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平台成为影视行业的内容源头已久,而番茄小说作为新兴势力的强势崛起,在今年尤为显著。
番茄近日可以说是迎来了两个里程碑:现象级作品《十日终焉》正式官宣影视化主创团队,由曾打造爆款漫改剧《异人之下》的导演许宏宇执导、《酱园弄·悬案》编剧蒋峰操刀;与此同时,改编动画《斩神之凡尘神域》强势入围白玉兰奖最佳动画片与最佳剧本双奖项,成为首个获得主流电视奖项提名的番茄系动画。
值得注意的是,除《十日终焉》之外,近日亮相的一众作品中,有不少都来源于番茄“巅峰榜”。
放眼全网网文平台,番茄小说不仅具有用户全年龄、全地域性的优势,为IP提供广泛受众基础;其多体裁同步开发的模式也打破了传统线性开发思路。这种立体的IP开发逻辑,正在推动番茄IP从网文圈层突围,向全民级文化符号进化。
番茄小说,热门IP储备池
从《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和《十日终焉》的IP开发来看,番茄IP的开发进行已经明显呈现出系统化特征。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作为番茄小说殿堂级作者三九音域的作品,改编成动漫后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就拿《斩神之凡尘神域》来说,早在未上线时全网预约量就超230万,上线半年腾讯站内播放量高达7亿,作为巅峰榜首部动画化作品已是成绩斐然。
据番茄小说方透露,《斩神》的IP开发成果中,除了动画作品获得提名,其出版读物《夜幕之下》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已经累计超过150万册的销量。而包括《十日终焉》在内的140余部原创作品,也经过了实体化出版,目前累计销量超400万册。
而《斩神》和《十日终焉》仅仅是番茄已开发IP的冰山一角,可以说,番茄小说已经成为当下影视与动漫改编领域最富活力的IP源头。
目前番茄还有多个IP处于开发进行时。近日几大视频平台公布的大剧片单中,《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十日终焉》《烟雨楼》《何不同舟渡》《引凤归》《莫欺少年穷》《末日特情处》等来自番茄的IP都位列其中,涵盖奇幻、悬疑、历史、现实、末世等个多类型。
同时,《天渊》《十日终焉(动画版)》《开局地摊卖大力》《请叫我鬼差大人》等动画项目均亮相。这些作品组成了庞大的动画改编阵容,IP来源同样指向番茄人气作品。
除已经进入改编流程的作品之外,番茄平台仍有大量优质IP开发潜力持续释放。上视节举办的“跨幕叙事者:IP提案大会”上提案的十部作品中,《春山喧》《溯洄之旅》《隐匿的夏天》《烟灰缸》《1995,讲不出再见》5部作品均来自于番茄,这个年轻的网文平台正在获得市场与行业的广泛关注。
番茄小说拥有众多作者、且IP储备库数量庞大,根据其官方披露数据,目前番茄平台拥有60万签约作者和78万部签约作品,其中95后作者超过半数。而综观目前已公布的待开发作品,其IP筛选和开发策略清晰地印证着平台的IP生态活力和体系化运作趋势。
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多部入选影视化名单的作品脱胎于番茄小说的“巅峰榜”,充分证明了番茄原生IP本身蕴含的强大上升潜力与商业价值。而从项目的题材构成来看,丰富度也令人印象深刻,为后续IP的持续开发与价值释放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空间。
正如番茄小说IP负责人在2025番茄小说出版融合大会上所说:“番茄正在通过‘IP多体裁开发’实现 IP认知度与图书销量的双线增长。”
多体裁开发,助推IP破圈
近年来,网文改编作品异军突起,频频成为影视市场的现象级“黑马”。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文学IP改编市场规模达2985.6亿元,同比增长14.61%。网文用户数量达5.75亿,同比增长10.58%。与此同时,随着短剧、游戏、谷子、AI等关键词的加入,“多端协同、一体开发”的联动效应推动网络文学的IP开发模态持续扩容。
番茄旗下IP不仅抓住这一网文改编风口,更是在最初确定IP开发时就拟定了实体书出版、动漫、影视剧多个体裁开发,助推IP进一步成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斩神》和《十日终焉》。
《斩神》的小说开发流程十分迅速,早在2023年3月小说尚未完结时,动画版人物设定草图就已经公布;同年11月,爱奇艺与番茄小说达成合作,宣布《斩神》IP已进入影视化开发阶段;2024年动画《斩神之凡尘神域》在腾讯视频播出;到2025年6月,这部动画已经获得了第30届白玉兰奖最佳动画片、最佳动画剧本两项提名。
《十日终焉》的开发节奏也很紧凑,2023年小说尚未完结时就已亮相柠萌影视2024年剧集片单;2025年官宣导演许宏宇,动画版也在开发中;实体书方面更是销量甚佳。
从小说到影视化、动画化再到实体书出版,番茄小说这样多线并进的IP开发思路,优势不仅在于开发高效。
一方面,番茄巅峰榜本身就是作品热度、读者口碑与市场反响的“晴雨表”,选择此类高人气、高口碑的榜上常客进行开发,无疑为项目的市场前景显著降低了初期风险。而平台依托于字节系强大的数据洞察力,通过生态协同实现了从IP筛选到策划的快速落地。
这也是《斩神》《十日终焉》能在连载热度巅峰期即进入影视化备案的原因,有效避免了传统IP开发中的热度空窗期。这种“文-影-游-漫”的一体化跨业态策略更像是一场热度接力,将单一IP在多个内容场景中反复引爆,延长了IP自身的生命周期。
另一方面,《斩神》引入了知名动画公司神漫文化,还原书中光怪陆离的神秘世界;而《十日终焉》则与经验丰富的漫改制作班底绑定。IP热度与头部制作资源的匹配,进一步保障了作品品质。
精准的用户触达是这套模式的另一关键。实体书吸引到的是深度读者,影视瞄准主流观众,网文、实体书、动画作品和影视作品等不同体裁针对不同圈层受众。这种全覆盖性既有效满足了不同圈层观众的差异化需求,也显示出番茄在孵化多元内容时的敏锐嗅觉。
据了解,番茄未来还会将优质的出版作品打造成精品短剧,当前开发中的就有改编自知名悬疑作家蔡骏的《X的故事》。
番茄平台的IP开发模式,本质上是将互联网产品思维注入传统IP开发流程。这种做法契合了当下娱乐市场碎片化需求与白热化竞争的特性,为改编市场持续输送优质内容活水。更重要的是,可复制的IP量产思路也为行业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方法论,有效地应对当前内容市场带来的挑战。
改编潜力股:年轻、创新、全面
番茄IP的高效开发,离不开平台本身的飞速成长。
作为抖音集团于2019年推出的一款免费电子阅读产品,番茄小说的年轻基因为自身注入了强劲活力。平台汇聚了60万签约作者,更拥有78万部独家作品,覆盖历史、悬疑、现实、科幻等全题材,丰富多元的内容吸引了诸多读者,也为未来的IP开发储备了大量内容。
放眼整个IP市场,整个IP改编市场,无论是动画还是影视作品,一直存在一个显著的挑战:从一部小说被选中到完成策划、筹备,最终实现项目落地,整个影视化过程往往耗时过长。当作品历经数年终于面世时,当初作为爆款小说所依托的特定社会情绪和时代背景可能已经消退。结果就是,观众面对这些“迟到”的作品时,常常觉得其中的叙事已经陈旧过时,不再能引起共鸣。
与之相比,番茄小说的优势之一就是“新”。既“新”在创作者——番茄签约作者中95后创作者占比过半,又“新”在题材上,他们的作品用年轻叙事锚定潜在市场,天然贴近未来5-10年主流消费者审美。
比如番茄小说都市高武阅读榜TOP10内的常客《上城之下》,当前在读人数 75万人,因兼具热血爽感与人性深度广受好评。在“废土 + 奇幻”的设定下,讲述少年宁凡打破不公的逆袭之路,对当下的社会议题进行创新包装。而擅长悬疑+现实题材的作者犟种的作品《遮云》,则是在刑侦故事中,用宿命爱情实现情感结构突破。
番茄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高度规划化的IP开发周期——改编后的视听产品不仅紧贴当下观众审美,更能精准匹配读者和观众随年龄增长的消费力演变趋势。
从开发时效性看,番茄将IP的影视化周期压缩至2-3年,完美匹配受众消费力成熟曲线。《斩神》2023年的学生粉丝群体,在2025年动画上映时可能已经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蜕变,成为最具消费潜力的核心受众。
同时,番茄旗下作品也不止于所谓的网文风格,关注现实题材的IP内容同样在番茄生长。头部编剧戴不惑(费慧君)所著的《半满》聚焦中女疗愈对抗现实困局的故事。瞄准90后父母教育焦虑期,吃一波读者成长的时间差红利,同时锚定社会情绪,让读者和观众更有代入感。
对观众需求的预判,让内容始终领先市场半步,这就是番茄创造的IP改编蓝海。
整体来看,番茄小说目前的IP开发体系,基于真实市场反馈的筛选机制,为后续的影视、动画、游戏、短剧、实体书等全域开发提供了方向。多体裁并进的模式本身,也为IP形成了“开发-放大-再开发”的反哺闭环。上视节亮相的《斩神》《十日终焉》等IP远非终点,相信未来经过市场预验证的番茄IP也将会通过多元化的形态,走进更广泛的大众视野。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盘点】全国付费频道活得咋样?! 2025-07-10
- IPTV月报|2025年5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6-24
- OTT月报|2025年5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6-19
- OTT节目榜单|2025年5月OTT点播节目排名发布! 2025-06-18
- OTT月报|2025年4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