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BO AI让短剧量产成本直降70%
| 传媒1号| 2025-05-29
【流媒体网】摘要:GIBO与HoneyReels合作,AI全流程生成短剧,颠覆传统制作模式,效率提升70%。

  亚洲AI内容巨头GIBO联手全球播放超50亿次的爆款短剧平台HoneyReels,成功实现AI从写剧本、设计情感线到多语言翻译全程自动化创作。动画和真人短剧都能一键生成,原本要几周制作的短剧,现在1-2天就能搞定。更推出「爆款剧本库」和全套AI工具,让创作者轻松搞定从创意到成片的每个环节。GIBO正在打造的智能创作生态,试图用黑科技重新定义影视生产。  

  全球短剧市场正面临AI时代下的重新洗牌。亚洲AI内容巨头GIBO近日宣布,其研发的inspirAI系统通过与现象级平台HoneyReels(覆盖190国、播放量超50亿次)的深度合作,成功实现动画与真人短剧的跨形态创新。

  这套智能系统不仅能自动生成包含角色设定、多语言对白和剧情高潮的完整剧本,还能通过实时分析观众情绪数据,动态优化故事张力,将传统数周的制作周期压缩至1-2天。更令人惊叹的是,AI自动生成角色形象、多结局脚本和适配手机端的竖屏内容,使制作成本骤降70%,让创作者可零成本试水奇幻、悬疑等多元题材。  

  GIBO的野心不止于此——通过将AI叙事引擎与数字身份认证、智能版权结算系统深度融合,公司正构建从创意孵化到商业变现的全产业链生态。这种「AI驱动+短剧载体+全球分发」的新模式,不仅让优质内容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更打破了地域与资源的壁垒,使中小创作者凭一部手机就能冲击国际市场。当AI技术撕开传统影视制作的高门槛,一场全民参与的娱乐变革已悄然来临。  

  GIBO与HoneyReels合作的AI短剧实验,撕开了中国短剧产业变革的冰山一角。目前,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突破600亿元,而AI技术正以「暴力破拆」的方式重塑创作链条:2024年,爆款短剧《重生之我在豪门当保姆》制作方公开承认,该剧80%镜头由腾讯AI Lab开发的数字人完成,拍摄周期仅72小时。这种「AI速成模式」正在催生新的行业生态。

  当AI将创作门槛降至「输入指令即可生成」,专业编剧与草根创作者在算法面前被拉平的同时,内容价值评判体系也在崩塌。中国短剧产业正站在十字路口:是继续追逐AI加持下的流量神话,还是重建人机协作的创作伦理?或许GIBO尝试的「AI审核+创作者分成」机制提供了折中方案,但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承认技术永远无法替代人类对情感共鸣的原始追求。如何与AI共处、边界在哪,成为全世界内容创作者的新命题。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