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影视行业的200亿
| 新声Pro| 2025-07-01
【流媒体网】摘要:影视盗版猖獗致行业年损200亿,多方呼吁强化版权保护机制,共建健康产业生态。

  今年5月,新剧《藏海传》《折腰》在播出引发热议的同时,也迎来了盗版侵权行为的疯涨,一批未经授权的「资源」在网络大肆传播。「对于平台来说,作品的制作成本每分钟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盗版视频的成本十分低廉。」早在2021年,爱奇艺CEO龚宇就曾公开谈论过侵权行为的低成本。

  当月底,国家版权局官网公布2025年度第六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包括《长安的荔枝》《折腰》《陷入我们的热恋》《藏海传》等在内18部剧集的版权受到保护。在不同公开场合,头部视频平台负责人也都多次提到侵权的严峻性。

  「影视项目的策划制作周期可能长达5到8年,头部电影投资规模上亿美元,头部综艺的投资也有数亿元,不可能让盗版者将创作者时数年、花费重金打磨的作品在未授权的情况下,直接传播出去。」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曾如是说道。

  近年来,在优质影视内容层出不穷的同时,传播盗版内容的侵权问题从未被根本性解决。盗版问题的严重性体现在「播出即盗版」和「无一幸免」的现象上,给行业带来了每年 200 亿元以上的损失,严重冲击着影视行业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头部的热门剧集还是小众的优质作品,都难以逃脱被盗版的命运,不仅损害着制作方和版权方的利益,也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创作积极性和投资热情。

  在影视行业加速迭代变革的背景下,版权保护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近期,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举行「剧集打击盗版媒体通气会」,聚焦强化版权治理,呼吁通过多方协作,共同构建影视行业的健康生态。

  盗版为何如此猖獗?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期间,爱奇艺公司发现某短视频平台App设置「狂飙」话题,提供大量相关视频。截至2023年3月5日,该话题作品下作品达45.3万个,累计播放量116亿次。同时,平台「热门」和「分类」栏目中设有「综合——影视」专区,含《狂飙》直播及回放选项,取证直播及回放共1100个,总观看量超40万人次。

  影视作品的社会反响越火热,侵权的盗版内容传播越猖獗,这正是影视行业两极分化态势的一个缩影:一方面,精品创作不断涌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社会的认可,成为国家文化战略和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行业面临产能萎缩、购买力下降等困境,而盗版问题更是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顽疾,严重挤压了正版内容的生存空间,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全国电视剧行业每年因盗版侵权造成平台损失达200亿以上(不含微短剧被侵权的数字)。」中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苏晓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网盘、搜索引擎、短视频平台成为盗版传播的「三大重灾区」,这些平台的防控不力,导致盗版内容的传播速度远超版权方的维权速度。孙忠怀也曾疾呼:「创作者数年心血被肆意掠夺! 」

  盗版问题为何成为顽疾?低成本、高收益和「太小的惩罚后果」是最主要的原因。盗版网站通过广告、会员、流量等方面所收获的非法所得收入,则远高于判罚金额。据了解,某作案团伙从2017年底至2023年1月,共通过「盗链传播」、「下载上传」视听作品8.3万部,获点击量4800万余次,仅非法广告收入就达3.92亿元。还有盗版团伙通过「网盘小站」的付费邀请码获利,年累计返利数千万元。

  「侵权方几乎是0成本的投入,因为他们获取视频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但是我们内容制作和打击盗版的投入太大了,这就造成了天平的倾斜。」优酷方面表示,「侵权的小网站的主体很难被找到,我们发送不了任何通知,触达不到这个网站的运营的根本,没有通知下线的通道,所以网站们该怎么上线还怎么上线,这个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目前是非常痛苦的。」

  尽管各视频平台都在通过主动的管控措施把盗版扼杀在摇篮中,但影视版权方在维权过程中面临调查取证难、侵权责任划分不明等问题,导致维权成本高、难度大。现行法律法规在互联网平台侵权责任认定方面存在不足,还需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需求。

  与此同时,部分互联网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对盗版内容采取默许态度,甚至通过技术手段为盗版传播提供便利,严重影响了版权保护工作的开展。例如,一些网盘平台对盗版资源的存储和分享缺乏有效的监管,盗版内容能够轻易地在用户之间传播;搜索引擎则为盗版网站提供了流量入口,用户能够快速地找到并访问盗版资源;短视频平台上,大量的侵权切条内容更是对正版内容构成了直接的冲击,这些侵权内容往往能够迅速吸引大量用户关注,分流了正版内容的流量。

  一旦互联网平台贪图流量,不在搜索引擎里设置过滤拦截措施,以「避风港规则」为借口不主动进行处理,短视频平台更是以「二创」为理由,拒绝或延期下线侵权内容,逃避侵权责任。长此以往,盗版侵权问题很难得到根本性解决,反而在爆款内容繁荣生长时更加猖獗。

  打击盗版,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据了解,截至目前为止今年的电视剧网络剧加起来有200多部,四大视频网站是长剧集最大投资方、播出方、版权方,按照现在的市场环境,一部剧基本上还是要1亿多到2亿多的投资规模,体量巨大。而侵权现象零成本、快速传播、高收益的特质严重损害着投资方的利益,导致平台的付费用户流失,广告收入下降,进而影响了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创作者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创作热情也会遭到严重打击——「劣币驱良币」,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更重要的是,相比其他更成熟的市场,国内对于影视内容付费意识的建立是近年来才逐步培养起来的,曾经电影院的盗录、求资源的现象如今得到了一定的抑制,音乐平台付费内容体量增长,用户对于为优质内容买单的意愿逐步上升,但在剧集等长视频领域,盗版问题依然屡禁不止。

  「能免费获得的内容,为什么还要花钱看?」长此以往,严重影响着用户对版权的尊重、阻碍着用户付费意识建立的进程。苏晓表示,「盗版影视剧的负面影响绝不止于本行业中,其传播的资源里,压制穿插了大量的境外黄、赌、毒产业的宣传内容,对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我国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和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随机点开某个影视内容的盗版网站,黄、赌、毒内容以极高的比例铺满网页,稍不注意就会点进违法网站,这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影响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建立。因此,十几年来,行业各方打击盗版内容的拉锯战从未停止。

  尽管盗版问题依然严峻,但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在版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2022年11月起,腾讯公司发现某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未经授权发布的《庆余年》视频,且通过话题、合集等方式实施了等一系列编辑、整理、推荐行为,甚至存在大量时长在数十个小时的直播回放视频,造成侵权视频大范围、大规模的传播,仅话题#庆余年播放量即高达30多亿次,单个侵权视频合集播放量达3000多万次,给腾讯公司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审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该短视频平台主观上具有明显的侵权故意,且侵权情节严重,适用了1倍的惩罚性赔偿,最终判决该短视频平台赔偿964万元,同时维持了一审法院关于停止侵权的判项。

  平台积极维权的案例不仅展示了其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决心和能力,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只要各方共同努力,盗版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只是想打赢这场「天平本就倾斜」的持久战,还需要各方的长期共同努力。

  破局之道:多重手段推进版权保护

  盗版侵权的违法行为并非不可遏制的。

  值得借鉴的案例是,2025年2月,美国德州西区联邦法院针对安博电视盒子做出的终审判决,判赔8475万美元(人民币6.16余亿元),为国内企业在海外视频维权的最高判赔。其中多部在美国注册的剧,每部判赔超5000万人民币。例如,电视剧《长相思》和《小日子》分别获1170万美元(8527万人民币)、780万美元(5685万人民币)赔偿金额。该判决为缺席判决,一经做出即最终生效。

  本案为腾讯视频在美国维权的第一案,立案后快速拿到了临时禁令和永久禁令,对美国其他电视盒子起到震慑作用,及时制止了其他数十家电视盒子侵权。本高额判赔的判决在充分肯定国内影视作品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对行业具有重要的惊醒作用。

  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侵权成本,借鉴国际在影视版权保护方面的经验,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严格的执法机制,会对侵权行为起到严厉的打击。此外,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强对影视版权的集体管理和保护,也能很大程度提高版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由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共同执行的2025年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剑网2025」,以视听作品版权整治为重点,加强对电影、电视剧、微短剧、短视频的版权保护,重点打击非法搬运、传播、售卖视听作品的侵权行为,加强对网站平台帮助侵权治理,能为网络视听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版权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编剧赵冬苓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去各个平台做过一些调研,发现影视盗版现象确实非常严重。观众完全可以绕过版权方,把资源存到网盘上,然后把盗版链接作为吸引用户的方法,实现那种无障碍、很流畅的播放体验。」平台作为影视内容传播的重要渠道,应加强对自身平台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版权保护机制,加强对侵权内容的监测和处理。

  「头部的作品要上线,要先发(版权保护)预警函,但除了国家版权局和北京版权局官方预警函以外,我们每一个上线的作品我们都要提前去发预警,告知说这个剧的版权归属,要求平台做出相关措施去管控内容的发布。」版权的保护也需要平台承担相应的内容版权保护责任,采取主动防控措施,及时处理侵权投诉,从源头上消除盗版传播的土壤。

  更长远地看,观众作为侵权盗版内容传播的最后一环,也需要提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杜绝侵权行为的发生。这就对媒体加大对影视版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版权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如果没有人看盗版内容,如果侵权造成的200个亿的损失用来投入到好的内容的创作生产,才会更好地实现优质内容源源不断地供给,对观众、平台、创作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影视内容版权保护路漫漫,对推动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护创作者权益的重要意义,也更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持续地打响版权保护的持久战,建立一个更为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影视行业生态。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