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这个注意力以“秒”为计量单位的时代,微短剧正以颠覆者的姿态撕开内容产业的裂缝。流媒体网试图走进这场风暴的中心,推出微短剧系列专题“见微知著”,本系列稿件将分为数十篇推出,每篇文章都将对话一个微短剧行业的关键角色:制作方、平台、创作者、资本方、传统媒体等。我们将保留对话中的矛盾与争议,帮助大家在撕裂的观点中,触摸这个行业的真实温度。
专题推荐:“见微知著”——对话微短剧行业的关键角色
“我不是不看好微短剧行业,我是看衰微短剧行业。”
作为传统影视从业者,夏晨书在影视行业深耕近二十年。这位曾参与多部长剧创作的编剧、制片人,对内容创作始终抱有敬畏之心。面对近年来的微短剧浪潮,他的态度冷峻而直接:“这不是创作,是博彩心理,大家都在被利益牵着鼻子走。”
在“见微知著”系列对话中,夏晨书的观点独具一格,提供了与主流声音截然不同的趋势预判——“微短剧行业的生命周期只剩三五年了”。
整场对话中,他多次强调“责任”和“监管”,反复痛陈“无底线之恶”,更直言“审美降级”。在他看来,现在的微短剧制作公司,就像马路上的彩票站一样,所有人都渴望中大奖;而承载这些微短剧的平台,则正在用算法绑架创作,历史虚无主义和三观偏差的内容正在毒害下一代。
作为教育部广电与网络视听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夏晨书反复呼吁监管介入:“长剧时代感谢有广电总局把关,但短剧长期处于无序状态,若再不加强管控,文化脱序比经济脱序更可怕。”
横店变竖店:一场没有技术含量的产业狂欢
“横店的长剧市场萎缩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群曾经在横店混饭吃的边缘人,已经把‘横店’变成了‘竖店’。”在与流媒体网的对话中,夏晨书用这句话精准概括了微短剧的行业图景——昔日中国影视工业的“心脏”,如今沦为微短剧流水线的“加工厂”。
在夏晨书看来,这本质是一场“产业降级的缩影”。
一方面,入行门槛低到极致。两台二手5D Mark II,一台笔记本,拼多多服化道具,预算只需要2.5万元,一家微短剧影视制作公司就成立了。这种“作坊式生产”彻底颠覆了传统影视工业的标准——没有剧本研讨会,没有分镜设计,甚至不需要场记板,三天就能拍完一部剧。
另一方面,内容生产流水线化。霸道总裁、重生逆袭、甜宠虐恋成为万能公式。借助AI生成工具,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如“穿越”“虐恋”),就能自动组合出一二十种故事大纲,再由人工添加“黄金三秒”冲突(跳崖、车祸、扇耳光)。这种模式下,一个编剧单日可产出好几个完整剧本。
当“竖店经济”的门槛低至人人都能做圈内人,微短剧就变成了一次疯狂的流量赌局——90%的成本用于投流,10%的成本用于拍剧。夏晨书说,“早期入场的那批人赶上平台扶持,确实挣钱了。但现在随着入场的人越来越多,产出的剧越来越多,只有靠投流才有机会触达用户。现在的投流成本甚至已经高于90%。”
VIP专享文章,请登录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码”上成为VIP会员
没有多余的门路、套路
只有简单的“值来值往”一路!
深度分析、政策解读、研究报告一应俱全
极致性价比,全年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更多福利,尽在VIP专享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见微知著|海南自贸港2025封关,短剧出海新坐标? 2025-04-23
- 短剧榜单|3月美妆短剧竞逐女神节,电商品牌领跑短剧营销 2025-04-18
- [常话短说] 【破局】异业合作、跨界经营,广电自救新招式?! 2025-04-16
- 见微知著|对话张若波:多年芒果系转身微短剧得与失 2025-04-16
- [常话短说] 【解局】2025具体怎么干?多省广电给出答案! 2025-04-14