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广播电视台《飞越广东》系列融媒项目启动仪式暨省市新闻宣传通联活动在揭阳市惠来县举行。来自国家广电总局、广东省广播电视局、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宣传部门、广电媒体以及汕潮揭各县区融媒体中心等各界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媒体盛事。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作专题点评。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
以下根据发言整理:
《飞越广东》是广电“整合聚合形成合力”的
经典案例
《飞越广东》系列节目是最近6年来,在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在广东21个地市党委政府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广播电视台创新创意的大手笔,全省广电系统联合作战的大举措,在广东广电发展史、宣传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在中国广播电视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飞越广东》系列节目集理论宣传、新闻宣传、专题性报道、融媒体直播、纪录片叙事、专栏化设计以及全媒体生产传播于一体,成为中国广播电视主题主线大型宣传报道工作的经典案例。
《飞越广东》系列节目为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留下了珍贵影像,为广东人民奋力开拓新时代新征程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奏响了华彩乐章。
《飞越广东》系列节目站位之高远、视野之宏阔、立意之深邃、策划之用心、创制之精良、工程之艰巨、攻坚之魄力、破局之勇气,以及持之以恒心、功成不言息、整装再出发、永远在路上的优良作风,都为全国广电人树立了榜样,在诸多领域都具有开创先河的意义。
借此机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我想简要汇报几点体会和认识。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不懈地制作《飞越广东》系列节目。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不应该是一地鸡毛,无论哪一代人、哪一辈人,都不应该给后人后辈留下需要他们去费力捡拾的破碎的遍地瓦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2016年提出“48字”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强调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当战士、不当绅士。要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宣传思想领域斗争一线。
2018年提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强调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优秀作品、精品力作,就是要求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留给后世的文化经典、高原高峰。我相信后人们无法记住漫天飞雪般的碎片化信息。短视频、微短剧固然十分重要,但它们只是一个时代的潮流、手段和方式,我们主流媒体当然不会放弃,甚至应该用得更好,但它们无论如何不可能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记忆之集大成者。当我们的后人追寻历史的时候,必然首选鸿篇巨制和国家相册、影像日志。如同我们今天了解祖先的历史,《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永远是史学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当战士,体现的就是主流媒体的担当。广播电视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传播好党的声音,服务好人民群众”。主流媒体担当主流创作,记录国家记忆,并为此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是我们天然的职责和使命。
站在历史的维度,在今天融媒传播的时代,在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过程中,我个人主张以短养长,而不是以短搏长。我们要用好用足短视频优势,但不能放弃主流媒体创造长视频经典的努力,用全方位的优秀作品,全媒体的传播方式,切实履行主责主业。
艺术只承认一流,时间只记住精品,历史只传承经典。
第二,《飞越广东》系列节目对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传播的重要特征是体系化集成、系统性支撑。所以广电节目创新创优,不止于节目自身。
每一个看似独立的节目,比如:新闻节目,理论节目,专题节目,综艺节目,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动画片,短视频、微短剧,广播音频节目,实则涉及:策划、创意、采集、生产、传播、分发、数据、版权的工业链一条龙。涉及多部门、各环节的联合作战。说到底,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密切关联广播电视系统性变革的大问题。
12年来,我们从媒体融合到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在自我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特征越来越突出。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提出“巩固提升广播电视、创新发展网络视听、整合聚合形成合力”三大工作方向。其中“整合聚合形成合力”是工作重要的落脚点,也是工作的立足点,我们还要把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飞越广东》系列节目无疑是广东广电的龙头产品,发挥着整合聚合的“头雁效应”。是宣传资源整合聚合的“领头羊”。对带动和推动广东广电系统性变革,具有实践意义,理论意义。这方面,要进行专题研究,深入观察和思考。汇聚更多的思想启发和启示。
第三,我们应该作出哪些改变来守住不变。
曹淑敏部长最近又提出,推动广电媒体系统性变革要坚持“以我为主,重塑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的工作目标,提出了“以用户导向为牵引,以内容创新为根本,以融合传播为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深化改革为保障”的工作思路。
我们为此要改造传输方式,重塑传播格局,建设新型广电网络,建设专属大模型基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超高清建设,建设广电新媒体,建设双平台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大数据云平台系统,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优化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推动新闻节目创新提升,丰富多元化节目类型,打造互动化传播新业态,用先进技术赋能内容创新,大力拓展“广电+政务商务服务”,等等,实施一系列现代化改造。
我们的工作思维,工作方式,创新创意,永远在不断的思想解放中,永远在不断的灵活机变中,永远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
我们要以自身的改变守住主流媒体的不变。守住广电主流媒体“传播好党的声音,服务好人民群众”的初心使命。这个初心使命永不会改变,并将因改革创新而愈加坚定、愈加鲜明。
责任编辑:凌美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IPTV月报|2025年6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7-28
- [常话短说] 【盘点】全国付费频道活得咋样?! 2025-07-10
- IPTV月报|2025年5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6-24
- OTT月报|2025年5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6-19
- OTT节目榜单|2025年5月OTT点播节目排名发布!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