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档,又一部短剧顶流诞生了!
7月3日上线的《念念有词》凭借播放量破10亿、全平台第一部热度值破1亿的成绩,成为红果首部双破亿短剧。
值得关注的是,前几部现象级爆款短剧《家里家外》《老千》《好一个乖乖女》《云渺2》也是从红果跑出来。这次《念念有词》热度刷新纪录,让红果造好剧的能力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就在7月2日,红果短剧发布“果燃计划”精品短剧最新片单,宣布由红果出品的《怒刺》《山河回响》《我在月球当包工头》《小港湾》《弄潮》《云端捕手》《姐姐的三条簪》等21部精品短剧将在下半年陆续与观众见面,覆盖科幻、反诈、非遗、年代创业、动作冒险等创新题材。
本期,短剧自习室结合红果在短剧领域的动作来解读这份新片单,一起看看:红果下半年的内容重点是什么?现阶段的短剧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从业者应当关注哪些“东风”?
红果一口气发布21部精品短剧片单
纵观红果爆发的这两年,几乎和短剧的发展轨迹重叠——
于短剧野蛮生长时期推出,随着免费模式迭代进入精耕细作阶段,自“短剧精品化”概念提出以来便不断探索精品短剧的变现方式。
这种特征在最新的片单中可以得到验证,且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未来内容指向:
1、题材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突破
从广度上来看,最新的片单囊括了非常丰富的题材类型,包括市场上相对稀缺的现实题材、科幻题材,常常叫好不叫座的传统文化题材等。
要把这些题材做得精品且好看,并不容易,红果用了巧劲儿——建立短剧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连接,让观众有更沉浸式的追剧体验。
比如由法制日报社联合出品的反诈题材短剧《云端捕手》,取材自抖音、头条真实反诈案例,实力演员涂松岩挑战双面人格“伪富豪”,与白方文、张逗逗展开正邪对手戏,揭露“杀猪盘”、虚假投资理财、网络刷单等高发诈骗类型,刺激和反转的题材特点能够适配短剧的快节奏,还具备了更加深刻的现实警示意义。
再看获得中国国家航天局大力支持的《我在月球当包工头》,作为首部聚焦"月球基建工程"的科幻现实题材短剧,近未来中国月背基地建设的背景是宏大且有距离感的,但故事人物设定为基层建设者,一下子就亲切了许多。
类似地,要讲古籍修复等非遗技艺,可以不只是讲非遗,改编自小说《纸上烟云》的《墨韵新生》以《千里江山图》修复谜局为载体,展现民间力量守护文化血脉的热血;
要讲敦煌文化,可以不只是讲静态的壁画,由红果短剧、央视频、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共创出品的《舞动敦煌》,融合敦煌文化与东方舞蹈美学,通过更具视觉吸引力的“敦煌舞”去展现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如果进一步透视这份片单,不难发现其在深度上也有侧重的方向——对现实题材和女性题材做了深挖和融合。
入选广东省“百剧千行”共创计划的短剧《我比奶奶大三岁》,讲述了现代化学硕士穿越至1942年与青年时期的奶奶共同抗日的故事,在常规的穿越设定上融入动人亲情和家国情怀,把大家和小家串联起来,让观众仿佛亲临那段历史。
而《姐姐的三条簪》讲的是明代闽南女子以发簪为武器抗击倭寇的传奇故事,“三条簪”被赋予保家、卫国、护身的精神内涵,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象征,这部融入了动作类型元素的短剧展现了更直给的女性力量,挖掘了女性题材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细致到两部短剧的海报,三位女性的背影在纷飞战火中稳稳当当地站着,向观众传递着不同时空下、同样热烈而厚重的情感和情怀。
2、小人物成长有新的叙事方向
红果发布的这份片单还有另一个典型特征:从小人物视角切入,和不同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有机结合。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在卢沟桥事变后的天津,主角叶清轩借厨师身份掩护,与锄奸团白鸽等人合作,揭露日伪扰乱金融、掠夺物资的阴谋——这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的《怒刺》,展现出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的家国大义;
时间来到改革潮与千禧年的交汇点,《小港湾》讲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创业故事,系由雷博编剧,杨蓉、郑凯领衔主演的“小”系列都市三部曲之一,延续了好有本领厂牌擅长的现实主义风格,聚焦都市女性、职场成长话题;
当故事背景设定在现代,由网络达人金广发自导自演、歌手老狼等跨界出演的《金先生和他的二十来个乘客》,讲述了网约车司机金先生与各行各业、多元文化背景的乘客之间的故事,让观众有更强的代入感。
将小人物的成长放置到大的时代语境中,在原本的个体人生基础上加入了大众人生的共性元素,更容易触动国人的集体记忆和家国观念,从而形成更大的群体共鸣。
3、经典头部影视IP正通过短剧焕发生命力
在红果短剧的片单上,我们还看到了不少眼熟的IP。
比如经典爱情喜剧IP《志明与春娇》首次以竖屏微短剧形式呈现,故事延伸至大湾区双城生活,演绎创业港女与深二代的爱情博弈,并在深圳湾码头、港式茶餐厅等地标取景拍摄。这样的故事主线并没有完全改掉原作对都市情感的刻画,又结合了新时代的文化碰撞,充分发挥内容IP的价值和短剧载体的优势。
此外还有出自开心麻花厂牌的短剧《羞羞的铁拳之你不要过来呀》,衍生自票房超20亿的同名喜剧电影,主演王成思将惊喜亮相,“秀念大师兄回来了”话题迅速引发观众热议。
据悉,《羞羞的铁拳之你不要过来呀》只是系列短剧的第一部,头部头部喜剧电影公司开心麻花计划延续“强喜剧基因+高密度笑点”特色,在今年上线多部衍生短剧,或将为喜剧题材的短剧赛道注入新鲜血液。
从这份红果片单来看,精品短剧不再只是概念,而是有了落地的途径和案例;不再只是偶尔闪现的火花,而是逐渐形成燎原之火——根据公开数据,今年年初,角逐2025年春节档的精品短剧超300部,免费短剧占比超80%,发展有迹可循。
去年12月5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司长冯胜勇在公开活动中发表题为《微短剧创作要加快实现从“表达情绪→表达情感→表达情怀”的迭代升级》的致辞。
从情绪到情感、情怀的表达变化是精品短剧发展核心的迭代,在红果精品短剧片单中可以窥见理论到实践的可能性。
红果成为精品短剧“主阵地”
综合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精品短剧必然同时向纵深两个维度持续发展,如红果等能够提供发展土壤的平台将进一步扩大这股浪潮。
在复盘了红果发展过程中的动作之后,我们发现红果之所以能够做好精品短剧,得益于其前瞻性和持续投入。
一方面,红果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扶持计划。
去年12月,红果官宣“果燃计划”,公布了“投资扶持”和“精品推广”两种合作模式,为筹备阶段的短剧项目提供100%的资金扶持,为优质的短剧成片倾斜千万流量。
这无异于:缺钱拍摄?红果付;初上线没流量?红果给——为精品短剧提供了底层支撑,推动了精品短剧涌现。
根据短剧自习室了解,“果燃计划”发布后,已收到超300份项目书,多个项目正在推进中,《重回永乐大典》《锦衣巷》《墙外桃花墙内血》等精品短剧先后上线。
就拿《重回永乐大典》来说,由红果短剧发起,由央视频、国家图书馆联合出品,以古籍修复为主题,播出不到一个月积累观看量近两千万,已入选广电总局国庆档推荐片单、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年度推荐片单等。
创作过程中,制作团队与专业的古籍修复专家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希望透过古籍背后的故事与历史的温度,让观众理解古籍修复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保护文物,更在于传承文化和历史记忆。
另一方面,红果平台的免费模式是公认的适配精品短剧的落地方式。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免费短剧发展迅猛,不少从业者认为免费模式将成为主流。
九州文化创始人、董事长汪家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免费短剧与付费短剧的市场占比未来会呈现7:3的格局。最核心的变化在于,这打破了以往短剧投流占到70%的格局,更多的成本可以用于为内容付费,创作者得到更多的收益,从而会激励更多更好的创作者与内容出现。
这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我们不妨从已经做出精品短剧的红果免费短剧平台上找找答案。
从供给端看,红果目前的剧库储备深厚,可容纳的短剧类型丰富,精品短剧在这样的土壤中也能够迅速发展。
除了剧目数量的增长,红果在内容质量上也不断加大投入,带来了分账利好,通过让精品短剧也能获得可观收益,来吸引更多从业者投身精品短剧创作。
经过一年多的高速发展,红果短剧用户量翻了6倍,单月分账从去年6月破亿,到目前超过5亿元,多部高质量作品在红果上实现了“既叫好,又叫座”。
更值得关注的还有头部精品短剧公司的转向。
公开资料显示,听花岛、奇树有鱼均决定2025年要All in免费短剧,今年爆火的《好一个乖乖女》制作公司于今无量也表示今年的策略之一就是主打免费短剧。
以听花岛为例,其2025年的短剧发行将由2024年的“一轮投流+二轮免费”,调整为免费占主导。听花岛相关负责人介绍,免费模式的主要平台便是红果,爆款短剧《家里家外》便是为红果打造的独家免费短剧。
《家里家外》作为精品短剧代表作,上线12小时,全网话题量突破1亿;上线24小时,全网话题量破3亿,战绩斐然。
从精品短剧的需求端来看,免费模式降低了用户观看精品短剧的门槛,并提高了观看需求。
在2024年12月召开的“短剧发展与创新”主题研讨会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表示,短剧会产生如此强大的效应,从消费层面而言,成本更低,“尤其是红果短剧的免费模式,大大降低了用户收看成本。”
同时,创作自由度更高的免费短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满足情感、情怀需求的内容选择。
比如,由红果短剧联合OST传媒制作的精品短剧《锦衣巷》,将不同代际、不同背景的人物故事交织在一起,入选了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2024年度拟扶持奖励(第一批)项目;
由红果短剧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制作出品的《墙外桃花墙内血》,以上世纪30年代中国进步作家的爱国斗争运动为背景,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春节档推荐片单;
以“大运河”文化为背景的《舟楫千里号歌来》《祈安澜》两部短剧,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红果短剧、北京市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已开机待上线,入选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短剧游北京”创作计划。
此外,红果对行业合作的重视也推动着精品短剧的发展。
1月13日,红果在北京举办2025年精品微短剧产业发展交流会,与来自媒体、影视公司等机构的行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持续打造精品微短剧。会上,红果宣布已与多家媒体和机构确定了多部精品微短剧的合作,并将“果燃计划”升级为面向全行业的精品微短剧合作计划,对精品内容的打造,投入更大,标准也更高,推动短剧内容精益求精。
目前,红果与江苏广电合作的《破晓》、与电影频道合作的《和你的桃花源》、与湖北广电合作的《花梦令》等短剧项目,均已上线。
从上述角度来看,红果在精品短剧方向上的成果已经相当有分量。
依靠两年多的高速发展和对内容的持续投入,红果打通了精品短剧生产的全链路,“果燃计划”带动了精品短剧产业上下游发展,实实在在地推动了精品短剧发展。
今年4月的红果短剧分账战报显示,单月分账持续破5亿,90+作品单月分账超过100万。而早在去年11月,红果的剧本总分账超2600万,其中最高单剧本首月分账超150万——短剧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从中受益,吸引了更多短剧人才入局。
同时,基于海量版权资源及自制能力,红果的精品短剧呈现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已经助力打造了多部业内精品短剧代表作品,如上述提到的《重回永乐大典》《锦衣巷》《墙外桃花墙内血》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名编剧、《当代电影》杂志主编周涌曾如此评价:红果通过积极引入精品短剧,为行业的精品化发展树立了典范,同时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在强化内容审核的同时,长期坚持对精品内容多加鼓励扶持,注重挖掘短剧正能量,给从业者信心。
从红果短剧的发展来看,此次发布的精品短剧片单只是阶段性成绩单。综合其此前对短剧春节档、五一档的运营,先后跑出了《老千》《好一个乖乖女》《云渺2》等爆款短剧,红果的暑期档也值得期待。比如7月8日上线的《再见江野》未播先火,红果预约量破210万,延续《玫瑰藏于盛夏》后俩人二搭高热度。
红果短剧精品剧集负责人表示,希望受众在短剧里能够更多地看到情感、看到情怀,而不只是看到情绪。“经过一年的探索,我们愈发感受到,受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由此可以推断,未来微短剧行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朝着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责任编辑:李楠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IPTV月报|2025年6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7-28
- [常话短说] 【盘点】全国付费频道活得咋样?! 2025-07-10
- IPTV月报|2025年5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6-24
- OTT月报|2025年5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6-19
- OTT节目榜单|2025年5月OTT点播节目排名发布!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