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短剧平台离开「投流赛道」,走向全球
| 传媒1号| 2025-05-12
【流媒体网】摘要:华智数媒推出短剧出海平台Dramabyte,聚焦东南亚市场。

  华智数媒在上海发布「蓝媒短剧Dramabyte」出海平台,尝试「文化+科技+资本」三位一体模式,开启「短剧国际化」新路径。这一次,短剧真有机会成为全球内容出口的新变量吗?

  蓝媒短剧Dramabyte的正式发布,使其成为首个入驻上海技术交易所微短剧专板的平台。该平台由华智数媒发起,联合政府、资本和技术机构,致力于推动中国短剧的全球化发展,重点布局东南亚市场,尤其是印尼。Dramabyte以「科技+内容+生态」三位一体为战略方向,配合「1234发展规划」,希望打造覆盖短剧全产业链的全球化服务平台,推动中国文化输出与商业模式创新。

  平台还宣布,将联合Dana(印尼支付宝)上线「印尼短剧频道」,首年计划引进超过100部中国短剧,面向超1亿用户,并进行本土化改编。此次的战略合作还包括短剧版权交易的规范化推进、AI辅助剧本与分镜创作、区块链版权确权等技术赋能环节。

  中国短剧行业正在发生质变。

  过去两年,短剧赛道虽热,但「投流—转化—变现」链条过度依赖投放ROI,陷入极高风险的流量博弈。如今,Dramabyte平台试图通过「内容资产出海」替代「流量博弈」,让短剧走向真正的内容工业化、生态化。

  一、为什么重点选择印尼?

  印尼拥有超过2.7亿人口,是东南亚最大的内容消费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印尼用户日均短视频使用时长超3小时,在线视频用户突破2亿,本土平台如Vidio、WeTV Indonesia等均表现出强烈的内容引进需求。Dramabyte与Dana合作,直接切入本地支付与用户体系,降低变现门槛,为中国短剧打通「本土内容→本地渠道→原地转化」的闭环模式。

  最为关键的是,印尼观众对于情感、悬疑、都市等题材接受度极高,和中国现有短剧内容重合度高,具备「低成本改编、高接受度变现」的基础优势。

  二、从「投流爆款」到「全球版权」,中国短剧能翻篇吗?

  短剧如果只满足「7秒抓人」「15分钟完结」的国内流量标准,很难长久。但若以「真实叙事+文化共鸣」重构结构,就有机会形成「海外社交裂变—平台发行拓展—本地改编合拍」三位一体的循环系统。

  九州文化旗下Shortmax 于去年7月上线的日语短剧《保洁员竟是女总裁》,由国产短剧翻拍、由中国团队在东京本地实拍,全剧以日本女性在家庭与职场夹缝中求生为切入,融合国产「爽感结构」与日式情绪表达,在上线不到一个月即实现单部充值超100万美元、位列日本区短剧APP收入榜第一。

  从生态布局看,蓝媒短剧平台联动资本、政府资源、技术赋能以及内容方,构建了一个可规模复制的短剧出海模型。这一模式在本质上不再依赖单点爆款,而是以平台能力承载多类型内容的全球输出可能。

  从「文化出口」的角度看,它也标志着中国短剧在出海路径上的战略升级——从过去的试水式投流变现,走向体系化内容运营和版权商业化。

  真正的「出海」,是内容、版权和生态的三重跃迁。未来更值得关注的是,Dramabyte是否能探索出「海外短剧原创」新范式,甚至联合印尼、马来等本地团队反哺内容创作,在全球范围构建「短剧即IP」的中国叙事矩阵。


  由流媒体网主办的「中原论道暨第29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将以“新局新视 智合聚变”为主题,再度携手产业各方,共启视听新局,共创智屏新篇。

  5月22-23日,河南开封·大河希尔顿逸林酒店,「中原论道」邀您共聚。

责任编辑:凌美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