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长短剧之争的《狮城山海》,重构行业标准
珊迪| 得见影视| 2025-06-12
【流媒体网】摘要:微短剧的精品时代和破局逻辑。

  过去一个月,微短剧《狮城山海》达成了某种“奇观”——它用微短剧短小精悍的体量详细描绘了20世纪40年代末南洋华人帮会的传奇风云,它登陆总台央视八套黄金档唤起了更广泛的情感链接和情怀共振,它用亿级的投资和绵密叙事论证以精良制作为导向是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6月10日,由北京市广电局、北京电影学院主办,首都视听产业协会、北京长信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承办的“与好剧有约·走进高校——微短剧《狮城山海》创作分享会”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会上,主管单位代表、主创团队和与会专家学者总结该剧的创作经验、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更为微短剧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01 “重做”微短剧

  《狮城山海》是“北京大视听”重点网络文艺精品项目,也是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收视方面,该剧自开播日起便成功跻身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档前三,居腾讯视频传奇剧榜第一。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强调了《狮城山海》作为“北京大视听”精品项目的示范意义。他表示《狮城山海》以微短剧创新历史叙事,打造了“微体量承载大历史”的独到题材优势,以匠心品质雕琢视听制作,树立了“短时长彰显长艺术”的品质标杆,以文化共鸣激活历史回响,实现了“本土故事引发全球共鸣”的破圈传播。

  过去一年,业内关于长剧与微短剧谁更胜一筹的讨论不绝于耳,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首都视听产业协会创作规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京盛认为,《狮城山海》的出现可以让此类讨论告一段落,“该剧让我们看到,微短剧可以快节奏但不失细节,可以强反转但不失逻辑,可以题材不寻常但依然有价值输出。也让我们看到,微短剧在历史文化深度、题材厚重和凝练度方面不输于长剧甚至胜过长剧。”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副教授许航肯定了《狮城山海》的节奏设计,“就微短剧而言,20分钟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但却对作品叙事节奏的把控、信息密度的安排、悬念的设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狮城山海》在这几点上都做到了极致,一个又一个意外反转、不同层级的矛盾激化、再到一层套一层的悬念设计,给观众带来的感官刺激和信息满足。”

  《狮城山海》在各方面摆脱了微短剧“粗制滥造”的标签。主创团队搭建上,是《打狗棍》《唐朝诡事录》班底再集结,郭靖宇任监制和编剧,巨兴茂掌镜执导;演员阵容方面,由内地新生代演员与港剧老炮团搭配;置景方面,该剧跨越6122公里,全程在海外取景,单在马来西亚就拍摄了95天,并在当地的影视基地打造了超过2.4万平方米的南洋历史文化街。

  谈及《狮城山海》如何以单集20分钟承载宏大叙事,长信传媒创始人、该剧监制、编剧郭靖宇分享了一个他在三四年前就公开发表的判断——微短剧能够更好地对观众产生陪伴,这一观点因媒介环境的改变愈发掷地有声,也正由此,郭靖宇继续总结,“让好戏的每一个段落都抵达观众,从这个角度讲,微短剧,特别是精品微短剧很适合讲长故事。”

  《狮城山海》的筹备始于三年前,三年前微短剧行业还不似今日般火热,在不确定环境更多的彼时,亿级投资似一场豪赌,更具冒险意味。

  “得益于《狮城山海》的高信息密度和快节奏反转,观众可以迅速接受和喜爱上这个项目,所以这部剧的完播率非常高。完播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容是否足够精彩,是否能够让用户持续追看下去。”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天璇工作室群轻舟团队负责人、《狮城山海》制片人汪悍贤从平台和数据视角分享了此次创新尝试的成功。

  02 “锻造”微短剧

  在台网均收获好成绩的《狮城山海》标志着微短剧行业新一轮品质升级的到来。

  在郭靖宇看来,行业需要有精品微短剧的诞生,通过顶级制作水准、创新选题视角、深刻主题立意,配合高规格投入和优质平台资源,以重塑微短剧的标准。

  郭靖宇特别提到了IP系列化开发的重要性,“打造自己的IP,我们的行业才更有底气。”

  《狮城山海》已确定制作第二季——《狮城山海重生岛》,延续第一季悬疑、犯罪与传奇的叙事风格。同时,郭靖宇还透露长信传媒将用短剧形式开发神话IP。

  去流量化的IP系列化创造,对影视行业生态良性发展有哪些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许航表示,去流量化就是意味着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IP上,回归故事本身,创造更大的价值。

  快速发展的微短剧行业不断吸引长剧演员入局,演员巍子在此次拍摄过程中感受到了微短剧在创新升级过程中显现出的“胆量”,启用69岁戏骨而非流量明星做主角,颠覆了目前行业的选角逻辑。

  “反向”选角一样叫好又叫座,也恰恰证明了在表演方面,并无长短之分。“剧本写得好,人物写得丰满,演员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演就够了。”巍子补充道。

  如何在微短剧赛道中坚持创作风格,郭靖宇总结道,“不能一味迎合观众,也不能迎合部分观众。如果只听网络的声音改变创作习惯,可能并不是真正地迎合观众。我们做视听艺术的人一定要知道,你是拍给所有受众看的。”

  “微短剧不仅是流量的竞技场,更是优质作品的蓄水池。”《狮城山海》完成的有益实践,或许预示了行业新纪元已开启——当投资体量、叙事格局与主流认可形成共振,微短剧便可从“快消品”进阶为时代故事的载体。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