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短剧的刘晓庆,光是“努力”看来还不够
珊迪| 得见影视| 2025-07-21
【流媒体网】摘要:74岁刘晓庆进军短剧市场,两部作品反响平平,演技与短剧快餐文化现割裂。

  有时候会疑惑,刘晓庆的翻红是真红还是假红。

  要说不红,她的动态每次都能占据话题榜榜首。自打她去年放言自己要演《封神》里的“妲己”一角、展现出超绝生命力以来,年轻人狠狠爱上了这位74岁还能量满满、可以在高原上奔跑、愿意接受一切新鲜事物与挑战的女人。

  如今,网友不论是称呼她为“庆奶”,还是叫她“庆姐”,都包上了一层尊敬的意味。

  要说她红,她闯荡短剧圈以来,作品播放量似乎总比不过官宣消息时话题的阅读量。

  截至本月,刘晓庆在今年共上线了两部短剧。第一部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于3月上线,讲述的是针灸大师江月琴面对难堪的婆媳关系以及懦弱不孝的儿子,在多次隐忍与自我反思之后,选择做自己,后与地产总裁相爱、找到幸福的故事。

  第二部短剧《天降福星》于本周播出,改编自番茄小说爆款IP《穿越成太子外祖母,我带全家立人设》,讲的是娱乐圈金牌经纪人穿越至鄘朝,带领全家逆天改命的故事。

  播放反馈方面,《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观看量为1797万次,第二部短剧上线两天后热度平平,数据显示,《天降福星》刚开播时在红果短剧平台上热度仅300多万,直到一般标注了“新剧”的短剧热度多在四五千万左右,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天降福星》在播出两天后甚至未能跻身新剧榜前100。(7月19日热度上升至4305万)

  一个是霸总流行叙事,一个是古装舒适区,究竟是演员不适配媒介,还是媒介承载不了演员?

  “武则天”撞上流水线快餐

  《天降福星》这个本子倒也没有特别烂。

  现代女性穿越古代拯救家族命运,是如今许多女频剧爱写的“命题作文”。

  剧中,庆奶穿越成镇国公府老夫人,面对的人物关系是:死去的丈夫是皇帝恩师,女儿是皇后,外孙是太子;要处理的剧本是:太子早夭、皇后被废、大儿子被诬叛国,小儿子战败身亡;需要进行的任务是:扭转家族覆灭的命运。

  面对“地狱开局”,庆奶大手一挥,振臂高呼:“姐要亲自给你们重立人设,再活500年!”

  《天降福星》的故事结构比较简单清晰,只需要完成单线任务即可,从太子到女儿再到两个儿子,庆奶逐个支招,既调教了子女,还整顿了后宫与前朝。

  听起来很爽对不对?但短剧里,爽要有张力、有技巧。像早年流行的战神爽文里,主人公前期通常是被压迫得不成样子,甚至卑微到泥土,而后出现的众人臣服、“参见神君”才能引导彻底的情绪释放。

  反观《天降福星》,逆风翻盘着实太容易了些。

  太子被陷害,庆奶刚好有过敏药;女儿皇后与皇帝有嫌隙,庆奶帮女儿换了一套妆造就挽回了君心;大儿子被对家做局,庆奶一眼识破驱逐别有用心之人;小儿子醉生梦死,庆奶送他去边疆历练。

  加上庆奶身绑系统,手戴神秘镯子,道具丰富程度堪比哆啦A梦,从过敏药到换脸术,无所不有无所不能。

  想必观众也能感受得到,爽得太轻易,便索然无味了。

  不仅如此,几乎每个危机都循着“子女犯错-老夫人开金手指”的模式推进,缺乏真正戏剧张力。

  刘晓庆的表演亦存在不适配的问题。当镜头聚焦她沉静训导子女的场景时,国家一级演员的功底尚能唤起观众对《武则天》的回忆;但当她突然瞪眼挥臂念口号式台词时,夸张的肢体语言瞬间将质感拉回廉价短剧观感。

  服化道同样暴露了工业流水线的粗粝。被高高盘起的粗糙假发、滤镜开满的厚重妆容,让她遇到了第一部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中饰演50岁神医相似的“扮嫩”争议。

  其实剧中还有几处闪光点,比如,皇后在后宫团结姐妹,雌竞与反雌竞同时上演;反派其实也是一位穿越者,穿越者与穿越者之间掰手腕……只不过这些剧情都是一笔带过。

  《天降福星》共82集,在红果短剧免费观看,笔者注意到,该剧的评论数是逐级递减的,60集后的评论数量甚至不足100,且评论区对于剧情的讨论占比并不大,话题关注点仍在刘晓庆身上。

  说明这部剧在短剧场域里对观众的吸引力就是很低。这不是刘晓庆的问题,如果没有刘晓庆,数据可能会更差。

  相比之下,《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更加寡淡,中老年霸总的故事,设定悬浮、CP感不足、人物扁平等等一堆问题。

  短剧观众爱与不爱真的很明显,故事设定足够有张力是“脑子一扔就是看”,各方面不达标,便会得到“狗血到脱离现实”的盖棺定论。

  两部剧播得不够好,也与这两部作品有太多“竞品”有关。《天降福星》改编自热门IP,此前已有多个版本,短剧观众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则在各方面都与此类型的爆款作品《闪婚老伴是豪门》有明显差距。

  可能都不必与同类型作品比,这两部短剧的女性角色及展开的故事,甚至不如刘晓庆本人的经历跌宕。

  “庆奶演短剧简直是大炮轰蚊子。”有网友如此评论。

  没有艺术全是生计

  传奇影后刘晓庆带不动短剧。

  甚至因为与短剧的格格不入,反被整顿了。

  直观反映在表演的割裂。关于在短剧中演技僵硬的问题,刘晓庆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了自己的不适应,“它是一个快餐式的拍摄,就是不能很好地享受拍摄过程。”

  当观众期待她以演技提升短剧质感,制作流程却要求她降维融入浮夸语境,最终呈现的只能是“既失专业水准,未得短剧精髓”的尴尬。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短剧吸引观众的方式与传统影视人输出追求之间的矛盾。

  前段时间的某场活动上,导演郑晓龙大胆开麦,“其实短剧在我看来,最吸引观众的就是低俗。”

  而传统影视内容从来都是要以丰富观众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为己任的。

  冷不丁进入短剧语境,恐怕刘晓庆自己也没有建立好信念感。

  第一部短剧拍完以后,有人问刘晓庆未来是否还会继续拍,她的回答是,“剧本好,人物能打动我,我还是会继续参演短剧,我不给自己设限。”

  其实呢,刘晓庆的两部短剧都是与友人侯小强合作,第一部作品更是连剧本都没看直接演了。

  说白了,过气影后不好混。

  在录制综艺《一路繁花》时,她曾兴奋地与同行嘉宾分享,“我要拍好多短剧,有10个短剧等着我拍。”

  她还强调:“短剧太好了,尤其适合我们这种演技好的人发挥。”

  这可能是场面话。在另一档访谈节目里,刘晓庆吐露出拍短剧的真实原因:不拍短剧,我这么好的演技没地方发挥。

  也就是说,即便刘晓庆在当下成为年轻人的精神教母、网络红人,有流量,但资源仍然有限。

  在勇闯短剧行业之前,刘晓庆的资源也一般,低质量网剧、网络电影没少演,在没有“饼”的日子里还会自己给自己“画饼”,在自己出品的剧中分饰7角。

  机会少是个行业性问题。刘晓庆首部短剧的制片人就提到,“所有演员都没有很多机会,整个影视行业不是特别好。”

  或许刘晓庆不在乎,这种困境她都经历过一回了。

  当年出狱后,为了东山再起她去横店做群演,带着小马扎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剧组,有戏就演。

  后来她把前半生的艰辛与乐观都写在了回忆录里,说:“人生不怕从头再来。”

  她的人生slogan是,“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所以,短剧成绩不好如何呢,无法在有限的剧组里展现全部的表演艺术又如何呢,大概刘晓庆的第一目标从来都是,不下桌。

  这不仅是艺术尝试,更是务实谋生。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