即攻略”。地方政府需提前规划拍摄动线,创造差异化体验。

  为避免节目播完即热度退潮,节目组需建立持续的内容更新体系,将游客转化为内容共创者。节目组可以在节目播出后制作纪录片、发起摄影大赛,将活动片段剪辑成短视频并长期投放等,形成长尾传播。此外,地方政府可设立文旅发展基金,为参与业态打造的村民提供创业补贴。节目组还可通过电商平台帮销当地特产,形成“流量—消费—增收”的循环,让流量转化为消费力。

  卢蓉认为,综艺节目不应只是短暂的“荧屏造浪”,地方政府应及时将节目热度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动能,使之成为推动地方文旅二次成长的引擎。她建议,实现综艺对地方文旅的长效转化,双方需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层面通盘布局,不仅要将节目带来的热点场景转化为可持续经营的旅游产品,还应持续注入优质的本地文化,优化基础设施与游客体验,并结合数据化运营,精准捕捉和引导受众需求,从而巩固复游率,逐步形成稳定的文旅吸引力。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